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前行的道路上不斷突破
江蘇省如東縣教師發(fā)展中心 唐海燕
眨眼間,如東開展園本課程敘事研究已整整10年。10年來,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課程敘事的研究成果也日漸豐碩,2021年,我們將如東廣大一線教師追隨兒童興趣或需要創(chuàng)生的一系列課程整理成《基于兒童立場的課程敘事》一書,受到很多老師的認可和喜愛。受此鼓勵,如東老師們繼續(xù)前行,聚焦四個回歸,即回歸兒童自我、回歸自然科學、回歸社會生活、回歸傳統(tǒng)文化,開啟新一輪的研究之旅。在整理課程敘事階段成果的過程中,我們從教師角色、課程內涵、課程領導力等方面進行了回望和梳理,以期在研究的道路不斷突破自我,從而使得前行的腳步更為堅定,成果更為豐碩。
一、教師角色的突破:從課程執(zhí)行者轉身為課程研究者
自如東區(qū)域推進園本課程敘事活動以來,教師角色發(fā)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已經從傳統(tǒng)的唯教材是瞻的課程執(zhí)行者逐漸向課程研究者轉變,他們開始研究兒童、關注經驗,研究資源、關注生活,研究需要、關注發(fā)展,等等。那么,在這個過程中,如東采取了哪些策略促使教師轉身,未來又將引領教師朝向哪里?回顧是為了更好地前行,謀劃則是為了走向更遠的那方。已有的研究經驗和成果是老師們再出發(fā)的信心與力量;存在的問題與困惑,更是老師們再出發(fā)的動力與源泉。
1.教師轉變:忠實執(zhí)行充滿激情回歸理性。
在2014年之前,如東大部分幼兒園的課程實施現狀是,教材上有什么教師教什么,很少去關注兒童的興趣與需要,也很少去關注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自2014年啟動園本課程敘事活動以來,全縣幼兒教師無論是骨干教師還是新手教師,無論是公辦園教師還是民辦園教師,都對班本課程研究充滿了激情,幼兒園的花草樹木、動物人物,自然界中有生命物質、無生命物質,社會生活中各種有趣的事物與現象、時政熱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資源、地域文化資源等都成為班本課程研究的內容,老師們研發(fā)出了一個又一個班本課程,師幼共同演繹著一個又一個精彩的課程故事。
10年后的今天,在全國經濟從高速發(fā)展轉向高質量發(fā)展的背景下,老師們對課程敘事的研究也開始了更多的審視與反思,從滿腔熱情轉為理性對待,開始思考班本課程的結構應如何來架構,課程敘事的內容是否平衡,是否達到了促進兒童全面發(fā)展的目標,課程如何促進兒童核心經驗的獲得,等等,這些問題都有待于老師們進一步的研究與實踐。
2.區(qū)域推進:骨干引領人人參與差異發(fā)展。
在園本課程敘事研究之初,針對當時如東縣大部分鄉(xiāng)鎮(zhèn)幼兒園剛剛轉為公辦幼兒園,鄉(xiāng)鎮(zhèn)幼兒園教師基本還是以代課教師為主的現狀,采用骨干帶頭的方式,鼓勵縣城幼兒園的市縣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先帶頭研究,并在全縣范圍內進行展示與示范。在此基礎上,運用1 1課程申報方式(即,前面的1,為各幼兒園推送一個課程,后面的1,為發(fā)展中心任意點擊一個班級的課程),從而使得每個教師都深度參與到課程敘事研究之中來。
10年后的今天,課題組對原有的方式進行了剖析與思考:一是以大躍進的方式推進課程敘事活動,未做到因園而異。尤其對硬件條件差、師資力量比較薄弱的民辦幼兒園,造成了一定的困擾。二是以大一統(tǒng)的要求推進課程敘事活動,未做到因人而異,存在趕鴨子上架的現象,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部分年輕教師、民辦園教師學習與研究的熱情。在今后的研究中,將根據不同教師的專業(yè)基礎提出不同的課程建設要求,如專業(yè)能力強的教師可以脫離教材拐棍,自主研發(fā)班本課程;專業(yè)水平較好的教師能夠做到教材運用與資源開發(fā)相結合;專業(yè)能力一般的教師能夠對教材進行班本化實施等,從而達到促進每個教師在原有基礎上都能得到提高的目的。
二、課程內涵的突破:從學科課程真正走向整合課程
縱觀近幾年如東縣各幼兒園的課程建設情況,發(fā)現老師們正從傳統(tǒng)的學科教學走向主題教學,從學科思維開始走向課程思維,能以課程的視角來統(tǒng)領各方面的教育資源、規(guī)劃班級各種活動,使資源橫向聯(lián)系、縱向深入服務孩子的發(fā)展,努力實現教育過程的最優(yōu)化。那么,如東教師課程實施情況到底怎樣,今后又將如何發(fā)展呢?
1.課程發(fā)展:學科教學關聯(lián)課程整合課程。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要關注幼兒學習與發(fā)展的整體性。但多年的課程敘事研究實踐卻發(fā)現,真正能夠實施整合課程的教師為數很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教師對什么是整合課程還理解不甚到位,以為圍繞一個主題開展了彈唱說跳等活動就是課程整合了。其實目前如東大多數教師實施的課程依然還處在關聯(lián)課程的層面。另一方面,這確實對教師個人的專業(yè)要求比較高。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知道教什么教學內容的知識,還要知道怎么教教學方法的知識,以及教誰教育對象的知識,即每個教師要具備豐富的領域教學知識,同時還要具有敏銳的資源與兒童意識、強烈的責任感與目標意識等等,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多方資源融合到課程中,把指南目標落實到各項活動中,真正做到課程無邊、教育無痕。
2.區(qū)域推進:自由彌漫聚焦專題各美其美。
課程敘事研究啟動之初,老師們對什么是課程敘事、如何開展課程敘事還茫然不知,基本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處于各顯神通的狀態(tài)。研究之初,老師們研發(fā)的班本(或年級)課程可謂百花齊放,涉及的面也比較寬泛。然而,通過梳理,發(fā)現老師們對動植物課程、材料使用類課程關注比較多,而對其他一些課程如運動課程、幼小銜接課程、生活課程等關注比較少,課程內容有些失衡,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兒童經驗獲得的全面性和均衡性。針對上述情況,從2019年7月開始,課題組引領教師從自主研發(fā)課程開始走向聚焦專題課程研究,尤其聚焦老師們很少關注,卻是兒童生命成長中不可或缺的課程。如近期聚焦了入園課程、升班課程、自主簽到課程等等,研究視角指向兒童的社會適應和情緒情感等方面(當然聚焦專題課程研究時,不排斥教師追隨兒童興趣創(chuàng)生的其他課程)。旨在通過一段時間的專題課程研究,做到普適性課程與專題性課程相結合,從而由面及點,由點到面,努力實現課程內容的豐富性與全面性。2021年以來,課題組再次調整研究方向,引領教師從四個回歸的角度開始新的研究與實踐。不遠的將來,當老師們的課程研發(fā)經驗越來越豐富,領域教學知識越來越豐厚時,將不再局限專題,而是繼續(xù)鼓勵不同專業(yè)能力的教師創(chuàng)生出更多適合兒童需要的、豐富多樣的班本課程,從而在全縣范圍內呈現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美好局面。
三、課程領導力的突破:從專家引領走向人人成為課程領導者
課程建設的發(fā)展需要一種變革的力量來推動,這一力量就是課程領導。課程領導在把課程敘事研究推向深入的同時,還能將幼兒園的課程建設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眾所周知,以往的課程改革都是由上層決策部門領導,課程研究也都是在專家引領下進行的,專家領導著課程改革的方向與目標,而這樣的課程研究一般都發(fā)生在省市名幼兒園,縣域范圍內的幼兒園只是跟著專家的步伐亦步亦趨地前行。自從國家實施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以后,課程領導在學校(幼兒園)層面逐漸展開,并正式進入尋常百姓家。
園長應當是課程領導者。華東師范大學崔允漷教授提出:園長的專業(yè)活動應該從教學走向課程,要從傳統(tǒng)的學科指導走向課程領導。所謂課程領導,就是統(tǒng)領、引領幼兒園的課程改革、課程開發(fā)、課程實踐和課程評價等活動行為的總稱,其目的是影響幼兒園課程改革與課程開發(fā)的過程與結果,從而實現課程改革與開發(fā)的目標。在課程敘事研究活動中,園長課程領導力的發(fā)揮還需進一步放大,要對本園的課程目標、課程體系、課程文化做更深入的思考與謀劃,從而使得課程成為本園師幼共同發(fā)展的有力載體,成為幼兒園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推動力量。
教師更應是課程領導者。課程敘事研究活動的開展,使得老師們從傳統(tǒng)的課程傳遞者角色轉變?yōu)檎n程的創(chuàng)生者,從原來的教學者角色轉變?yōu)檎n程的研究者,老師們一個個都成為了能講課程故事、創(chuàng)造課程故事的人,班級活動室成為了課程的研究場、實踐地,班級兒童、家長也成為課程的參與者、建設者,甚至還可以成為課程的領導者。
十年來,如東縣的課程敘事研究逐漸從表層走向內涵,從經驗走向理性。廣大一線幼兒園教師樹立了較為科學的課程觀和兒童觀,他們從傳統(tǒng)的學科思維走向課程思維,并能以課程來統(tǒng)領幼兒園各項活動。園本課程敘事的研究經驗在縣、市、省乃至全國范圍內進行了多次的推廣與介紹。《福建教育》《山東教育》《幼教金刊》等雜志專題推介如東縣的課程敘事研究經驗,人大復印資料《幼兒教育導讀》還全文轉載課程敘事的研究經驗。2017年9月,區(qū)域推進園本課程敘事的實踐與思考被評為江蘇省教學成果二等獎。2020年12月,園本課程敘事促進幼兒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實踐研究被評為江蘇省第五期優(yōu)秀教育科學成果二等獎。全縣教師先后發(fā)表課程敘事類文章200多篇,形成了系列園本課程敘事研究案例,再次結集出版《基于師幼共成長的園本課程敘事》,在促進兒童全面發(fā)展的同時,教師自身也通過園本課程建設獲得專業(yè)成長。
本書分為回歸兒童自我、回歸自然科學、回歸社會生活、回歸傳統(tǒng)文化四個板塊,每個板塊都以領域課程的形式進行呈現,涉及小、中、大班兒童在生活、游戲、勞動中的學習與思考。課程研發(fā)者不僅有縣城示范園的骨干教師,也有農村幼兒園的年輕老師。這本書的出版,將和2021年出版的《基于兒童立場的園本課程敘事》共同構成如東縣區(qū)域課程框架,并成為如東縣新任教師培訓以及各個幼兒園園本研修的課程內容,也將成為推進幼兒園課程建設、教學改革的有力抓手。
本書將每一個課程敘事視頻以二維碼的方式呈現,直觀的案例、動情的講述,一定能引發(fā)您關于幼兒園課程建設的思考,一定能讓您和您班級的兒童徜徉在美好的課程享受之中。
回歸兒童自我
玩轉滑板車(小班健康課程)/馬倩韻
幫廚樂翻天(小班健康課程)/劉明珠張志娟
噓!我們午睡了(小班健康課程)/朱國平
小孩子的詩(中班語言課程)/江璇許婷婷
統(tǒng)計作用大(大班數學課程)/顧娟李春波
自由散步,規(guī)從心生(大班健康課程)/朱潔陳麗楊燕
溫暖的被被(大班健康課程)/季艷艷徐亞楠
一閃一閃亮晶晶(大班健康課程)/顧嫻靜顧園園季康梁
回歸自然科學
給豚鼠來安家(小班科學課程)/唐曉燕閔春燕
你好,蘑菇(小班科學課程)/石玲玲許苗苗周家利
香樟樹的四季(中班科學課程)/喻丹毛彥金燕
幼兒園里的大樹(大班科學課程)/毛素珍張小紅
幼兒園里的大工程(大班科學課程)/楊柳青施雁玲
白花花的鹽,活潑潑的娃(大班科學課程)/顧娟姜琦曹雨琴
自制澆水器(大班科學課程)/邱許慧
與小黃相伴的日子(大班科學課程)/王玲玲楊雨萌
回歸社會生活
米菲做客(小班社會課程)/曹琳娟朱慧慧
童眼看家鄉(xiāng)(中班社會課程)/丁海燕朱秀梅
如東火車站(中班社會課程)/陳林麗曹雪倩曹蓉
值日二三事(中班勞動課程)/曹淑菲冒晨澄
玩轉南菜市場(大班社會課程)/陳永紅張鴻燕王曉丹
畢業(yè)照的故事(大班社會課程)/邱許慧
如東伢兒說童謠(大班語言課程)/于佳偉
來自蒙古族的你(大班社會課程)/倪曉露吳婷婷
回歸傳統(tǒng)文化
唐僧騎馬咚那個咚(小班健康課程)/施想叢小燕
我和提線木偶(中班語言課程)/姚瑤陳雯冰
走進如東農民畫(中班藝術課程)/周洲潘姚姝
跟著孩子過端午(大班社會課程)/馮晨晨孫瑱韓以楠
向往的生活,灶起來!(大班社會課程)/盛丹妮崔瑩瑩曹海琴
有趣的皮影戲(大班藝術課程)/管曼迪何麗
神奇的印刷術(大班科學課程)/薛婷彧周顧蔓
清明上河圖(大班藝術課程)/錢晶吳海燕
附錄園本課程敘事研究的實踐與思考/唐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