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痛苦往往不在所得的太少,而是想要的太多。想要獲得快樂,就要學會放下。放下怨念,放下執(zhí)著,放下不甘,才能享受隨緣隨喜的解脫生活。
  《你就是不會放下:給自己的心靈松綁》全面講解了放下的智慧以及解決痛苦、逃離困境的方法,教會讀者放下愛恨情仇,活得灑脫自在,放下功名利祿,活得一身輕松,放下生老病死,讓自己活在當下。
		
	
  生活中的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在我們周圍有這樣一些人,他們?yōu)榱死媾c人爭吵不休,有些人為了名利和他人爭來奪去,也有一些人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與人拳腳相向……他們的生活充滿著怨氣,矛盾和糾葛,他們總是為難別人,也為難自己,他們常常問自己:為什么別人擁有那么多?為什么我會失去那么多?為什么我命運坎坷、別人的生活卻幸福美滿?為什么他不愛我?在計較和強求中,世界越來越繁忙浮躁,心靈垃圾也越來越多。
  然而,在紛擾的塵世中,也有這樣一些人,他們風輕云淡,寵辱不驚,淡然以對。他們擁有駕馭內心的強大力量,能超然物外,坦然面對名利、誘惑、挫折。他們從不計較,更不強求,面對人生浮沉,能做到不急不躁、不溫不火、心平氣和、波瀾不驚,心不為世俗所擾,身不為物欲所驅。
  誠然,人生苦短,不如意乃至劫難很多,假如我們把這些沉重的包袱都背在身上行走,那么肯定會很累,甚至有一天可能會走不動。這時需要學會放下,這并不是不求上進,恰恰在于懂得放下的人最終才會贏,更重要的是,只有放下了,才能放自己一條生路,也放別人一條生路,只有放下了,你才會真正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不得不說,人生的一切煩惱,歸根結底在于人們沒有學會放下,放不下沉重的欲望,放不下失敗的重擔,放不下斤斤計較的心,從而使身心越來越累。所謂“智者無為,愚人自縛”,人們通常喜歡給自己的心靈套上枷鎖,這時“放下”就是一種解脫的心態(tài),一種清醒的智慧。唯有放下,我們才會有頓悟之后的豁然開朗,重負頓釋的輕松,云開霧散之后的陽光燦爛。
  本書涵蓋了人生哲理、情感、處世等諸多方面的內容,闡明放下對于人生的重要意義,旨在告訴我們快樂需要有平常的心境。的確,唯有放下,順應自然的規(guī)律,接受現(xiàn)狀把握好自己的情緒,提高情商,快樂自然常駐。
  編者著
  2017年8月
  鄭一,來自大草原的一位文字工作者,心理學學士,曾任某情感雜志編輯,對女性情感話題有多年的研究和積累,善于從女性的角度,分析世事,以溫暖的文字,給予女性心靈的慰藉。結婚生子后專心照顧家庭,專職從事創(chuàng)作。
	第一章大度為人,放下一己之私,拓寬你的人生路 / 
	有了對手,才有危機感 / 
	放下一己私利,謀得大家之快 / 
	學會謙讓,才能享受到生活的饋贈 / 
	放下面子,才能贏得成功 / 
	放下私心,合作才能做成事 / 
	放下仇恨,人生之路會越走越寬 / 
	
	第二章瀟灑人生,放下輸贏得失,人生才更舒心 / 
	瀟灑立于世,看淡得失輸贏 / 
	學會放下,才能得到屬于自己的快樂 / 
	退一步海闊天空 / 
	不以得為喜,勿以失為憂 / 
	放下虛偽,做最本真的自己 / 
	放下名利,享受淡泊的人生佳境 / 
	失意時要懂得給自己寬心 / 
	
	第三章凡事隨緣,愛要輕松才舒心,放下才會幸福 / 
	被戀人誤會時不必糾結 / 
	原諒那些傷害你的人 / 
	凡事隨緣,感情不能強求 / 
	放下糾結,讓傷痛成為過去 / 
	真心相愛,又何必斤斤計較 / 
	放下傷痛,懂得寬容 / 
	放下束縛的愛,是對自己的成全 / 
	
	第四章戒除消極心態(tài),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放下才能快樂 / 
	人活著,就不必太較真 / 
	越是抱怨,越無法真心感受幸福 / 
	別總把悲傷的事放在心上 / 
	不必為小事自生自氣 / 
	放下緊張,人生需要一顆輕盈的心 / 
	自我安慰,退一步看待人生的不順 / 
	不如意時,別垂頭喪氣 / 
	
	第五章掙脫心靈束縛,放下就是給你的心靈松綁 / 
	放下心理壓力,給心靈放放風 / 
	寬容別人就是寬容自己,給心理松綁 / 
	既已發(fā)生,悔恨與自責無濟于事 / 
	放下猜忌,方能贏得真誠的友誼 / 
	人生逆境,看開才快樂 / 
	與人攀比,徒增自己的煩惱 / 
	放下虛榮心,讓心安寧 / 
	
	第六章豁達胸懷,放下“想不開”方能收獲幸福 / 
	放下是坦然接受生活給予的一切 / 
	拿得起放得下,人生才更從容 / 
	善待壓力,才是快樂生活的良方 / 
	放棄是一種灑脫的從容 / 
	吃點小虧,是福不是禍 / 
	淡然面對人生不平事 / 
	做人要有福禍自便的心境 / 
	
	第七章鎮(zhèn)定自若是放下雜念的非凡膽識,舉棋若定方能贏得大局 / 
	任何事情都要審時度勢 / 
	身處險難之中,冷靜應對 / 
	有勇氣,才能成大器 / 
	有膽有識,是成功者的必備條件 / 
	關鍵時刻從容淡定,方可出現(xiàn)奇跡 / 
	臨危不懼展現(xiàn)強者風采 / 
	不受情緒影響,方能化險為夷 / 
	
	第八章放下是進退之間的準確把握,適時進退方能獲得大利益 /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 
	從容者高瞻遠矚,運籌帷幄 / 
	放下雜亂無章,有計劃人生才更從容 / 
	進退得宜顯從容 / 
	自在思考,不受思維定式束縛 / 
	做事分清輕重緩急,提升效率 / 
	放下三分鐘熱度,貴在堅持 / 
	
	第九章放下是知足常樂的心態(tài),清心寡欲方能超然自得 / 
	放下貪欲,路就在你的腳下 / 
	淡泊名利才能收獲幸福的真諦 / 
	放下攀比心,制造專屬味道 / 
	不要苛求生活,不完美的才真實 / 
	看淡成敗,還心靈一片凈土 / 
	用平和心態(tài)開拓人生 / 
	對生活知足,內心方能安定 / 
	
	第十章放下是怡然自若的灑脫,達觀知命方能永不迷失 / 
	淡定立于世,有所為有所不為 / 
	放下失敗的負擔,學會在跌倒處站起來 / 
	把握分寸,也就是把握從容做人的藝術 / 
	放下張揚的個性,做人要懂得收斂 / 
	對生活充滿熱情,讓精神歸屬快樂 / 
	摔倒了幾次,就要爬起來幾次 / 
	給生活一個笑臉,給自己一個安慰 / 
	
	參考文獻 /
	
 
  大度為人,放下一己之私,拓寬你的人生路
  世界之大,每個人都只是其中的一粒塵埃,個人的力量何其微小。一個人如何能將自己的力量發(fā)揮到最大,如何讓自己擁有競爭的優(yōu)勢,如何讓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寬?所有這些都需要我們懂得放下。放下不是放棄,而是一種豁達和睿智的智慧。只有學會放下,放下利益、面子、身段、紛爭、仇恨、私心、爭執(zhí)等,才會擁有更多的朋友,才能讓自己的路越走越寬。同時也只有放下,才能讓自己真正釋懷,在人際交往中保持一份恬淡的心情,收獲更多的快樂。
  有了對手,才有危機感面對對手,我們要有“宰相肚里能撐船”的大度,更要有“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的胸襟,放下了,你的路反而寬了。茫茫人海,每個人不過是其中的一葉小小扁舟。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一個人如何才能戰(zhàn)勝對手,位居上風?真正聰明的人在與對手過招的時候,總會臨危不亂、以退為進、以“放”為上。放下并不是放棄,而是一種豁達的競爭心態(tài)。
  不必仇恨對手,有了對手,你才有危機感,才有競爭力,有了對手,你才會奮發(fā)圖強,銳意進取。許多人都把對手視為心腹大患、異己、甚至是眼中釘、肉中刺,恨不得馬上除之而后快。其實,只要反過來仔細一想,便會發(fā)現(xiàn)擁有一個強勁的對手,反而更能體現(xiàn)你的能力和價值。
  所以,我們要善待對手,學會放下,千萬別把競爭對手當成“敵人”,而應該把他當做一劑強心針,一臺推進器,一條驅趕自己不斷前進的馬鞭。沒有對手,我們的日子會平淡、蒼白、孤獨而悲哀。不要把對手看成敵人,用仇恨心理去對待,對手的存在其實是對自己的一種激勵。
  日本的北海道出產一種味道珍奇的鰻魚,海邊漁村的許多漁民都以捕撈鰻魚為生。鰻魚的生命非常脆弱,只要一離開深海區(qū),要不了半天就會全部死亡。奇怪的是一位老漁民天天出海捕撈鰻魚,返回岸邊后,他的鰻魚總是活蹦亂跳的,而其他幾家捕撈鰻魚的漁民,無論如何放置鰻魚,回港后全都是死的。由于鮮活的鰻魚價格要比死亡的鰻魚幾乎貴出一倍以上,所以沒幾年工夫,老漁民一家便成了遠近聞名的富翁,周圍的漁民做著同樣的營生,卻只能一直維持簡單的溫飽。老漁民在臨終之時,把秘訣傳授給了兒子。原來,老漁民使鰻魚不死的秘訣,就是在整倉的鰻魚中,放進幾條叫“狗魚”的雜魚。鰻魚與狗魚非但不是同類,還是有名的“對頭”。幾條勢力單薄的狗魚遇到成艙的對手,驚慌地在鰻魚堆里四處亂竄,這樣一來,反倒把滿滿一艙死氣沉沉的鰻魚全都激活了。
  鰻魚在沒有對手的時候,就失去了生存的動力,可見對手并不是敵人。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得知,對手使我們變得強大,對手是我們成長的助推器。面對對手,我們要放下執(zhí)念,不要把對手當成敵人,善待對手就是善待自己。面對對手,我們應該用一顆平常心,真誠地去感謝他們,因為他們磨礪了我們的意志,增進了我們的智慧,激發(fā)了我們的潛能。
  因此,在面對對手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沉得住氣,以無招對有招。即使對方有過激的語言或舉動,我們也要放下爭斗之心,穩(wěn)定心神,沉著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