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發(fā)展”,不僅僅是一個不斷擴大的社會進程,也是人類活動的一項基本權利。我們講發(fā)展“以人民為中心”,或強調發(fā)展要“以人為本”,就包括了能夠落實到每個人的權利訴求。在當代中國“語境”中,重視發(fā)展的權利(發(fā)展權)就是要以實現(xiàn)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為目標,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實現(xiàn)和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
本書以批判性為基本視角,闡釋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特征、歷史發(fā)展和構成邏輯,揭示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批判理論對當代社會歷史的巨大影響。本書主要解決的問題有如下:1.如何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批判理論與啟蒙精神和啟蒙思想之間的關系;2.如何以歷史與邏輯相統(tǒng)一的方式正確揭示馬克思批判理論的發(fā)展環(huán)節(jié)和理論構成;3.如何從20世界歷史
本書以明確的問題意識為導向,緊密結合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課題,從人類文明發(fā)展變化的宏大格局入手,對馬克思主義人類文明理論的當代價值進行深度闡發(fā)。馬克思主義本身就是人類文明大變局的時代產兒。大約兩百年前,西方資本主義上升期結束,資本主義內部矛盾激化,西方國家有了更強的驅動力向外征服東方文明的最后堡壘中國。在批判
該書是東歐馬克思主義符號學美學研究專著。在總體概括東歐馬克思主義符號學歷史線索、知識譜系、批判范式和理論貢獻的基礎上,主要從社會實踐符號學、歷史文化符號學和藝術審美符號學三個維度探究東歐馬克思主義符號學美學的核心問題,涵蓋了東歐馬克思主義符號學研究領域的主要學者及其發(fā)展論題。本書堅持從中國立場出發(fā),納入了西方馬克思主義
本套書甄別篩選了在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產生廣泛而深遠影響的經典著作進行深度研讀,已經出版了第一輯和第二輯。第三輯研讀主要包括文獻的基本描述、文獻的研讀整理、文獻的價值挖掘等三個部分。研讀的篇目主要有:《共產主義原理》《井岡山的斗爭》《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完整地準確地理解毛澤
本書由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研究生的論文組成,內容涉及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政教育方面的內容。包括: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設計探究、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哲學與史學之間:新世紀以來國內馬克思主義歷史哲學研究述論、抗戰(zhàn)時期白求恩“消毒十三步法”探究、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
本書稿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2021版教材為基礎,堅持教學重點、難點與學生關注熱點相結合,選取50個基本知識點編寫的教學案例集。書稿通過“微鏡頭”陳述案例事實,以“微討論”引發(fā)學生的學習思考,以“微評論”回應學生的理論問題,以“微建議”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或教學同行的課程教學提供參考。本書是教育部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和
為了加強浙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中心的建設,為浙江省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提供交流平臺,浙江省社科院特特推出此書。本書選取了第十五屆浙江省馬克思主義理論研討會的優(yōu)秀論文20余篇,文章理論結合實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省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成果,及時反映了浙江省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特別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研
《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始人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是關于科學共產主義的第一個綱領性文獻,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中文學界出版過許多有關《宣言》的釋讀性著作,大體為概括其背景、思想和主要觀點的介紹。本書以問答體為載體的《宣言》義疏式著作。它區(qū)別現(xiàn)有解讀性著作的特點是:第一,以《宣言》文本作為重要的
戴敦邦先生自二〇一八年起以八十高齡著手以傳統(tǒng)的中國水墨畫圖解馬克思的經典巨著《資本論》。經過近三年的不倦耕耘,終于完成了挑戰(zhàn)自我的鴻篇巨制《資本論繪本》,用圖畫詮釋《資本論》的精髓,這是戴先生繼《古典文學名著畫集》《辛亥革命人物》《中華民族人物譜》等系列作品后,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精品力作。本書匯集了戴先生《資本論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