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第1版基礎上修訂而成。本書突出了高等工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特點,教材內容更貼近工程實踐。本書除緒論外分為4篇,共計17章。第1篇為專機設計,包括專機總體設計、傳動系統(tǒng)設計、主軸組件設計、導軌設計、支承件設計、結構工藝性、普通機床數(shù)控化改造、組合機床等;第2篇為常用機構設計,包括操縱機構設計、制動機構設計、換向機
本書是教育科學“十一五”國家規(guī)劃課題研究成果。本書分為液壓傳動和氣壓傳動兩部分,共16章。第1章緒論,第2章液壓流體力學基礎知識,第3章液壓動力元件,第4章液壓執(zhí)行元件,第5章液壓控制元件,第6章液壓輔助元件,第7章液壓傳動基本回路,第8章典型液壓傳動系統(tǒng)分析,第9章液壓傳動系統(tǒng)的設計與計算,第10章液壓伺服控制系統(tǒng),
本手冊立足于齒輪及其傳動裝置設計的全局,將通用機械和重型機械齒輪(一般工業(yè)齒輪)的設計作為重點,內容包括漸開線圓柱齒輪、圓弧圓柱齒輪、錐齒輪和準雙曲面齒輪、蝸桿蝸輪、動軸輪系齒輪傳動以及減(增)速器的設計等。此外,齒輪的潤滑和內在品質(材料和熱處理)設計以及齒輪工程圖樣中的技術要求等都分別單獨成章,詳細闡述。手冊編者均
本書首先闡述現(xiàn)代先進制造技術的背景和技術范疇,之后結合最新的技術發(fā)展動態(tài)和研究成果,系統(tǒng)介紹高速切削技術、快速成形技術、微細加工技術、綠色制造技術和現(xiàn)代制造模式。在現(xiàn)代制造模式內容中,闡述制造模式的重要性和發(fā)展歷程,介紹精益生產以及敏捷制造、分散網絡化制造、柔性制造、集成制造、制造業(yè)信息化等方面的內容。本書特點在于技術
《機械制圖與計算機繪圖(第4版)》是在《機械制圖與計算機繪圖(第2版)》的基礎上修訂編寫而成的,作為高等教育機電類專業(yè)基礎課規(guī)劃教材。全書分上、下兩篇。上篇為機械制圖,內容有:制圖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正投影基礎、基本立體、立體表面的交線、軸測圖、組合體、圖樣的基本表示法、圖樣的特殊表示法、零件圖、裝配圖、展開圖和焊接圖。
《機械裝置拆裝測繪實訓》是根據(jù)機械類專業(yè)教學改革及職業(yè)教育院校機械類專業(yè)學生操作技能和職業(yè)素質的培養(yǎng)需要而編寫的!稒C械裝置拆裝測繪實訓》以實際任務為主線,將理論知識與實訓內容緊密結合,按照從簡到繁、從易到難、從實物到理論的模式安排課程內容!稒C械裝置拆裝測繪實訓》分為實訓篇和基礎篇,主要內容包括臺式鉆床主軸箱的拆裝、
作為《機械制造技術》(書號為27114)的配套教材,本指導書提供了零件加工工藝規(guī)程編制及機床專用夾具設計的一般性指導原則和設計示例。對于工藝規(guī)程編制過程中的工序基準選擇問題,本書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實例比較,彌補了一般教材和課程設計指導書的不足。本書收集了零件加工工藝規(guī)程編制和專用夾具設計過程中最常用的設計資料,以增強學
《機械制圖與計算機繪圖習題集(第4版)》是在第3版的基礎上修訂編寫而成的,與馮秋官主編的《機械制圖與計算機繪圖》(第4版)配套使用。為了便于教學,本習題集的編排次序與配套主教材的體系一致。主要內容有:制圖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正投影基礎,基本立體,立體表面的交線,軸測圖,組合體,圖樣的基本表示法,圖樣的特殊表示法,零件圖,
《機械制圖與計算機繪圖習題集》是根據(jù)教育部《高職高專教育工程制圖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機械類專業(yè)適用)》,在聽取多所高職高專院校的意見和建議、總結作者長期教學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編寫而成的。本書與姜勇、宋曉梅、馮輝編寫的《機械制圖與計算機繪圖》教材配套使用,主要內容包括:制圖基本知識與技能,正投影基礎,基本立體,立體表面的交線
《機械制圖與計算機繪圖》依照我國最新頒布的《技術制圖》與《機械制圖》國家標準編寫而成。全書分為機械制圖和計算機繪圖兩部分,其中機械制圖部分共有11章,主要內容包括制圖基本知識與技能、正投影基礎、基本立體、立體表面的交線、組合體視圖、軸測圖、機件的基本表示法、標準件與常用件、零件圖、裝配圖及其他圖樣;計算機繪圖部分共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