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現代教育技術培訓教程》以教師培訓的“技術-教學法-內容知識”(TPACK)原理為理念,對教師培訓的信息技術工具與信息化教學設計進行系統(tǒng)闡述,重點突出Web2.0時代信息技術作為認知工具應用的新技術與新特點。主要內容包括:技術與教育技術發(fā)展、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社會性軟件的網絡教育應用、思維導圖與學習、信息時代的教學設計、多媒體教學課件設計與制作、微課設計與制作、網絡學習課件設計與制作、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新發(fā)展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現代教育技術培訓教程》內容編寫注重理論研讀與拓展閱讀、實驗活動及個案分析等模塊的有機結合,幫助讀者在思考與實踐中理解信息化教學設計的基本方法與策略,突顯教師培訓的前沿性與實用性。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目錄
第一章 信息技術與教育技術學 1
第一節(jié) 信息技術與教育信息化 1
第二節(jié) 教育技術學的學科發(fā)展 5
第三節(jié) 教育技術學的學習理論基礎 11
拓展閱讀 我國的教育技術發(fā)展歷史 18
實驗項目 教育技術相關網站探究 20
第二章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 22
第一節(jié)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與策略 22
第二節(jié)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核心——信息化教學 25
第三節(jié) 信息化教育中的師生信息素養(yǎng) 31
第四節(jié) 網絡信息資源檢索 37
拓展閱讀 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 41
實驗項目 網絡教學資源的檢索與利用 43
第三章 互聯網技術與網絡學習方式變革 45
第一節(jié) 新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 45
第二節(jié) Web2.0社會性軟件的教育應用 57
第三節(jié) 博客的教育應用 65
第四節(jié) Wiki的教育應用 74
拓展閱讀 十大新技術 教育大變樣 78
實驗項目 社會性網絡軟件的教學運用 80
第四章 思維導圖與學習 82
第一節(jié) 思維導圖的概述 82
第二節(jié) 思維導圖的繪制方法 85
第三節(jié) 思維導圖與高效學習 90
第四節(jié) 思維導圖與協作學習 93
拓展閱讀 思維導圖校際協作學習 97
實驗項目 思維導圖實驗 99
第五章 信息時代的教學設計 103
第一節(jié) 教學系統(tǒng)設計概述 103
第二節(jié) 信息化教學設計 108
第三節(jié) 基于建構主義的教學設計 115
第四節(jié) 信息化教學設計典型案例 127
拓展閱讀 WebQuest網站案例設計 132
實驗項目 信息化教案設計與網站制作 135
第六章 多媒體教學軟件的設計與制作 136
第一節(jié) 多媒體教學軟件的概述 136
第二節(jié) 多媒體教學軟件的制作 139
第三節(jié) PPT課件的高效制作 143
第四節(jié) PPT課件制作常見問題分析 153
第五節(jié) 電子書的設計與制作 158
拓展閱讀 全球遠程協作學習與GSN案例 165
實驗項目 多媒體教學課件的設計與制作 167
第七章 微課的設計與錄制 169
第一節(jié) 微課的概述 169
第二節(jié) 微課的設計與制作 173
第三節(jié) 微課的錄制與編輯技術 178
第四節(jié) 微課作品案例 188
拓展閱讀 視頻格式轉換軟件 197
實驗項目 微課的設計與制作 198
第八章 網絡課程資源的設計與開發(fā) 201
第一節(jié) 專題學習網站的設計與開發(fā) 201
第二節(jié) 網絡課程的設計與開發(fā) 208
第三節(jié) 大規(guī)模網絡開放課程(MOOC) 220
拓展閱讀 慕課給教育帶來的影響與啟示 227
實驗項目 專題學習網站的設計與制作 230
參考文獻 232
2)現代教育技術以信息技術為主要手段
信息技術是在信息科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指導下擴展人類信息功能的技術。一般來說,信息技術是指與信息的獲取、加工、傳遞、存儲、應用等有關的,以計算機、多媒體、互聯網與現代通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信息技術可分為硬技術(物化技術)與軟技術(非物化技術)。前者指各種信息設備及其功能,如電話機、通信衛(wèi)星、多媒體電腦、移動設備;后者指有關信息獲取與處理的各種知識、方法與技能,如計算機軟件技術、語言文字技術、數據統(tǒng)計分析技術、規(guī)劃決策技術等,F代教育技術要充分利用和發(fā)揮多媒體與網絡技術的優(yōu)勢,形成以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為基礎的信息化環(huán)境和數字化的教學資源。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作為信息化教育的主要領域,是現代教育技術在課程教學領域的應用。
3)現代教育技術的研究對象是教與學的過程和資源
教育技術學亦稱為教學技術。作為一個學科領域,教育技術AECT94的定義為:教育技術是為了促進學習對有關資源與過程進行設計、開發(fā)、利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現代教育技術既要重視優(yōu)化“教”,更要重視優(yōu)化“學”;既要重視“教育資源”,更要重視“學習過程”的研究和開發(fā)。通過優(yōu)化教與學的資源,建設信息化的教學環(huán)境,開發(fā)信息化教學軟件,探索并建構信息化環(huán)境下新型的教學模式。
4)教學系統(tǒng)設計是現代教育技術的核心思想
現代教育技術是以現代教育理論為基礎,以系統(tǒng)方法為核心思想的教育實踐與理論,是對教與學的過程和資源進行系統(tǒng)化設計、開發(fā)、利用、管理和評價的領域。從教育技術學科的研究范疇來看,教學系統(tǒng)設計(簡稱教學設計)是該領域的核心方法。在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中,信息化教學設計是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教師開展信息化學習資源與學習過程開發(fā)的指導性理論。為了有效運用技術、促進學習,現代教育技術必須重視對教育教學過程中各步驟的系統(tǒng)化設計、開發(fā)、實施與評價,力求教學各要素的相互促進與有序進行,并及時進行形成性評價和修正總結。
2.現代教育技術的發(fā)展趨勢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現代教育理論的不斷引入,現代教育技術的理論與實踐領域不斷發(fā)展,F代教育技術主要朝以下方向發(fā)展。
1)現代教育技術作為交叉學科的特點將日益突出
教育技術是涉及教育、心理、信息技術等學科的交叉學科,F代教育技術需要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的支持。作為交叉學科,現代教育技術融合了多種思想和理論,它的理論基礎包括教育理論、學習理論、傳播學、系統(tǒng)論等。在現代教育技術領域,上述理論相互融合,以促進人的發(fā)展為目標各盡其力。當前,現代教育技術的研究不僅關注數字化的個別化學習,還關注信息化環(huán)境中的學生協同合作。此外,現代教育技術交叉學科的特性決定了其研究和實踐主體的多元化,協作將成為現代教育技術發(fā)展的重要特色,F代教育技術領域吸引來自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技術、計算機技術、媒體理論等不同背景的學者共同研究和實踐,開放式的討論與跨學科合作研究已成為教育技術學科的重要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