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幽默的筆觸和頗具戲劇感的節(jié)奏,全面解密王陽明的傳奇人生,幫您理清陽明心學脈絡,剖析知行合一的神奇威力,解讀成大事者的人生智慧。王陽明,明朝杰出的哲學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也是坊間流傳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式人物。他年少喪母,年紀輕輕患上絕癥,青年時仕途屢屢受挫,中年為官又慘遭貶黜。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但無
為人父母頗具壓力,如果碰上孩子大發(fā)脾氣,自己保持平靜都不容易,更不用說幫助孩子冷靜。和大人一樣,兒童也會面臨壓力、情緒崩潰、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如何讓兒童學會正確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zhàn),是父母肩負的重要責任之一,而正念練習是非常好的選擇。 正念是指,使孩子專注當下,心存善意,保持好奇,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正念可以讓孩子
《道德經》是中國哲學的核心經典,對于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的人生哲學影響至深!兜赖陆洝凡┐缶,接引古今,對于如何看待真實世界的運行邏輯和個體在世界中應如何行動,有一套獨特的東方價值觀和整體解決方案,它所呈現(xiàn)的東方智慧,在全世界影響甚巨,因此,《道德經》也被視為東亞哲學的標志性典籍。本書為《道德經》一書81章的精心疏講,作
這是一本面向大眾讀者的心理學類圖書。以“信任”為主題針對夫妻面臨的心理問題進行專項研究和嚴謹探討,導向正面,思路積極端正,內容具有科學分析和理論升華的價值,本書具有開創(chuàng)性地提出了一種有效調節(jié)和改善親密關系的心理學實用技能——情緒同調。在本書中,作者通過縱向研究及相關理論,闡明了情緒同調技能是如何在引導人們關注日常事件的
本書依照《莊子》文本對莊子的人生和思想做了盡可能通俗易懂的討論,通過“大鵬寓言”“莊子的生平”“莊子思想的形成”“莊子思想的核心”“道的體悟”“莊子的生死觀”等多個方面的考察,使莊子其人其學的面貌浮現(xiàn)出來。莊子思想的特點是,通過對天地自然之道的遵循,把我們的精神從世俗的種種束縛中徹底解放出來。當我們閱讀并深刻體味莊子的
雖同為佛教,日本佛教卻又有不同于中國和印度佛教之處。它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末木文美士教授的《日本佛教史》對自6世紀中葉以來,經過圣德太子、最澄、空海、明惠、親鸞、道元和日蓮等數(shù)位精英、高僧的詮釋、修改,跨越戰(zhàn)爭與時代變遷而形成的日本佛教的本質進行了深刻細致的討論。中國文化受到儒學絕對性的影響,而日本文化或日本人的想法,
本書系明代大儒湛若水(1466—1560)進呈給嘉靖皇帝的一部大型治國參考書。其本于《大學》“八條目”,分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六格,每格下各分子目,雜采五經、史傳、諸儒之語、明代諸帝祖訓,并附湛若水本人的按語。本書洋洋百卷,篇幅宏大,涉及修身、齊家、治國等多個方面的內容,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幾部進呈給皇帝
本書是在明代大儒湛若水各種文集的基礎上重編的一部湛若水文集。傳世的湛若水文集達六種之多,分藏海峽兩岸,長期沒有全面系統(tǒng)的整理。本書充分利用了這六種文集,首先按文體分類,各文體內部再以時間順序編排,并對不同版本文集之間的差異進行了對校,極大便利了讀者使用。湛若水系明代著名思想家,又長期出仕,官至尚書,其漫長的人生中經歷了
在王陽明的著作中,影響最大的應屬《傳習錄》,它與《近思錄》同為宋明儒學雙璧。1967年,錢穆先生在題為《復興中華文化人人必讀的幾部書》的演講中,列舉國人必讀的經典,有《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老子》《莊子》《六祖壇經》《近思錄》《傳習錄》。其中,《傳習錄》作為王陽明的一部語錄體著作,是距離當今最近的一部哲學經典
鐘泰(1888—1979)為現(xiàn)代學術思想大家,畢生致力于先儒哲理之學,尤精周秦諸子,下及宋明理學,融會貫通,博采眾長,成一家言。2021年末,《鐘泰著作集》出版。今次分批出版單行本,以應大眾之需。第一批包括《中國哲學史》《國學概論》《理學綱領》《古詩講義》四種。1929年,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出版十年之時,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