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108 元
叢書名:北京大學人文學科文庫·北大東方文學研究叢書
- 作者:吳杰偉等 著
- 出版時間:2025/9/1
- ISBN:9787301366530
- 出 版 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I341.065
- 頁碼:268
- 紙張:
- 版次:1
- 開本:16開
本書聚焦1946年菲律賓取得獨立之后現(xiàn)實主義文學潮流的發(fā)展過程、主要文學作品和代表性作家,并結(jié)合菲律賓社會發(fā)展的不同發(fā)展階段和文學創(chuàng)作的不同主題,將菲律賓當代文學分成了三個階段,并將三個階段的現(xiàn)實主義文學潮流的主題歸納為認同、抗爭和回歸。本書由10個部分組成,共包括導言、八個主體章節(jié)和結(jié)語。
第一章主要討論菲律賓現(xiàn)實主義文學潮流,回顧菲律賓各種文學體裁在獨立前的發(fā)展脈絡。第二—四章從縱向視角梳理菲律賓當代文學發(fā)展的特點。第五—七章主要以作家、作品和文學獎項為重點,以具體文學案例橫向分析現(xiàn)實主義風格在菲律賓文學中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本書選取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主要集中在20世紀下半葉,21世紀以來嶄露頭角的作家和出版的作品進行深入研究。結(jié)語部分從主題范圍、社會意識、作家多重身份、創(chuàng)作語言載體、與國際文學潮流的聯(lián)系等五個方面總結(jié)了菲律賓文學現(xiàn)實主義潮流的特點。在附錄部分,筆者還補充了一部分主要作家和作品的簡介,更加充分地呈現(xiàn)菲律賓當代文學發(fā)展的成就。本書全面呈現(xiàn)菲律賓當代文學的各種形態(tài)和樣式,是菲律賓人的現(xiàn)實境遇、生存狀況與理想追求的審美結(jié)晶,對深入研究菲律賓文學具有積極的學術(shù)價值。
吳杰偉等
----------------------------
吳杰偉,北京大學東方文學研究中心、外國語學院教授,副院長,教育部高等學校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非通用語種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分委員會秘書長。研究方向為菲律賓文學、東南亞文化、中外文化交流等。出版專著1部,譯著1部,合著2部,教材1部,發(fā)表相關研究領域?qū)W術(shù)論文50多篇。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項,教育部重點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項目2項,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1項,藝術(shù)學項目1項,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部級社科研究項目1項。
第一章 菲律賓文學作品中現(xiàn)實主義風格的源流 1
第一節(jié) 菲律賓文學的多元淵源 2
第二節(jié) 西班牙殖民統(tǒng)治時期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前期顯現(xiàn) 3
第三節(jié) 美國殖民統(tǒng)治時期現(xiàn)實主義風格的蓬勃發(fā)展 10
第四節(jié) 當代菲律賓文學對社會現(xiàn)實的關注 15
第五節(jié) 少數(shù)族裔的文學發(fā)展歷程 20
小 結(jié) 25
第二章 身份歸屬與民族認同:獨立早期的文學思考(1946—1972)
26
第一節(jié) 1946—1972 年菲律賓社會歷史背景與菲律賓文學 27
第二節(jié) 菲律賓小說——尋求菲律賓人的身份 30
第三節(jié) 菲律賓戲劇——政治戲劇針砭時弊 41
第四節(jié) 菲律賓詩歌——美國“新批評主義”和多元社會思潮的
碰撞 49
第五節(jié) 1946—1972 年菲律賓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特點與影響 52
小 結(jié) 54
第三章 權(quán)利與抗爭:文學對馬科斯獨裁統(tǒng)治的回應(1972—1986) 56
第一節(jié) 1972—1986 年菲律賓社會歷史背景和菲律賓文學 57
第二節(jié) 菲律賓小說——“文學為社會”的陣地 62
第三節(jié) 菲律賓戲劇——“去中心化”的發(fā)展模式 66
第四節(jié) 菲律賓詩歌——藝術(shù)為人民的創(chuàng)作主題 70
第五節(jié) 1972—1986 年菲律賓文學的特點 71
小 結(jié) 75
第四章 傳統(tǒng)與困局:多元社會思潮影響下的價值轉(zhuǎn)型(1986— ) 77
第一節(jié) 1986 年之后菲律賓社會歷史背景與菲律賓文學 78
第二節(jié) 菲律賓小說——回歸與流散 81
第三節(jié) 菲律賓戲劇——自由意志與現(xiàn)實困境 87
第四節(jié) 菲律賓詩歌——浪漫精神與現(xiàn)實主題 90
第五節(jié) 1986 年之后菲律賓文學的特點 93
小 結(jié) 95
第五章 當代菲律賓文學的代表性作品研究:以小說為例 97
第一節(jié) 菲律賓小說的發(fā)展歷程 98
第二節(jié) 《70 年代》(Dekada’70, 1983) 102
第三節(jié) 《洞穴與陰影》(Cave and Shadows, 1983) 115
第四節(jié) 《羅薩萊斯傳奇》(Rosales Saga, 1962—1984) 122
第五節(jié) 《我最后一次見到母親》(The Last Time I Saw Mother,
1995) 129
第六節(jié) 《為了 B》(Para Kay B,2008) 135
小 結(jié) 149
第六章 當代菲律賓現(xiàn)實主義代表性作家研究 151
第一節(jié) 阿瑪多 ·赫爾南德斯(Amado V. Hernandez, 1903—1970)
152
第二節(jié) 何塞 ·加西亞 · 比利亞(José Garcia Villa, 1908—1997)
163
第三節(jié) N.V.M. 岡薩雷斯(Nestor Vicente Madali Gonzalez,
1915—1999) 167
第四節(jié) 尼克 ·華謹(Nick Joaquin, 1917—2004) 173
第五節(jié) 弗朗西斯科 ·西奧尼爾 ·何塞(Francisco Sionil José ,
1924—2022) 178
第六節(jié) 埃里克 ·卡馬林達(Eric Gamalinda, 1956— ) 180
小 結(jié) 188
第七章 菲律賓文學獎項及其社會影響 189
第一節(jié) 倡導民族身份認同的文學作品獎 191
第二節(jié) 以共同價值觀為核心的作家成就獎 195
小 結(jié) 198
結(jié) 語 200
附錄一 當代菲律賓主要作家簡介 203
附錄二 當代菲律賓主要作家譯名索引 225
參考文獻 231
后 記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