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設置了發(fā)展的事實和現(xiàn)實的節(jié)目的矛盾點,運用洞察力和電視技巧去告訴電視從業(yè)者如何制作電視節(jié)目的故事和人物,如何構建腳本、進行拍攝和編輯,以及到最后的成品。
本書是我社2011年出版《民國時期新聞史料匯編》的第三編,近來我社又收集了一批民國史料,其中有許多新聞史料未曾收入上一編,因此我們編輯整理出版“三編”。本書收入民國新聞史料62余種,分為五部分。一為新聞統(tǒng)計資料;二為新聞機構概況;三為新聞年刊和紀念刊;四為新聞學專著;五為新聞期刊。本書的出版為研究民國時期的政治、經濟、
新媒體時代群眾文化
中國古代藏書具有悠久的歷史根源,文化積淀相當深厚。私人藏書不僅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尚和世態(tài)人情,而且對文化教育、學術傳播、圖書出版等領域具有重要的價值導向作用!秱惷餍梁ヒ詠聿貢o事詩研究》以近代著名學者倫明所著的《辛亥以來藏書紀事詩》一書為視角,運用跨學科的研究方法,透過該書來審視近代藏書較之傳統(tǒng)藏書之自由與開放性,探
《中國戲劇出版社60年:弦歌不輟》為中國戲劇出版社成立60年的紀念文集,收錄了眾多老領導、老作者及我社員工的心得故事,見證著我社發(fā)展的光輝歷程,不僅有對歷史的總結,更有對未來的展望,是我社風雨60年的真實記錄,極具史料價值及現(xiàn)實意義,同時也收錄了大量珍貴的圖片資料,豐富了《中國戲劇出版社60年:弦歌不輟》作為建社60年
為了便于讀者把崇文書局置于晚清民國特殊的歷史背景下審視,也便于考察其在同類出版機構中的特色與地位,進而確立其在中國近現(xiàn)代出版史上的意義與價值,《崇文書局及晚清官書局研究論集》的后半部分編選了十多篇側重于宏觀和整體研究晚清官書局的學術論文。這里面除了馬學良先生的《五局合刻<二十四史>考述》是新撰寫的,其他均為刊物上的舊作
清水江文書是苗族、侗族民眾明清以來在林業(yè)經營等生產過程中形成的關于土地、山林、木材等方面經濟關系的契約,以及借貸、賬簿、族譜、碑刻等方面的文書。清水江文書是我國繼故宮博物院的清代文獻和安徽“徽州文書”之后的又一大珍貴歷史文獻!独杵轿臅罚ㄝ,22冊)為2017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是對黎平縣檔案館館藏的該縣孟彥鎮(zhèn)
清水江流域苗族、侗族等少數民族社會的特殊性,不僅受到了歷代各級官府的特別關注,更是受到了中國共產黨、人民政府和學術界的高度重視。根據民族實際和地方實際,1956年成立了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清水江流域的大部分區(qū)域含蓋在兩個自治州內。在貫徹落實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政策的工作中,中國共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