本書是一本關(guān)于鈍感力的科普圖書,全書用七章的篇幅講解了獲得鈍感力的方法和有效路徑,能夠幫助敏感人群屏蔽外部刺激,緩解焦慮情緒,排遣工作壓力,進入人格心理學家所說的“最佳喚醒水平”,感知生命的能量,體悟生活的秩序。具體內(nèi)容包括過度敏感會吞噬快樂、遲鈍一點兒會更幸福、討厭我與我無關(guān)、屏蔽刺激專注做事、修復“玻璃心”、打造社
本書從正視消極情緒、改變解讀方式、拒絕精神內(nèi)耗、給予自我同情、調(diào)整關(guān)注焦點、合理表達情緒、重新思考壓力、做好精力管理、掌握情緒急救等九個方面詳細闡釋了如何駕馭自己的情緒,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
本書以馬克思主義美學為指導,立足美育在中國大地上多樣化的實踐和多層面的研究成果,從《詩學》《美育書簡》《拉奧孔》《悲劇的誕生》《周易》《巴黎手稿》《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shù)作品》《談美》《美學散步》《美的歷程》等多部關(guān)于美學與美育的論著中,選取適合大學生閱讀的若干章節(jié),分為“美是什么”“何謂審美的人生態(tài)度”“如何讀圖”“如何
本書主要探討“如何改變自身命運”的重要問題,認為應(yīng)該改變中國人長久以來認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和在怨天尤人以后選擇寄希望于鬼神、風水等外物的思維慣性。本書有將儒、釋、道三家思想熔于一爐的鮮明特色,表現(xiàn)出一種既貼合世俗人情又超然世外的人生哲學,對國內(nèi)讀者來說將是一本很好的帶有啟發(fā)意味的生活方式手冊。
本書為尼采晚期代表作,作于1883-1885年之間。本書可以說是晚期尼采思想的起點,在尼采思想生涯中占據(jù)著特別重要的地位。本書既被當做哲學名著,更被視作德語美文學的經(jīng)典,尼采自己把它看作是超越歌德和莎士比亞的曠世之作。著作共分為四部,每一部又由相對獨立的散文詩組成。在書中,尼采結(jié)波斯哲人查拉圖斯特拉之口,宣揚了他的超人
本書稿是陽明心學的名家匯編,是章太炎、馬宗榮、謝無量、梁啟超、呂思勉和高瀨武次郎對陽明心學的理解與探討。王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軍事家、文學家與書法家。陽明心學是王陽明的心學思想,其精神內(nèi)涵包括“心外無物,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自明至今,有包括許多名家在內(nèi)的眾多追隨者。
本書清晰地梳理了《哲學研究》的主要觀點,以后期維特根斯坦的哲學觀為線索,詳細介紹了他的語言哲學和心理學哲學觀點。書稿按《哲學研究》寫作順序分為六章:第一章總括書稿的風格和寫作方法,第二章闡述維氏對奧古斯丁的批判,第三章對“規(guī)則”展開論述,第四章討論“私人語言”,第五章論述“內(nèi)在與外在”,第六章討論“觀看”。書稿可視作維
本書是瑪麗·道格拉斯的代表作,也是現(xiàn)代人類學的經(jīng)典著作!白匀幌笳鳌奔蠢萌说纳眢w作為象征符號,表達社會結(jié)構(gòu)和人們的宇宙論。本書采取結(jié)構(gòu)主義的方法,反對當時興起的輕視儀式和象征的思潮,強調(diào)儀式的象征意義對于理解人類社會的重要性。本書的一大貢獻是應(yīng)用“格群”(grid-group)分析框架對社會進行類型學上的劃分。作者認
本書是一本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入門心理書籍,也是一本適合家長孩子親子共讀的讀本。岳曉東老師在心理咨詢和親子教育中一直倡導一個理念,就是梳理好來訪者或當事人生活中的里程碑事件,以挖掘其優(yōu)勢人格和成功體驗,使得來訪者對自己的人生有更積極的解讀。對親子教育來說,講述別人的故事,遠不如講自家孩子當初的成功故事更能激勵孩子成長。也再
本書是中央電視臺前主持人、樊登讀書會創(chuàng)始人樊登的著作。本書從《論語》對青少年性格養(yǎng)成的作用這個角度入手,通過“自我修煉:如何成長為更好的自己”“為人處世:與這個世界自在地相處”“情緒管理:如何控制自己的心態(tài)和情緒”三個部分進行了講述,每部分具體包括《論語》原文、注釋、作者的講解等。書稿的知識性、思想性、可讀性較強,有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