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7卷,上至先秦,下迄近代,按朝代精選了中國古代1000多位詩人的4500首優(yōu)秀詩作,介紹作者并對詩詞進行注釋和賞評,并為讀者查閱詩詞提供了多種檢索方法,是圖書館配、個人收藏的經(jīng)典實用工具書。
本文集對沈從文的作品進行重新編校、整理和出版。包括小說《邊城》《長河》《山鬼》《八駿圖》,書信《正當最好年齡》,小品文《向星光取火》,游記《湘西》,傳記《無從馴服的斑馬》,詩歌《螢火》,童話《阿麗思中國游記》,雜文《給青年朋友》,文論《用人心人事作曲》等文學經(jīng)典代表作品,充分體現(xiàn)文體多樣性和作品可讀性。
這是內(nèi)蒙古已故著名作家阿云嘎的作品文集,包括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散文隨筆、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談等,還有國內(nèi)作家、評論家對阿云嘎的評論等等。文集中包括他的長篇小說《滿巴扎倉》,這部作品發(fā)表和出版后,在國內(nèi)文學界具有一定影響,被認為是后新時期以來,蒙古族小說創(chuàng)作,乃至中國少數(shù)民族創(chuàng)作的重要收獲。而他的短篇小說,比如《大漠歌》
本書內(nèi)有著者朱墨批校,并附夾4張紙簽,原題名“海西草堂聯(lián)語”,后又改為“藤墅儷言”。共計收徐世所撰聯(lián)4800副。稿本原不分卷,著者校改時用朱筆重新厘定為二十六卷,每卷收楹聯(lián)數(shù)目不等,以收200余副者居多。卷內(nèi)楹聯(lián)以七言為主,另有八言、九言、十言、十三言、十五言等171副不入卷。
《聊齋志異》清代短篇小說集,是蒲松齡的代表作,在他40歲左右時基本完成,此后不斷有所增補和修改!傲凝S”是他的書屋名稱,“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全書有短篇小說491篇。題材非常廣泛,內(nèi)容極其豐富。多數(shù)作品通過談狐說鬼的手法,對當時社會的腐敗、黑暗進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矛盾,表達了人民的愿
中國民間文學大系·故事山東卷·濟南分卷,本書是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成果、是大系文庫系列圖書之一。本卷主要以山東省濟南地區(qū)民間故事為主,內(nèi)容豐富。本書稿大約記錄400多個故事(含收錄相應(yīng)故事的異文)共分三大部分:生活故事、笑話、幻想故事,每大類分為若干小類。書稿內(nèi)容具有豐富的地域特色,部分作品很好地保持了地方方言和口
本書根據(jù)《廣東歷代著者要錄》收錄廣東歷代著者的“文集”152種,成書年代自宋以降至1948年。文集著者為廣州府、潮州府、惠州府、韶州府、南雄府、肇慶府、高州府、廉州府、雷州府、瓊州府籍的歷代名家、近代學人等,生年晚于1912年者不予收入。所收人物158人,包括崔與之、張鎮(zhèn)孫、湛若水、屈大均、馬福安、薛中離、黎貞、丘濬、
曹學佺(1574-1646),字能始,一字尊生,號雁澤,又號石倉居士、西峰居士,福建福州人。萬歷二十三年進士,任四川右參政、按察使、廣西參議,以得罪魏忠賢黨,被劾去職,家居二十年。唐王時在閩中稱帝,授禮部尚書。清兵入閩,自縊殉節(jié)。曹學佺工詩,精通音律,擅長度曲,為“閩中十子”之首。本書匯集了散存于國內(nèi)及海外各地的曹氏現(xiàn)
本書系姜亮夫先生多年來從事楚辭研究的一部總結(jié)性的辭書類著作。全書共200余萬字,收錄楚辭有關(guān)的字、詞、人名、地名、書篇名等近3600詞條及一些特殊例句,分為天、地、人、史、意識、制度、文物、博物、書篇、詞十部類,廣征博引古籍、文物考古資料及近現(xiàn)代楚辭研究成果,對每一詞條及特殊例句加以精詳考釋闡發(fā),多有卓識創(chuàng)見;若干詞條
為了繼承傳統(tǒng)文化,搶救收集整理縣歷史文化資料,編者經(jīng)過十數(shù)年努力,將所收集到的盱眙古人詩文集匯編成冊,名之為《都梁遺馨》。該書共分八卷,收錄有唐代末年重要詩人、詩歌理論家司空圖的《司空表圣詩文集》;有性情豪宕不羈的元代詩人陳柏的《元嶠集》;有明朝“橫槊賦詩”的王侯將帥李言恭的《青蓮閣集》《李公子集》《貝葉齋稿》;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