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交出了一份光輝的經濟建設成績單。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在農村根據地、抗日根據地和解放區(qū)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經濟建設,促進了當地經濟發(fā)展,為新中國的成立奠定了物質基礎。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建立了新民主主義經濟制度,并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探索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道路。這期間,中國實行了優(yōu)質個五年計劃,并走出了符合中國國情的工業(yè)化道路。在經歷國民經濟全面調整之后,國民經濟加速發(fā)展,初步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工業(yè)體系!拔幕蟾锩敝,經濟發(fā)展受到很大沖擊。“文化大革命”結束后,黨中央撥亂反正,作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重大決策,中國改革開放拉開了序幕。這期間,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本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一系列理論的提出,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逐漸成熟。2012年之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進入新時代,新形勢下中國經濟發(fā)展過程中機遇和挑戰(zhàn)并存,我們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應和引領經濟新常態(tài),重新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并在經濟發(fā)展過程中貫徹新的發(fā)展理念,在實踐基礎上凝煉、總結經驗,并將之升華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
全景展現黨經濟建設的百年探索,從篳路藍縷到經濟騰飛,系統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fā)展道路的理論與實踐精髓。
序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奮斗歷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積累了寶貴經驗。值此建黨百年到來之際,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動員全黨滿懷信心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作出的重大決策,正當其時,意義重大。
建黨百年之際在全黨范圍內廣泛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牢記初心使命、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偉業(yè)的必然要求。自成立之日起,中國共產黨人就將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和使命。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完成社會主義革命,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開啟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成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在此背景下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能夠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百年進程中,深刻認識黨的性質宗旨,牢記初心使命,在新時代新階段將黨和人民事業(yè)推向新的歷史高度。
建黨百年之際在全黨范圍內廣泛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堅定信仰信念、在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百年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歷經艱難困苦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輝煌,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始終重視思想建黨、理論強黨,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廣大黨員、干部的頭腦,使全黨始終保持統一的思想、堅定的意志、強大的戰(zhàn)斗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zhí)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zhí)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有利于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站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百年歷史進程中,深刻學習領會新時代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深化對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認識。
建黨百年之際在全黨范圍內廣泛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永葆黨的生機活力的必然要求;仡櫚倌隁v史,中國共產黨總是在推動社會革命的同時,勇于推動自我革命,始終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敢于正視問題、克服缺點,勇于刮骨療毒、去腐生肌。也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在這一問題上始終如一,才能夠在危難之際絕處逢生、失誤之后撥亂反正,成為永遠打不倒、壓不垮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在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有利于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回顧黨的自我革命歷程,在功成名就時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創(chuàng)業(yè)初期那種勵精圖治的精神狀態(tài),在執(zhí)掌政權后做到節(jié)儉內斂、敬終如始,在承平時期嚴以治吏、防腐戒奢,在重大變革關頭順乎潮流、順應民心。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風起云涌、蕩氣回腸,書寫著無數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記錄下共產黨人改天換地的人間奇跡。在建黨百年之際回顧學習黨的歷史,就是要汲取其中蘊含的寶貴經驗和精神力量,用被實踐證明的科學真理武裝頭腦,為新時代展開新的偉大斗爭提供科學指引。
科學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主線。一部百年黨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進行理論創(chuàng)造的歷史。新時代學習黨的百年歷史,必須深刻認識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條思想主線,從黨的非凡歷程中領會馬克思主義是如何深刻改變中國、改變世界的,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深化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的認識,特別是要深刻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代價值與理論貢獻,堅持不懈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在黨的百年歷史上,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用自己的寶貴生命換來了革命的偉大勝利、換來了祖國的山河無恙;一大批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換來了社會的安定和諧、國家的繁榮進步;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扎根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在最艱苦、最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書寫下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這些閃耀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的偉大精神,構筑起中國共產黨人璀璨的精神譜系,為我們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yǎng)。新時代學習黨的百年歷史,必須深刻認識這一延續(xù)百年的精神圖譜,教育引導全黨大力發(fā)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共產黨人精神血脈,始終保持革命者的大無畏奮斗精神,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
系統總結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成功應對風險挑戰(zhàn)的豐富經驗。前進道路從來不會是一片坦途,在實現民族復興的征程上,必然會面臨各種重大挑戰(zhàn)、重大風險、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善于總結歷史經驗是黨的優(yōu)良傳統;仡櫄v史,中國共產黨在與各種風險挑戰(zhàn)的斗爭中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本領,不斷提高應對風險、迎接挑戰(zhàn)、化險為夷的能力水平,積累了豐富的斗爭經驗。新時代學習黨的百年歷史,必須從歷史規(guī)律中獲得啟迪,從歷史經驗中提煉出克敵制勝的法寶,通過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更好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zhàn)。
“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黨的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為了更好地總結與回顧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探索中國道路的歷史與經驗,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編寫了一套“中國共產黨百年歷程”叢書。叢書將兼顧學術性與通俗性,在講好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的基礎上,為百年紀念獻禮。
叢書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史的系列重要論述為指導,堅持正確黨史觀。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別有用心的勢力妄圖通過捏造事實、割裂聯系、否定革命領袖和英雄人物等手段篡改和丑化黨的歷史,傳播唯心主義的歷史觀。叢書關于黨的百年歷史的多角度論述,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堅持以我們黨關于歷史問題的三個決議和黨中央有關精神為依據,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fā)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正確認識和科學評價黨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人物,旗幟鮮明反對打著所謂“解構”“戲說”“揭秘”等旗號的歷史虛無主義,積極通過各種手段和途徑加強思想引導和理論辨析,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黨史觀。
叢書以專題化的形式,從不同側面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百年來帶領人民不斷奮進的光輝歷史,涉及、經濟、文化、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多個領域。既有從總體上論述中國共產黨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共產黨與中國道路的宏觀敘述,又有聚焦于抗日戰(zhàn)爭、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等不同歷史階段的學術專論,使黨的歷史得到多維度的立體呈現。叢書的專題化論述與《中國共產黨歷史》《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中國共產黨簡史》等按照時間順序敘述的黨史著作相配合,使得讀者能夠在了解黨史展開時間脈絡的基礎上,從不同角度擴展對黨史認知的視野,對進一步學好黨史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叢書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基本國情和工作重點,從理論上研究和探討了黨的歷史的重大問題,加深了對黨史理解的深度和厚度。歷史敘述和理論研究相輔相成、相互補充,同為理解百年征程的必要條件。脫離歷史敘述的理論思辨往往隔靴搔癢
蔡萬煥,男,經濟學博士,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長聘副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黨委副書記。研究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主要研究領域為政府與市場關系、數字經濟等。兼任《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責任編輯等。曾在劍橋大學經濟系短期交流。主持國家社科青年項目和一般項目、北京市社科青年項目、國家社科特別委托項目等多項課題。出版專著1部,在相關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70余篇。
目 錄
緒論1
優(yōu)質章 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的經濟建設 7
一、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建初期的經濟思想及其實踐(1920—1923年5月) 8
1.黨的早期綱領中的經濟思想 8
2.黨的爭取勞動者權益和工人解放的運動 11
二、大革命時期黨的經濟思想及其實踐(1923年6月—1927年7月) 12
1.對工人階級反帝反封建斗爭的認識:經濟斗爭的前提 12
2.明確工人進行經濟斗爭的方針和目標 14
3.對農民及土地問題的探索 15
三、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黨的經濟建設(1927年8月—1937年7月) 17
1.在農村革命根據地開展土地革命 17
2.沒收帝國主義在華資本 22
3.對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政策 24
4.根據地實行的財政金融政策 30
四、全民族抗日戰(zhàn)爭時期黨的經濟建設(1937年7月—1945年8月) 34
1.由沒收地主土地改為減租減息 35
2.高度重視發(fā)展經濟,經濟工作決定一切 38
3.抗日根據地的經濟建設 43
4.鼓勵私人,鼓勵私人資本主義發(fā)展 52
五、解放戰(zhàn)爭時期黨的經濟建設(1945年8月—1949年9月) 56
1.新民主主義三大經濟綱領的提出 56
2.農村土地改革政策及其調整 58
3.沒收官僚資本歸新民主主義國家所有 62
4.保護民族工商業(yè) 65
5.新中國經濟藍圖的設想 68
第二章 中國共產黨在新中國成立初期與計劃經濟時期的經濟建設 73
一、從新民主主義經濟向社會主義經濟的轉變 74
1.新民主主義經濟制度指導思想的特征 74
2.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 77
3.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根本好轉 81
4.社會主義工業(yè)建設 86
二、社會主義改造與計劃經濟體制的確立 87
1.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 88
2.對農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 89
3.對手工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 91
4.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 93
5.優(yōu)質個五年計劃的制定 95
四、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探索與國民經濟的全面調整 100
1.工業(yè)化發(fā)展戰(zhàn)略 100
2.經濟建設方針 104
3.經濟體制改革的最初探索 107
4.“大躍進”及國民經濟調整 111
五、“文化大革命”時期的經濟建設 114
1.“文化大革命”中黨內“左”傾經濟思想和政策 114
2.黨內正確思想對“左”傾經濟思想的抵制和批判 117
3. 1970年國民經濟發(fā)展的轉變 122
第三章 中國共產黨與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改革發(fā)展 125
一、黨的工作重心的轉移 126
1.國民經濟的恢復與徘徊 127
2.國民經濟的轉折與調整 132
二、改革開放政策的制定及實施 136
1.農村經濟改革 137
2.城市經濟改革 142
3.對外開放 152
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提出 158
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醞釀和正式形成 158
2.進一步改革的戰(zhàn)略規(guī)劃 160
3.國民經濟的治理整頓 162
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 164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探索 164
2.國有企業(yè)在建立現代企業(yè)制度過程中的探索 168
3.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 170
五、對外開放層次的提升 171
1.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 172
2.對外開放層次的進一步提高 174
第四章 中國共產黨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 179
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的構建 181
1.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新境界 182
2.習近平經濟思想:回答我國經濟發(fā)展的時代之問 183
二、成功駕馭經濟發(fā)展大局,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 185
1.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實現社會主義生產目的 185
2.發(fā)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fā)揮政府作用 194
3.處理好實體經濟與金融發(fā)展之間的關系 207
4.形成國內強大市場,構建新發(fā)展格局 211
三、現代化經濟體系:新時代經濟建設的戰(zhàn)略目標 214
1.理論邏輯與歷史進程相統一視角中的“現代” 215
2.現代化經濟體系與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在一致性 219
3.滲透唯物史觀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路徑 221
第五章 正確解釋中國共產黨經濟建設取得的成就 233
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234
二、中國共產黨實現初心的途徑:通過公有制經濟實現共產主義 236
三、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經濟發(fā)展之謎的 240
1.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中國化 240
2.在推進中國經濟改革與發(fā)展的實踐中抵制錯誤理論 241
3.從唯物史觀角度正確看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fā)展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