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為吳文藻先生的傳記作品,以其不同歷史時期的生命主題為線索,全面介紹了這位提出“社會學中國化”理念的社會學先驅(qū)的生平和學術(shù)思想。基于吳文藻先生家人提供的眾多資料,以及他1923年至1985年間所留下的大量日記和文本材料,本書不僅以圖文并茂的形式還原了他在清華讀書、美國留學和燕大教學等時期的生活軌跡與學術(shù)思想,還系統(tǒng)講述了他1939年南下云南、1940年離開學界進入政界、1946年作為“駐日代表團”成員赴日工作及1951年回到祖國的經(jīng)歷。
作為中國社會學史研究的重要成果,本書還系統(tǒng)梳理了吳先生1956—1985年間的日記,著重呈現(xiàn)了以吳文藻、潘光旦、費孝通等先生為核心的群體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學術(shù)閱讀與思考,以及在此基礎(chǔ)上開展的中國社會學重建活動。
孫飛宇
----------------------------
孫飛宇,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北京大學社會學學士、碩士,加拿大約克大學社會與政治思想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西方社會思想史,重點圍繞經(jīng)典精神分析視角下的社會理論、現(xiàn)象學-詮釋學的社會理論等方面,兼及中國社會思想史和關(guān)于中國社會的經(jīng)驗研究。出版有專著《從靈魂到心理:關(guān)于經(jīng)典精神分析的社會學研究》和《方法論與生活世界》等,譯著《靈魂的家庭經(jīng)濟學:弗洛伊德五案例研究》等,并在中外期刊發(fā)表論文多篇。
序 1
第一章 從江陰到清華 001
江陰少年 / 001
清華歲月 / 005
第二章 負笈北美 020
萍水相逢 / 020
綺色佳之戀 / 022
紐約求學 / 031
歸 國 / 038
第三章 社會學中國化 044
燕南園 60 號 / 045
開風氣 / 059
育人才 / 074
“請進來”:派克與拉德克利夫— 布朗 / 086
“走出去”:歐美之行 / 089
社會學中國化:理論與方法 / 100
“用性命換來的成績” / 107
第四章 從默廬到潛廬 114
南 下 / 114
默 廬 / 122
“社會學講座”與云南大學社會學系 / 128
學術(shù)論爭 / 133
離滇赴渝 / 139
邊政學發(fā)凡、印度之行與西北之行 / 146
太平洋國際學會年會 / 159
第五章 從東京到北京 163
東渡日本 / 164
日本歲月 / 167
再度歸國 / 175
第六章 漫長的歲月 185
困境中的堅守 / 185
“最寧靜愜意的日子” / 202
故人重逢 / 206
舊人早春 / 213
第七章 重建中國社會學 218
社會學重建的醞釀與準備工作 / 219
“社會學座談會” / 222
為重建社會學全力以赴 / 225
海外交流 / 230
學術(shù)閱讀和研究 / 234
課程重建和教學工作 / 243
第八章 尾聲 251
注 釋 277
后 記 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