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套歷史漫畫讀物,5冊書以歷史發(fā)展的時間為軸,講述從遠古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興衰與變遷。書中內(nèi)容分為兩部分,歷史事件為其一,各時代的人文、社會結構與現(xiàn)象為其二。其中歷史事件以故事敘述的方式,采用連環(huán)畫(文字+插圖)的形式進行展現(xiàn),而時代人文、結構與現(xiàn)象則用知識點的形式進行總結和展示,務求給讀者以輕松愉悅的閱讀體驗之余
朝鮮時代《燕行錄》作為以東亞視角反觀當時中國的重要文獻,幾乎可以透視當時中國社會的各個領域,滿族入住中原,建立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后一個王朝,朝貢體系的更迭對東亞文化圈影響巨大,與滿族突而其來的“相遇”也放大了燕行使的瞳孔,引起了他們的廣泛關注,域外漢籍《燕行錄》作為外交使節(jié)在中國的沿途見聞,以外國人的視角更真實地描述清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作者張高評教授研究《左傳》四十余年,學術心得積累無數(shù),現(xiàn)取精用宏,粹選《左傳》名篇二十四,分敘事、辭令、議論三大單元,每單元分原典、為便利讀者,分原典、鑒賞、評林、語譯四大欄目,尤以鑒賞一欄彰顯作者學養(yǎng)和功力。該書原名《左傳英華》,取韓愈《進學解》含英咀華之意,現(xiàn)納入道善文化公司人與經(jīng)典
我們?yōu)槭裁匆x史書?如果我是那個古人我該怎么做?我們要向古人學什么?什么是《史記》的春秋精神?……王令樾教授讀史三部分:那個時代,那個時代中的那群人,那群人的所作所為。
潘效蘇是晚清時代的高級官員,曾隨左宗棠收復新疆。潘效蘇由甘肅按察使升任新疆巡撫,后以貪墨為由被參劾,發(fā)遣張家口軍臺。在新疆任中,潘效蘇面對沙俄和英國覬覦新疆,屢屢制造邊境糾紛,調(diào)撥民族關系的嚴峻形勢,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維護主權,制止民族分裂,并積極推行新政,開展屯墾,發(fā)展有線電報、郵政等公益事業(yè)。潘效蘇與軍機處等朝廷
“卿云爛兮,乣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北緯侵襟w人、文史作家讀史老張,從一個復旦老校友的視角,所拾取的散落在時光中、關于復旦的歷史碎片。本書共收錄文史散文38篇,分“往事”“列傳”“地理”“收集”四編,記述馬相伯、李登輝、陳望道、蘇步青、謝希德等杰出復旦人,徐匯、吳淞、江灣、貴陽、北碚等地曾經(jīng)復旦校園,以及復
基諾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少數(shù)民族之一,歷史上曾是極為貧困的民族之一。新中國成立后,基諾族直接跨越原始社會,進入社會主義社會。近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愛下,在精準扶貧政策的引導下,基諾族迎來了飛躍式的發(fā)展。本書在整體上呈現(xiàn)基諾族生態(tài)環(huán)境、歷史、文化和社會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