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經(jīng)典:小黑書》是企鵝出版集團在成立80周年之際開始推出的系列文學冊子,選目磅礴豐富,跨越時間與空間的束縛,尋找傳世之作。此次出版的中英雙語版本,從英文原版的選目中,為中國讀者精心挑選了50部兼具經(jīng)典性與當代性的作品,分五輯推出。除可讀性較高的短篇小說之外,還收錄了一些詩歌及未曾譯介過的非虛構(gòu)作品。 在保證高質(zhì)量
兩漢是文學繁盛的時代,以賦和樂府詩為杰出代表。本書全面研究了漢代都邑建制、都邑政策、都邑士風等,并深入闡釋漢代都邑文化對漢賦和漢樂府的重要影響。
《人文中國學報》由香港浸會大學主辦,張宏生教授主編,收錄中國古典文史哲研究方面的專業(yè)論文。所收文章具有學術(shù)前沿性,且均為首次刊發(fā)。
赫爾曼·黑塞(1877-1962)是20世紀歐洲最有影響的小說家之一,原籍德國,1923年入瑞士籍,此后長期在瑞士隱居鄉(xiāng)間。他被稱為德國浪漫派最后一位騎士,其代表作《荒原狼》(1927)曾轟動歐美,被托馬斯·曼譽為“德國的《尤利西斯》”。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靈感的作品具有遒勁的氣勢和洞察力,獲諾貝爾文學獎。本套文集
《莫失莫忘》是石黑一雄2005年的一部反烏托邦科幻小說,曾獲得2005年美國書評人協(xié)會獎,入圍2005年布克獎短名單。英格蘭鄉(xiāng)村深處的黑爾舍姆學校中,凱西、露絲和湯米三個好朋友在這里悠然成長。他們被導(dǎo)師小心呵護,接受良好的詩歌和藝術(shù)教育。然而,看似一座世外桃源的黑爾舍姆,卻隱藏著許多秘密。凱西三人長大后,逐漸發(fā)現(xiàn)記憶中
英國倫敦,1930年代。少年得志的克里斯托弗·班克斯是全英國聞名遐邇的大偵探,他的破案傳奇早已在倫敦社交圈中口口相傳。然而,多年來,一樁未解的懸案卻久久地在名偵探的心頭揮之不去,那便是兒時他生身父母在舊上海灘的離奇失蹤案。"追逐著父母消逝的暗影",我們的主人公從紙醉金迷的倫敦上流社交圈一路尋覓,最終回到了侵華日軍炮口下
《長日將盡》是諾獎得主石黑一雄1989年獲布克獎的作品,也是石黑一雄最重要的代表作。小說講述了二戰(zhàn)后上了年紀的管家史蒂文斯駕車出游期間,回憶自己作為一名追求完美的男管家,為達林頓勛爵服務(wù)的三十余年時光;雖然史蒂文斯作為英國管家的翹楚,達到了自己的職業(yè)巔峰,但也因為冷酷地壓抑自我情感,追求完美履行職責,在父親臨終前錯過最
公元六世紀的英格蘭,本土不列顛人與撒克遜入侵者之間的戰(zhàn)爭似乎已走到了終點--和平降臨了這片土地,兩個族群比鄰而居,相安無事地共同生活了數(shù)十年。但與此同時,一片奇怪的"遺忘之霧"充盈著英格蘭的山谷,吞噬著村民們的記憶,使他們的生活好似一場毫無意義的白日夢。一對年邁的不列顛夫婦想要趕在記憶完全喪失前找到此刻依稀停留在腦海中
本書秉承石黒一雄的一貫風格,外表清淡,內(nèi)心強大。小說描寫一位鋼琴演奏家在一座謎樣的城市里所經(jīng)歷的謎樣的幾天。他忽而是旁觀者,忽而又被卷入其中,所見之人無不一往情深卻又執(zhí)迷不悟;所遇之事無不怪異荒誕,充滿變數(shù)。在這座人心為怪誕的藝術(shù)價值觀所左右的城市里,在努力尋找夢境出口,為這一切尋求解釋的過程中,他漸漸意識到自己正面臨
本書曾獲“惠特布萊德文學獎”,是石黒一雄早期的一部名作。描寫的是戰(zhàn)后日本百廢待興,畫家小野看似閑云野鶴的晚年生活卻潛伏著一股心靈暗流。為了給小女出嫁營造良好的社會關(guān)系,他重拾記憶,故友往事如浮世繪般一一串聯(lián),展現(xiàn)了一個不見硝煙的戰(zhàn)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