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包括5個章節(jié):第一章討論了記錄誘發(fā)電位的基本技術、模擬到數(shù)字轉換的基礎知識、信號平均的原理,以及如何在實驗室中收集規(guī)范數(shù)據的相關材料。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別詳細描述了腦干聽覺、視覺、軀體感覺以及運動誘發(fā)電位。關于聽覺、視覺和體感誘發(fā)電位的章節(jié)包括每章結尾的6個案例研究,基于實際的臨床案例,以及排序測試的原因、誘發(fā)電位檢
本書是從李道純的著作中連續(xù)按出來的。作者一生著述豐富,如《中和集》《三天易髓》《全真集玄秘要》《道德會元》《清庵瑩蟾子語錄》《太上大通經注》《無上赤文洞古真經注》《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太上升玄消災護命妙經注》《周易尚占》等。點校者將散見于《道藏》《道藏輯要》等大型叢書之中的李氏作品輯錄出來,包括《道德會元》《中和集
陳致虛(早年慕玄好道,博通群籍。天歷二年(1329),遇趙友欽(字緣督)于湖南衡陽,受傳金丹正道。其后,又遇青城老仙親傳,授以“先天一氣、坎月離日金丹之旨,抽添運用火候之秘”?稼w友欽系北宗正脈,而青城老師當系為南派嫡傳。故上陽子精通南北丹法,能合流南北二宗,傳道甚廣,對后世丹家影響至深。在內丹理論的構建上,是承上啟下
本書以“理論夠用,實用為主”為原則,系統(tǒng)地介紹了中高職學生步入職場所需的基本職業(yè)素養(yǎng)。從介紹職業(yè)素養(yǎng)的基礎知識入手,分職業(yè)素養(yǎng)基礎篇和職業(yè)素養(yǎng)提升篇兩個篇章。職業(yè)素養(yǎng)基礎篇主要介紹愛崗精神、誠實意識、責任意識和職業(yè)心態(tài)的相關知識,職業(yè)素養(yǎng)提升篇主要介紹職場禮儀、自我管理、溝通表達、團隊協(xié)作、創(chuàng)新能力和終身學習的相關知識
本書是對先秦時期楚國哲學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的深入研究。該書引論部分介紹了楚國社會生產力、生產關系與上層建筑的基本特征,還對楚人世界觀、楚文化與周文化的不同與融合進行了闡述。正文部分依次對顓頊、粥熊、老子、莊子等楚人的哲學思想進行了考論,對孔子、墨子在楚國的活動及其哲學思想也進行了闡釋。全書觀點鮮明,內容詳實,是第一本研究楚
該書是一部論述人的生活世界的哲學書。首先,全面總結了生活世界這個哲學概念的淵源、演變的歷程,并在此基礎上運用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對其做了學科定位;其次,闡釋了生活世界的本質、特征、邏輯結構,追溯了其創(chuàng)建的宗旨和目的;再次,運用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客觀解讀了生活世界的歷史境遇與發(fā)展前景。作者在文本研究的基礎上,融入自身的心得體悟
本書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指導,應用民族學、語言文字學、哲學等理論知識進行譯注。本書采用布依族摩經文獻原經文、布依文、漢文對照,以直譯意譯形式呈現(xiàn)。匯集世代流傳在貴陽市花溪區(qū)董家堰村布依族聚居區(qū)一帶的傳統(tǒng)摩經文獻,包括《朝然經》《首經》《囑咐經》《禳解經》(即祈福消災)四首摩經文獻。本書的書名“朝然經”的“朝然”是布依
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焦慮癥已成為許多人面臨的心理健康問題。本書旨在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應對焦慮癥,通過一系列實用的自我療愈方法,達到減輕焦慮癥癥狀、提升生活質量的目的。全書分為7個章節(jié),首先介紹了焦慮癥的基本概念、癥狀和成因,幫助讀者全面認識這一心理疾病。接著,從運動、飲食、興趣愛好、專業(yè)幫助和建立支持系統(tǒng)等方面,詳細闡
本書2022年10月在中國臺灣出版,是一部心理學通俗讀物,也是一部心理學博士寫給普通讀者的“人生參考書”,解答了在自我成長、人際關系、職場和情感這四個方面,普通人可能遇到的種種困惑。本書在寫作風格上用字淺顯易懂,讓一般未接觸過心理學的讀者可以輕松地閱讀。在內容上,書中的每個議題除心理學理論的說明外,亦提出相關生活故事、
《敦煌佛教社會史研究》是一本敦煌佛教社會史的學術研究專著。全書將敦煌3—10世紀的佛教活動置于敦煌和中國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大背景下進行研究,通過對歷史上敦煌佛教文獻的社會性質、敦煌石窟佛教藝術的社會功能、敦煌僧團的社會作用、敦煌佛教與中國民間信仰、從敦煌看佛教對社會發(fā)展的進步用途等方面的探討,論證歷史上的敦煌佛教是社會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