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中共陽春市春城街道蟠龍、金坪、林田、扶民、頭堡五個村委會聯合,與陽春市漠陽江紅色文化研究會共同編纂的革命歷史故事書,記述了20世紀40年代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陽春縣蟠扶鄉(xiāng)游擊區(qū)廣大革命志士、中共地下黨員及進步人士、堡壘戶和熱愛家園的革命群眾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中的英雄事跡。這些紅色故事有的載入當地黨史部門出
《尚書》,最早書名為《書》,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跡著作的匯編。分為《虞書》《夏書》《商書》《周書》。因是儒家五經之一,又稱《書經》。通行的《十三經注疏》本《尚書》,就是《今文尚書》和偽《古文尚書》的合編本。西漢學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書》為今文《尚書》,西漢魯恭王劉余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墻壁時,發(fā)現的另一部《尚書》,為古文
本書為清代中期新疆著名的方志之一,由伊犁將軍松筠主修,清代著名學者徐松編撰,記述了清廷收復和平定西域的重大事件經過。所記各地山川、河流、道路、卡倫、臺站均經徐松實地勘測、調查。全書12卷:卷1為新疆總圖并附有圖說,卷2、卷3為南北兩路輿圖及其圖說,卷4為伊犁輿圖,卷5官制、兵額,卷6為屯務,卷7營務,卷8庫儲,卷9財賦
這是一部志書。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qū)簇橋街道雙鳳社區(qū)地處武侯區(qū)南面,東靠簇錦街道鐵佛社區(qū),西接金花橋街道江安河社區(qū),南連簇橋街道七里社區(qū),北鄰金花橋街道陸壩社區(qū)。緊依江安河,草金路、武興路武青南路、武青西四路穿境內,地鐵3號線雙鳳橋站在轄區(qū)內。轄區(qū)面積2.4平方公里,全社區(qū)戶籍人口1637人,流動人口13396人,實有管理
這是一部介紹四川人文歷史的文集。作者為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賡續(xù)巴蜀文脈,講好四川故事。四川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巴蜀文化的搖籃。這里地貌形態(tài)多樣,山河湖泊璀璨,美麗富庶的巴蜀大地孕育了浩瀚精深的巴蜀文化。為向世人展示“千里蜀川圖”的無窮魅力,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秉承“修志問道、直筆著史”的理念,在不斷探索實踐中,持續(xù)
本書堅持唯物史觀和正確的黨史觀、國史觀,對“中國現代史”課程進行專題教案設計研究,以達到優(yōu)化教學內容,把握教學重點,完善教學體系,增強教學實效性、生動性和感染力的目的。本書既是高!八氖贰苯逃闹匾獏⒖紩,也是全社會進行“四史”教育的有益讀本,還可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及黨史黨建方向的研究生教材讀本。全書分為8章,以歷史時
該書分為“走進港澳”“經貿交流”“文化交融”“共襄盛世”主題,記錄了湖北省與香港、澳門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活動。內容涵蓋獨家訪談、港澳略覽、人物特寫、滄桑巨變等。在“走進港澳”中選取了湖北日報迎接香港回歸報道專題,港澳旅行記等文章;“經貿交流”則記錄了香港、武漢的經貿歷史、合作案例等;“文化交融”則聚焦兩地的文化名人互
六指街位于武漢市黃陂區(qū),本書是六指街的第一部志書。本志書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科學、系統(tǒng)、全面地記述六指街的歷史與現狀。本志書按照科學分類和現代社會分工相結合的原則編排內容,事以類從
這是一本每年出版的地方性文史讀物,旨在通過研究和借鑒文史,講好溫州文化故事和發(fā)展故事,成為展示東甌優(yōu)秀文史成果的窗口。本集由“專題”“前輩風雅”“東甌史譚”“親歷者言”“文化縱橫”“書前書后”和“藝術天地”七部分組成,凡22篇,從不同側面反映了溫州歷史上先賢名人的歷史貢獻和東甌之地的人文之風,體現出其為使地方性文化資料
本書是一部全面系統(tǒng)記載澳門及其周邊地區(qū)的自然、地理、物產、歷史沿革、社會風情及中外交往情況的歷史文獻。校注者以《(道光七年)香山縣下恭常都十三鄉(xiāng)采訪冊》為底本,輔以大量中外文史料,對原書進行校注。本書是近年來澳門的中文文獻史料中一次最為重要的挖掘與發(fā)現,也是當前澳門學研究中極為重要的一次中文資料的整理與研究。這是繼《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