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史的詩與真(中國現代文學文獻校讀論集)/博雅文學論叢》在校讀文獻的基礎上,對沈從文 、茅盾、冰心、老舍、胡風、卞之琳等著名作家的文學行為進行了細致的分析,進而對一些比較重要的現 代文學史問題提出了新的看法。如冰心三四十年代的創(chuàng)作轉型及其散文藝術的成熟,胡風派主觀戰(zhàn)斗精神 的得失及左翼文學分歧之癥結,沈從文現代時期一以貫之的愛欲情結在其創(chuàng)作中的不斷變形及其四十年代 末的“瘋與死”之原因,等等。這些從文獻校讀中生發(fā)出的新看法,有助于現代文學研究的深入開展。
《文學史的詩與真(中國現代文學文獻校讀論 集)/博雅文學論叢》解志熙著。
愛欲抒寫的“詩與真”
——沈從文現代時期的文學行為敘論
一部田園牧歌背后的愛欲隱衷:且從《邊城》表里的
“不湊巧”說起
從“愛欲的壓抑”到“情緒的體操”:沈從文的
愛欲觀與文學現之回溯
從苦悶的“自敘傳”到抒情的“愛欲傳奇”:沈從文
二三十年代創(chuàng)作的“變”與“轉”
理想的人性樂園和愉快的抒情美學:沈從文30年代
鄉(xiāng)土抒寫的得與失
“抽象的抒情”之底色和“最后的浪漫”之背后:
沈從文40年代“新愛欲傳奇”的“詩與真”
“余響”費猜詳:關于沈從文40年代末的“瘋與死”
“詩與真”的糾結之歸結:新的與舊的浪漫性之統一
沈從文佚文廢郵再拾
愛欲抒寫的“詩與真”
——沈從文現代時期的文學行為敘論
一部田園牧歌背后的愛欲隱衷:且從《邊城》表里的
“不湊巧”說起
從“愛欲的壓抑”到“情緒的體操”:沈從文的
愛欲觀與文學現之回溯
從苦悶的“自敘傳”到抒情的“愛欲傳奇”:沈從文
二三十年代創(chuàng)作的“變”與“轉”
理想的人性樂園和愉快的抒情美學:沈從文30年代
鄉(xiāng)土抒寫的得與失
“抽象的抒情”之底色和“最后的浪漫”之背后:
沈從文40年代“新愛欲傳奇”的“詩與真”
“余響”費猜詳:關于沈從文40年代末的“瘋與死”
“詩與真”的糾結之歸結:新的與舊的浪漫性之統一
沈從文佚文廢郵再拾
廢郵存底·致丁玲
廢郵存底·辛·第廿九號
旱的來臨
讀書隨筆
夢和囈
文牢
敵與我
新廢郵存底·關于《長河》問題,答復一個生長于
呂家坪的軍官(殘)
新廢郵存底·致莫千(殘)
給一個出國的朋友
詩人節(jié)題詞
新書業(yè)和作家
紀念詩人節(jié)
遺文疑問待平章
——新發(fā)現的沈從文佚文廢郵考略
友誼與愛情的遺跡:沈從文致丁玲的信和給張兆和的情書
愛國與愛欲的焦慮:沈從文抗戰(zhàn)及40年代的佚文廢郵
沈從文佚文輯補
人的重造——從重慶和昆明看到將來
《(斷虹)引言》附函
一個理想的美術館
“最后一個浪漫派”的人文理想之重申
——沈從文佚文輯校札記
從《立言畫刊》上的《廢郵存底補》說起
《世界晨報》上的沈從文文章書簡
人的重造:“最后一個浪漫派”的人文理想之重申
相濡以沫在戰(zhàn)時
——現代文學互動行為及其意義例釋
相濡以沫在戰(zhàn)時:沈從文給李健吾的慰問信及其他
海上羈客有所思:李健吾對林徽因、沈從文的感懷
臨風寄意懷遠人:柯靈組編《作家筆會》的苦l(xiāng)心
文人交往有深致:文學互動行為的文學史意義
關于《舂蠶》評價的通信
——從吳組緗和余連祥的分歧說起
附記
補遺與復原
——冰心40年代佚文輯校錄
默廬試筆(前六節(jié))
由評閱蔣夫人文學獎金應征文卷談到寫作的練習
冰心詞稿——洞仙歌·題石屏李右侯尊堂《機燈
課子圖》
請客
從歌樂山到箱根
冰心女士對于日本婦女的印象
附錄一做夢
附錄二冰心女士講旅日感想
人與文的成熟
——冰心40年代佚文校讀札記
《默廬試筆》補遺:“沉默已久”后的冰心新作
復原與辨正:《請客》、《做夢》及《從歌樂山到箱根》
合與分:有關“蔣夫人文學獎金應征文卷”評閱的
三篇文字
兩篇訪談:冰心的日本觀感和對戰(zhàn)后中日關系的思考
人與文的成熟:關于40年代的冰心
附錄
惟其是脆嫩何必是譏嘲
——也談所謂“冰心一林徽因之爭”
來自“我們太太的客廳”的觀察:沈從文和李健吾
觀點的片面性
美麗的新風雅:京派的人文理想和冰心的冷眼旁觀
畢竟不一般:林徽因和冰心心照不宣的相互回應
“獻上我們的智與力”
——老舍抗戰(zhàn)及40年代詩文拾遺
戰(zhàn)壕里的呼聲
老舍的話——答《青年向導》“青年問題專號”征文函
兩年來抗戰(zhàn)中的文藝運動
軍歌
勞軍感言
怎樣開始寫作?
一年間的文學
獻上我們的“智”與“力”
乙酉重陽于、程兩詩翁招飲賦此述志并以致謝
美國來鴻——致吳云峰
“風雨八年晦,貞邪一念明”
——老舍抗戰(zhàn)及40年代佚文校讀札記
一篇小說、一次講演及一場座談:老舍對初期
“抗戰(zhàn)文藝”的反恩及其與延安文藝界的呼應
“詩歌”傳統的復興與軍民關系的新變:
老舍抗戰(zhàn)時期幾篇勞軍一擁軍詩文所傳達的信息
詩函答問見0聲:熱情爽朗的老舍及其在抗戰(zhàn)后的憂憤
卞之琳佚文佚簡輯校錄
流想
年畫
五個東北工人
日華親善
游擊隊請客
漁措
又坐了一次火車
寄自峨眉山
兒戲
致葉以群
讀詩與寫詩
××禮贊
意見,意見還是意見——讀奧登《新年信》附注偶記
伏枕草:灑脫雜論
夜起草:前進兩說
復《文學創(chuàng)作》編者函
新文學與西洋文學
中國“新詩”的發(fā)展與來自西方的影響
附錄關于戰(zhàn)地文藝工作
靈氣雄心開新面
——卞之琳的詩論、小說與散文漫論
卞之琳詩學的象征觀、音節(jié)觀和傳統觀及其他
“小大由之”的戰(zhàn)時敘事:從《游擊奇觀》
到《山山水水》
析理綿密的知性散文:卞之琳的“論說文”略說
胡風的問題及左翼的分歧之反思
——從“胡風與魯迅的精神傳統”說開去
周恩來和胡風在發(fā)揮“魯迅精神”上的異同:關于“重慶
魯迅逝世九周年紀念會”
“仇恨”心態(tài)和“戰(zhàn)斗”愿望緣何而生:一個“青年魯迅派”
暨“啟蒙左翼”的“主觀戰(zhàn)斗精神勝利法”
最后的“斗爭”為何遭遇“團結”的處理:
“胡風集團”冤獄的成因與左翼文學運動的終結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