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用的哲學(xué)》收集與匯總了哲學(xué)領(lǐng)域中用于區(qū)分、論證和批判的工具,也講述了哲學(xué)的局限性,涵蓋了著名哲學(xué)家提出的前沿概念和原則。翻開本書,哲學(xué)將不再枯燥,閱讀也充滿樂趣。更重要的是,它讓您也能擁有推理大師般無懈可擊的邏輯思考能力!
皮特·福斯(Peter S. Fosl)是美國肯塔基州特蘭西瓦尼亞大學(xué)哲學(xué)教授、PPE主席。他是《休謨的懷疑主義》(Hume’s Scepticism)的作者,《批判性思維的工具箱》(The Critical Thinking Toolkit)和《倫理學(xué)的工具箱》(The Ethics Toolkit)的作者之一,《“謀殺綠腳趾”與哲學(xué)》(The Big Lebowski and Philosophy)的編者,《哲學(xué):經(jīng)典文獻》(Philosophy:The Classic Readings)的編者之一。
朱利安·巴吉尼(Julian Baggini)是英國皇家哲學(xué)研究所學(xué)術(shù)主任,肯特大學(xué)榮譽研究員。他是《哲學(xué)家雜志》(The Philosophers’ Magazine)的創(chuàng)刊主編,曾為多家報紙和雜志撰稿,并為“公共政策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Public Policy Research)、“德莫斯”(Demos)和“康特波因特”(Counterpoint)等智庫撰寫文章。他是20多本書的作者、合作者或編者,其中包括《世界是如何思考的》(How the World Thinks)、《餐桌上的哲學(xué)思考》(The Virtues of the Table)、《自我的詭計》(The Ego Trick)、《重獲自由》(Freedom Regained)和《理性思辨》(The Edge of Reason)等。
第1章 區(qū)分概念的工具
1.1 先驗/后驗
1.2 絕對/相對
1.3 分析/綜合
1.4 信念/知識
1.5 直言/模態(tài)
1.6 原因/理由或理性
1.7 條件/雙條件
1.8 從物/從言
1.9 可撤銷/不可撤銷
1.10 蘊含/蘊涵
1.11 持續(xù)主義/接續(xù)主義
1.12 本質(zhì)/偶性
1.13 內(nèi)在主義/外在主義
1.14 親知的知識/描述的知識
1.15 心靈/身體
1.16 必然性/偶然性
1.17 必要/充分
1.18 無/是
1.19 客觀/主觀
1.20 實在論者/非實在論者
1.21 涵義/指稱
1.22 基質(zhì)/捆束
1.23 句法/語義
1.24 普遍/特殊
1.25 厚的概念/薄的概念
1.26 類型/個例
第 2 章 歷史學(xué)派與哲學(xué)家的工具
2.1 格言、片段、短評
2.2 范疇和種差
2.3 詰難和絕境
2.4 黑格爾的主/奴辯證法
2.5 休謨之叉
2.6 間接話語
2.7 萊布尼茨的同一律
2.8 奧卡姆剃刀
2.9 現(xiàn)象學(xué)方法
2.10 符號和能指
2.11 先驗論證
第 3 章 激進的批判工具
3.1 階級批判
3.2 延異、解構(gòu)主義和對“在場” 的批判
3.3 經(jīng)驗主義對形而上學(xué)的批判
3.4 女性主義與性別批判
3.5 ?聦(quán)力的批判
3.6 海德格爾對形而上學(xué)的批判
3.7 拉康的批判
3.8 對自然主義的批判
3.9 尼采對基督教 柏拉圖主義文化的批判
3.10 實用主義批判
3.11 薩特的“自欺” 批判
第 4 章 工具的局限性
4.1 基本信念
4.2 哥德爾和不完全性定理
4.3 解釋學(xué)循環(huán)
4.4 哲學(xué)與藝術(shù)/作為藝術(shù)的哲學(xué)
4.5 神秘的經(jīng)驗和啟示
4.6 悖論
4.7 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4.8 初始概念
4.9 自明真理
4.10 懷疑主義
4.11 非充分決定性與不可通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