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55 元
叢書名:普通高等教育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yè)規(guī)劃教材
當前圖書已被 1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伍岳林
- 出版時間:2015/1/1
- ISBN:9787111481867
- 出 版 社: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U464.06
- 頁碼:162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K
《發(fā)動機及關鍵零部件制造技術/普通高等教育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yè)規(guī)劃教材》主要介紹了發(fā)動機五大關鍵零件(缸體、缸蓋、曲軸、凸輪軸和連桿)的加工制造技術和發(fā)動機整機裝配測試技術為,從工廠實踐的基礎上,系統(tǒng)而完整地介紹了五大關鍵零部件生產線產能設計、布局設計、工藝過程設計、設備選型、刀具設計及設備及生產線的驗收直至生產組織;緊接著詳細介紹了發(fā)動機整機裝配生產線和測試臺架的設計方法,質量控制策略及常見測試問題的診斷分析!栋l(fā)動機及關鍵零部件制造技術/普通高等教育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yè)規(guī)劃教材》作者都是在發(fā)動機加工、裝配生產領域有多年工藝設計、設備管理、質量管理和生產管理的豐富經驗,在此基礎上通過總結歸納并結合行業(yè)內的實際,系統(tǒng)的闡述了發(fā)動機工廠關鍵零件加工和整機裝配測試生產的生產導入過程,是一本系統(tǒng)、專業(yè)、實用性強的發(fā)動機制造領域專業(yè)教材,并通過情景教學的方式提供了許多實際案例,便于讀者學習后的融會貫通和深入了解。《發(fā)動機及關鍵零部件制造技術/普通高等教育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yè)規(guī)劃教材》可作為高職院校大專汽車制造與裝配專業(yè)的教材,也可作為應用型本科汽車專業(yè)的參考書。
眾所周知,發(fā)動機是汽車的“心臟”,發(fā)動機及關鍵零件的制造技術是汽車制造技術的集中體現(xiàn)。自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創(chuàng)始人福特發(fā)明了大量生產流水線以來,發(fā)動機制造技術已經歷了兩次技術革命,目前正處于第三次技術革命進程中。第一次技術革命的主要特征是由組合機床和專用機床組成的自動生產線的使用,滿足當時單一機型大批量生產的需求。第二次技術革命的主要特征是由高速加工中心和部分專用機床組成的高柔性生產線的使用,并應用了智能刀具系統(tǒng),滿足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產品變型的生產需求。進入2l世紀以后,由于發(fā)動機研發(fā)周期的明顯縮短和車型數量的急劇增加,為了滿足變品種和變批量的需要,又兼顧高柔性、高效率、低投資并具有市場快速反應能力,提出了制造系統(tǒng)可實現(xiàn)快速重構的要求。相比于第二次技術革命,第三次技術革命需在原有高柔性生產線的基礎上,要求使用柔性夾具,在同一條生產線上實現(xiàn)不同品種的快速切換。
縱觀國內現(xiàn)有的發(fā)動機及關鍵零件制造技術類教材,鮮有能反映當下第三次技術革命下的先進制造技術。為緊跟時代潮流,本書介紹的關鍵零件生產線采用了快換夾具的結構,能快速實現(xiàn)變品種的生產要求,是體現(xiàn)第三次技術革命下的先進制造技術。本書內容全部由發(fā)動機制造業(yè)一線資深工程師編寫,全書共8章,分別介紹了發(fā)動機5大關鍵零部件(氣缸體、氣缸蓋、曲軸、凸輪軸和連桿)的加工制造技術以及發(fā)動機整機的裝配和測試制造技術。其內容充實、通俗易懂,適應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需要。書中詳盡地介紹了材料科學、數控技術、測控技術、防錯技術、快速切換技術等在制造過程中的應用實踐,所使用的案例和素材均來源于各位編者的工作實踐,是先進制造技術的成功案例。另外,書中每個章節(jié)都設定了學習目標,用“想一想”的方式提出了主要的教學內容,在每章后為本章的內容做了小結并有復習思考題。本書采用了適合職業(yè)學校學生學習的編寫結構,便于學生牢固掌握每章的學習內容。相信本書能給高職院校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yè)的師生提供一個貼近企業(yè)需求的指導。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得到了機械工業(yè)出版社及一些同行專家的指導,在此向他們表示真誠的感謝,特別是廣汽集團副總經理蔣平先生,為本書的編寫付出了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在此一并致謝。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出現(xiàn)錯誤,懇請讀者諒解并指正。
編者
前言
第1章發(fā)動機氣缸體加工
1.1氣缸體產品簡介
1.1.1氣缸體的功用
1.1.2氣缸體的分類
1.1.3氣缸體的材料
1.1.4氣缸體主要部位和特性
1.2氣缸體加工工藝介紹
1.2.1工藝常識
1.2.2氣缸體加工定位基準
1.2.3氣缸體加工工藝要點
1.2.4產能設計考慮因素
1.2.5加工工藝主要流程
1.3氣缸體加工主要設備
1.3.1加工中心
1.3.2柔性珩磨機
1.3.3柔性清洗機
1.4氣缸體加工刀具介紹
1.4.1刀具供應商介紹
1.4.2刀具材料簡介
1.4.3氣缸孔珩磨刀具介紹
1.4.4曲軸孔珩磨刀具介紹
1.5氣缸體加工質量檢測
1.5.1常規(guī)檢測手段
1.5.2表面形貌測量
1.5.3網紋角測量
1.5.4注意事項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2章發(fā)動機氣缸蓋加工
2.1氣缸蓋產品技術特點及工藝流程
2.1.1產品圖樣介紹
2.1.2定位基準的選擇
2.1.3工藝流程介紹
2.2生產線平面布局設計
2.2.1生產線典型平面布局介紹
2.2.2柔性生產線平面布局設計
2.3設備選型及導入
2.3.1關鍵設備技術要求
2.3.2設備選型與設計
2.4夾具設計
2.4.1定位夾緊原理
2.4.2夾具設計
2.5量具選型
2.5.1測量方法與量具選型
2.5.2氣缸蓋關鍵尺寸量檢具選型介紹
2.6刀具的選型
2.6.1刀具經濟性分析
2.6.2常規(guī)加工刀具介紹及選型
2.6.3特殊刀具介紹及選型
2.7設備安裝調試及生產準備
2.7.1設備安裝調試及設備驗收
2.7.2相關工藝文件的準備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3章發(fā)動機曲軸加工
3.1曲軸產品簡介
3.1.1曲軸的功用
3.1.2曲軸的工作環(huán)境
3.1.3曲軸的結構
3.1.4曲軸的關鍵特性
3.1.5軸瓦的選配
3.1.6曲軸的材料
3.2工藝基礎
3.2.1基本常識
3.2.2尺寸標注等效變換
3.2.3幾何公差
3.2.4粗糙度常用參數
3.2.5常用熱處理工藝
3.2.6節(jié)拍時間計算方法
3.3曲軸工藝設計
3.3.1工藝流程設計思路
3.3.2典型的曲軸工藝流程
3.3.3加工余量和定位夾緊
3.3.4主要工藝設備選型
3.4曲軸刀具與砂輪
3.4.1曲軸加工的主要刀具
3.4.2曲軸磨床砂輪簡介
3.5加工質量控制
3.5.1在線檢測
3.5.2線外檢測
3.5.3其他質量控制手段
3.6曲軸外圓磨床介紹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4章發(fā)動機凸輪軸加工
4.1凸輪軸產品簡介
4.1.1凸輪軸的功用
4.1.2凸輪軸的結構
4.1.3凸輪軸的關鍵特性
4.1.4凸輪軸的材料
4.2型線和相關曲線
4.2.1凸輪軸升程曲線
4.2.2凸輪軸速度曲線
4.2.3凸輪軸加速度曲線
4.3凸輪軸工藝設計
4.3.1工藝流程設計思路
4.3.2典型的凸輪軸加工工藝流程
4.3.3加工余量和定位夾緊
4.3.4主要工藝設備選型
4.4凸輪軸刀具與砂輪
4.4.1凸輪軸加工的主要刀具
4.4.2凸輪軸磨床砂輪簡介
4.5加工質量控制
4.5.1在線檢測
4.5.2線外檢測
4.5.3其他質量控制手段
4.6凸輪磨床介紹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5章發(fā)動機連桿加工
5.1發(fā)動機連桿概述
5.1.1產品結構介紹
5.1.2常見材料及性能分析
5.2連桿機加工設備及夾具
5.2.1設備介紹
5.2.2夾具介紹
5.3連桿加工工藝分析
5.3.1工藝流程介紹
5.3.2工藝分析及刀具選型
5.4產品檢測
5.4.1關鍵尺寸要求
5.4.2量具選型及檢測頻次設定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6章發(fā)動機裝配技術
6.1發(fā)動機裝配技術簡介
6.1.1清潔度
6.1.2裝配可靠性
6.1.3密封性
6.2發(fā)動機裝配線設計
6.2.1發(fā)動機裝配線設計輸入
6.2.2發(fā)動機裝配線信息系統(tǒng)結構
6.2.3發(fā)動機裝配線控制邏輯
6.2.4發(fā)動機裝配線工藝流程設計
6.2.5發(fā)動機裝配線工藝設備平面布局設計
6.2.6防錯技術設計
6.2.7裝配線理念設計
6.3關鍵裝配工藝設計
6.3.1擰緊工藝設計
6.3.2密封涂膠工藝
6.3.3壓裝工藝
6.3.4測漏工藝
6.3.5公差等級件選配工藝
6.3.6機能測試
6.4發(fā)動機裝配線設備及工裝特點
6.4.1裝配線設備的種類及特點
6.4.2工裝種類及周期維護保養(yǎng)方法
6.4.3發(fā)動機裝配用輔材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7章發(fā)動機測試工藝
7.1發(fā)動機熱試工藝
7.1.1熱試設備的構成
7.1.2熱試檢測項目
7.1.3熱試常見質量缺陷
7.2發(fā)動機冷試工藝
7.2.1冷試設備的構成
7.2.2冷試檢測項目
7.2.3冷試常見故障診斷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8章發(fā)動機生產線新設備導入驗收方法
本章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