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程旨在更好地組織日常排練和改進整個樂隊的全面演奏水平,能在以下方面提高學員們的演奏水平:音色(音質的產(chǎn)生);發(fā)音(不同類型和概念);更好的機動性,敏捷度和演奏口型;擴大演奏音域;隊員個人和全體樂隊的音準概念和聽音水平;12個大調(diào)和小調(diào)的演奏技巧;對音樂基礎理論的認識和理解。本次出版的是《管樂隊標準化熱身訓練教程》打
本書精選經(jīng)典及熱門民謠歌曲進行改編,如《走馬》《紙短情長》《像我這樣的人》等。每首歌曲均附六線譜、簡譜、歌詞,并有配套的教學和演奏示范,掃二維碼即可免費觀看,適合初中級吉他愛好者使用。
徐高生黃梅戲唱腔作品集
首位受邀進入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的南音藝術家蔡雅藝將用全新的方式帶你領略南音的魅力! 在這本書中,南音名曲《山險峻》的三十三句唱詞被極簡地分解成三十三堂課,每個章節(jié),除了主線敘述外,還有中英文雙語的章節(jié)概述,帶國際音標的唱詞,對譯的工乂譜與五線譜,以及海量的示范音頻、視頻!干貨滿滿,在家就可以學南音!各章節(jié)中,平行配以
混音既是技術,又是藝術。一首音樂整體是否好聽,混音至關重要。本書主要介紹了在音樂后期制作中如何通過混音來提升作品的質量,從音樂的聽覺、數(shù)字音樂基礎、效果器運用以及音樂情緒等方面對混音的技術、方式、手法和思路進行了系統(tǒng)的講解,并配有練習題和學習素材,便于學習。一本不可多得的教材和參考指南。 前作《混音全揭秘》已于2017
流行音樂已經(jīng)成為社會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內(nèi)外諸多高校紛紛開展了流行音樂相關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工作,學界與業(yè)界也對流行音樂相關問題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時代使然,流行音樂學的提出與設立勢在必行。 本書從流行音樂學的設置與建構兩個方面來展開論述、研究。第一,對流行音樂學的學科歸屬問題、流行音樂學提出的背景與緣由、流行音樂學設
這首創(chuàng)樂曲作于2016年,以古琴曲《梅花三弄》為主題,創(chuàng)新地以低音提琴作為主奏樂器來刻畫極具中國風格的梅花形象,抒發(fā)了作者對梅花不懼風雪、堅忍不拔精神的贊美之情。作品由引子、主題及展衍兩部分組成,引子簡潔短小,主題有三次變奏,層層遞進,充滿張力。演奏時長:大約12分45秒。
本書編者首先通過東北、華北、西北各省、直轄市、自治區(qū)的民歌集成摸排了中國北方少數(shù)民族民歌流布的基本情況,之后綜合考慮到民族世居地和典型性,從千余篇有關論文中選擇收錄了蒙古族、回族、維吾爾族、朝鮮族、滿族、哈薩克族、東鄉(xiāng)族、柯爾克孜族、土族、達斡爾族、撒拉族、錫伯族、塔吉克族、烏孜別克族、俄羅斯族、鄂溫克族、保安族、裕固
本書是陜西省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項目成果叢編之一。中國音樂思想史是由西安音樂學院羅藝峰教授創(chuàng)立并在此領域深耕多年的一個新興學科。羅藝峰教授于2013年出版了《中國音樂思想史五講》一書(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3),在學界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本書是兩次會議(2014年9月西安音樂學院舉辦的可思的聲音世界羅藝峰教授中國音
本書是2020年中國藝術研究院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叢書之一。全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是對朱載堉《樂學新說》的研究,共分五章,作者通過深入研究總結歸納出《樂學新說》的六點學術特征;下編是對《樂學新說》的整理與點校,運用古典文獻學方法整理文本,查找到原著征引文獻五十余部,本文注釋使用文獻七十余部。全書結構清晰,闡釋嚴謹細致,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