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伯希和探險隊1908年繼英國斯坦因之后到達敦煌。伯希和精通漢學(xué)典籍,他以每天1000卷的速度徹查了藏經(jīng)洞文獻,按照四項原則(非通行佛教經(jīng)籍、有年代題記的寫本、古籍和民間寫本、胡語藏語寫本)收買了總約8000件寫本,其中4000件藏文編號,4000件漢文編號,包括粟特文、回鶻文、于闐文、希伯來文等。除了零星刊布以外,
本書是上海圖書館紀念顧廷龍先生誕辰一百二十周年編纂的紀念文集,包含海內(nèi)外專家文章60篇,分類編排,分為探綜流略、零文掇拾、典藏傳布、筆參篆籀、師友相資、挹誦仁風(fēng)、清芬世家、文史探賾等欄目。探綜流略為研究顧先生文獻學(xué)、文字學(xué)、方志學(xué)等方面的事項和貢獻,零文掇拾為有關(guān)顧先生的史料、佚文的發(fā)掘整理,典藏流布是顧先生對古籍的收
"法國伯希和探險隊1908年繼英國斯坦因之后到達敦煌,收買了總約8000件寫本,其中4000件藏文編號,4026件漢文編號,包括粟特文、回鶻文、于闐文、希伯來文等。本書收錄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文獻,以伯希和編號為順序,吸收最新研究成果,采取最新的研究性定題,高清全彩影印完整出版法藏敦煌文獻。"
"法國伯希和探險隊1908年繼英國斯坦因之后到達敦煌,收買了總約8000件寫本,其中4000件藏文編號,4020件漢文編號,包括粟特文、回鶻文、于闐文、希伯來文等。本書收錄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文獻,以伯希和編號為順序,吸收最新研究成果,采取最新的研究性定題,高清全彩影印完整出版法藏敦煌文獻。"
以長治、晉城地區(qū)為主的山西晉東南地區(qū),是我國現(xiàn)存五代宋金時期木構(gòu)建筑的集中分布地區(qū),其中又以高平等地的遺存最為豐富。北京大學(xué)考古文博學(xué)院建筑考古研究團隊在晉東南地區(qū)有20余年的持續(xù)研究,建立了該地區(qū)木構(gòu)建筑形制的精細時空框架,形成了以建筑形制精細時空框架為基礎(chǔ),再疊加不同研究視角形成的“1+N”多維度研究范式,由此新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