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是大學的中心工作,是完成立德樹人核心使命的根基,高質(zhì)量的大學教學始終依賴于為“卓越的教與學”不竭探索的教師群體。
百年培嘉木,無言下成蹊。他們,是北京大學歷屆教學成就獎和教學卓越獎獲得者,從他們的分享中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既為“經(jīng)師”亦為“人師”的“大先生”們,從教學理念到教學方法都充滿呼應與共鳴。
本書對這些卓越的教學智慧進行了立體式、全方位的生動展現(xiàn),希望在這些“大先生”的經(jīng)驗之上生成能夠源源不斷涌現(xiàn)育人楷模的教師成長生態(tài),讓“好老師”成為更多學生的一生幸遇。本書不僅有極強的實踐指導作用,也為理論研究工作提供了生動鮮活的素材。
		
	
王博
  ----------------------------  
王博,1967年生,內(nèi)蒙古赤峰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F(xiàn)任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兼任教務長。曾兩度成為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北京大學系主任和道家研究中心主任。早年致力于《易傳》與道家哲學研究,近年來于中國早期經(jīng)學、儒學、簡帛學研究都有創(chuàng)獲。主要著作包括《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易傳通論》《莊子哲學》《簡帛思想文獻論集》《中國儒學史先秦卷》等。研究領域遍及中國哲學史、道家、儒家、早期經(jīng)學。
目錄
2018
閻步克	讓學生個性得到最大的舒展	/ 001
祝學光	不讓須眉,默化桃李	/ 009
趙達慧	以教育啟航,探尋學術之美	/ 017
陳 斌	帶學生去有風景的地方	/ 025
劉家瑛	給學生以興趣和夢想	/ 033
葛云松	教,然后知不足	/ 041
鄭 偉	以培養(yǎng)“長寬高”人才為己任	/ 048
張衛(wèi)光	厚道,博雅,創(chuàng)新	/ 056
2019
厲以寧	只計耕耘莫問收	/ 064
張禮和	教研相長,薪火相傳	/ 073
蘇彥捷	用熱情帶學生“走一遍人生”	/ 081
陳 江	“呆呆老師”的成長與突圍	/ 089
李 康	啟智潤心,育人及己	/ 097
劉 怡	永遠堅持探索真理的勇氣	/ 105
趙明輝	為國家培養(yǎng)“頂天立地”的臨床科學家	/ 113
2020
陶 澍	育人無聲,潤物有情	/ 120
趙敦華	閱盡千帆,矢志不渝	/ 128
白建軍	為師者當寢食難安	/ 135
穆良柱	跨越邊界的教育探索者	/ 143
秦 嶺	龍蟲并雕,因材施教	/ 150
羅艷華	啟獨立之思考,發(fā)家國之情懷	/ 158
王 輝	心之所向,方能行遠	/ 165
黃 卓	讓學生站在自己的肩膀上看世界	/ 173
許雅君	教學是讓我不斷前進的事	/ 181
2021
顧紅雅	在學生心中種下科學的種子	/ 188
陳保亞	行走在終極追問的路上	/ 196
毛節(jié)明	醫(yī)心熱愛,德才相授	/ 204
劉鴻雁	學生之需,教師之責	/ 212
劉譞哲	學生的高度決定了教師的高度	/ 220
黃 迅	如履薄冰,講好每一堂課	/ 228
汪 鋒	語言為溝通,教育即生活	/ 236
陳 旻	身教言傳,求索未息	/ 245
2022
劉玉鑫	引導學生“見物講理”	/ 251
錢志熙	“教書先生”的至誠與堅守	/ 259
邱澤奇	為師之道,盡心、盡職、盡責	/ 267
唐志堯	和學生一起尋找答案	/ 276
劉先華	做同學們年長一些的朋友	/ 284
先 剛	教學是一種雙向的互動	/ 292
王正毅	教學是心靈的溝通	/ 300
孟涓涓	涓涓細流,匯聚成海	/ 307
李 蓉	教學相長,孕育人心	/ 315
2023
柳 彬	教學是個良心活	/ 322
潘劍鋒	教學是幸福且榮耀的事	/ 330
李立明	傳道、授業(yè)、解惑	/ 338
謝廣明	因為熱愛,源于真誠	/ 346
楊哲峰	持之以恒,無悔我心	/ 353
赫忠慧	“忠”愛教育,“慧”及體育	/ 361
尚俊杰	有理有據(jù)有觀點,有趣有用有意義	/ 368
王志穩(wěn)	在“破”與“立”之間守護教學初心	/ 376
附錄	/ 384
跋	/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