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化過程中,中國的縣制經歷了各種改革和演變,主軸是官治與自治兩種基本模式的相互排斥與結合!豆僦闻c自治:20世紀上半期的中國縣制》在簡述中國古代縣制的基礎上,對清末、北洋政府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的縣制演變進行了系統(tǒng)、翔實的研究。研究重點包括:各時期縣制改革的指導思想,官治與自治的縣行政組織及職能,區(qū)鄉(xiāng)地方自治組織和運
本書指出,指責和避責是西方政治家和政府官員的常見行為,并且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政府和組織的結構及運行方式。作者通過實例證明,從高層領導到一線人員的各級參與者都有避責的動力及手段,隨后分析了編演策略、代理策略和規(guī)程策略這三種避責策略及它們的具體應用形式、適用范圍和局限。本書充分展現了西方政治家和政府官員在面臨指責時的反
本書是關于聯邦制起源的政治學著作。德國和意大利在國家統(tǒng)一之前,有著非常相似的意識形態(tài)、文化與權力結構的條件,但德國最終建成聯邦制國家,而意大利則成為單一制國家。為解答怎樣的國家能建成聯邦制的問題,本書追溯了德國和意大利在國家統(tǒng)一過程中的多層次因素,既討論了政治領導人的雄心壯志,也分析了政治體制的延續(xù)性在構建國家時造成的
本刊廣泛薈萃國內外區(qū)域國別研究成果和動向,展開多元、細致的學理討論,促進學科間的交叉融合提供基礎理論和方法,為中國區(qū)域國別學的發(fā)展與研究提供知識增量。 本書為2024年第3期,收錄卷首語、學理探幽、思者對話、學科評估四個欄目。
本書深入分析了中國《民法典》總則編基本內容及相關問題,提出中國民法的形成和發(fā)展有其獨特的歷史、實踐和理論邏輯!睹穹ǖ洹方⒘艘詰椃ㄒ(guī)定和保護合法民事權益為中心的分層多元價值體系,形成了以人身權、財產權為主干的完備民事權利體系,其立法宗旨、基本原則、法律淵源的規(guī)定以及主體制度等的發(fā)展和完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與
本書分析了輕罪案件程序體系化理論基礎,梳理了普通程序與速決程序關系,論證了輕罪案件適用速決程序的動因和限度;诋斍拔覈p罪案件適用程序已形成多元發(fā)展態(tài)勢,本書對于簡易程序、速裁程序、刑事和解程序、附條件不起訴程序進行了類型化具體分析,結合認罪認罰制度適用分析了輕罪案件適用程序的體系化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輕罪案件書
本書聚焦于科技政策與就業(yè)政策之間的沖突與消解,探討在新一輪技術革命背景下,如何促進科技與就業(yè)的良性互動。本書采用結構-過程-效應分析框梨,揭示政策文本、執(zhí)行過程及社會效應中的沖突表現,并探究沖突的深層原因。研究發(fā)現,政策沖突源于信息障礙、信任壁壘、部門本位和利益博弈。為消解沖突,本書提出基于區(qū)塊鏈技術的分布式協同策略,
本書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飛躍視閾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為主題,圍繞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創(chuàng)新的邏輯理路、哲學依據與方法論,日常生活形態(tài)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賦能中國式現代化的三重邏輯,以及大學生成才、紅色文化,乃至借助元宇宙、人工智能創(chuàng)新高校思政教育等學術前沿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討。全書所收論文視角新穎、內容豐富
股權投資中,作為對賭協議核心內容的股權回購及業(yè)績補償,是保護投資方權利最重要的兩個條款。但簽署該等特殊權利保護條款,并不確保投資方在案件中穩(wěn)操勝券,創(chuàng)始人方也并非唯有束手就擒。從司法判決的角度,本書系統(tǒng)性總結了對賭協議在簽署投資協議階段、履行投資協議階段、后續(xù)融資階段、申報上市或掛牌階段、觸發(fā)補償或回購條款階段、行使權
本書稿為近代中外交涉史料叢刊之一種,主題為晚清政府(主要自19世紀70年代后)與萬國公會交涉檔案的選編。檔案的主要部分來自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晚清國際會議檔案》(2008年廣陵書社影印出版)和臺灣中研院近史所藏01-27和02-20賽會公會檔。本書選取清政府與當時代表性的六個萬國公會萬國監(jiān)獄大會、萬國稅則公會、萬國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