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電網的不斷革新和智能電網的不斷發(fā)展,我國電網將逐漸形成了一定特色且開放的電力市場,這樣就能夠利用市場進行宏觀調控,從而提高能源利用率。在智能電網的建設過程中,需求側管理則是智能電網框架下重要的組成部分。利用建設智能電網的契機,以智能電網為平臺,結合智能電網發(fā)展中的新技術,更加有效地完成需求側管理,以用戶側節(jié)電、降低能耗、提高效能為目標,從而優(yōu)化能源利用,改善和保護環(huán)境,在實現保證社會經濟發(fā)展所需能源的前提下,降低能源成本。
《經濟管理研究叢書:面向智能電網的需求響應及其電價研究》論述框架主要分為智能電網概論、世界主要國家智能電網發(fā)展概況、電力需求側管理、智能電網對用戶響應行為的影響、智能電網下需求響應及相關電價研究、可中斷負荷定價及其應用、智能電網與電動汽車、智能電網配套政策設計等部分,重點是對智能電網下的需求側響應中的電價進行研究。
施泉生,男,1961年9月生,上海市人,F任上海電力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管理科學、系統科學學科的教學、科研工作及在電力系統的應用工作,擅長數據分析,邏輯推導,定量決策,系統優(yōu)化和管理工作。1982年畢業(yè)于華東理工大學(原華東化工學院)數理系應用數學專業(yè),獲得工學學士學位;1990年3月畢業(yè)于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運籌與管理專業(yè),獲得管理工程理學碩士。曾參加我國第一臺125MW發(fā)電機組仿真機的研制工作;主講“運籌學”、“系統工程”、“決策支持系統”、“模型論”等課程:分別在《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電網技術》等雜志公開發(fā)表相關論文120多篇,研究方向涉及電力系統安全評價、電力企業(yè)風險控制等領域;出版教材4本、專著3本,主持各類課題近20多項;其中主持研究的“萊蕪電廠實物一價值綜合型投入產出模型編制和應用”獲得1995年全國電力企業(yè)管理現代化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分別獲得2005、2013年度上海市教學成果二等獎2次。2007年獲得上海市育才獎;2008年獲得上海市高等教學名師獎;2009年領銜的“運籌學”教學團隊被評為上海市級教學團隊:2009年獲得寶鋼教育基金優(yōu)秀教師獎;2010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主講的“運籌學”課程于2013年獲得“上海市高校精品課程”稱號;2014年領銜的“電力能源優(yōu)化決策”研究團隊獲得了2011-2013年度上海市“教育先鋒號”榮譽稱號。
前言
第1章智能電網概論
1.1智能電網含義及特征
1.2智能電網關鍵技術
1.3智能電網組成體系
第2章世界主要國家智能電網發(fā)展概況
2.1北美地區(qū)
2.2歐洲地區(qū)
2.3亞洲地區(qū)
2.4中國智能電網發(fā)展
第3章電力需求側管理
3.1電力需求側管理相關概念
3.2電力需求側管理發(fā)展歷程
3.3電力需求側管理資源和主體
3.4電力需求側管理的內容和方法 前言
第1章智能電網概論
1.1智能電網含義及特征
1.2智能電網關鍵技術
1.3智能電網組成體系
第2章世界主要國家智能電網發(fā)展概況
2.1北美地區(qū)
2.2歐洲地區(qū)
2.3亞洲地區(qū)
2.4中國智能電網發(fā)展
第3章電力需求側管理
3.1電力需求側管理相關概念
3.2電力需求側管理發(fā)展歷程
3.3電力需求側管理資源和主體
3.4電力需求側管理的內容和方法
3.5我國電力需求管理相關法律規(guī)范和政策
3.6我國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配套標準
3.7我國電力需求響應狀況
3.8我國電力需求側管理成效
第4章智能電網對用戶響應行為的影響
4.1典型國家電力用戶智能響應行為研究
4.2城市居民用戶智能響應行為分析
4.3商業(yè)用戶智能響應行為分析
4.4工業(yè)用戶智能響應行為分析
4.5結論
第5章智能電網下需求響應及相關電價研究
5.1國內外電力需求響應主要模式
5.2分時電價
5.3準實時電價
5.4階梯電價
5.5可靠性電價
第6章可中斷負荷定價及其應用
6.1IL主要定價模型
6.2智能電網下IL電價的制定
6.3IL在電力市場中的應用
第7章智能電網與電動汽車
7.1電動汽車
7.2電動汽車放電電價研究
7.3儲能技術與車網互聯
7.4車電互聯削峰填谷的經濟成本效益分析
7.5上海地區(qū)發(fā)展電動汽車的綜合效益分析
第8章智能電網配套政策設計
8.1智能電網政策設計:邏輯前提與政策框架
8.2基于市場的智能電網政策工具
8.3支持智能電網發(fā)展的規(guī)制性政策
8.4讓用戶行動起來:支持智能電網發(fā)展的自愿性政策工具
8.5智能電網需求側管理相關配套政策設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