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性針灸臨證心悟》是于本性老師結合多年臨床經驗撰寫的針灸專業(yè)書籍。全書共五章,內容涵蓋針灸流派概述、經絡平衡針法、人迎寸口脈針法、循經取穴法及臨床心得。
書中介紹了傳統(tǒng)針灸理論,同時重點闡述了作者獨具心得的經絡平衡針法和人迎寸口脈針法,不僅對《黃帝內經》的經典針灸理論進行傳承解讀,更將自己多年臨床實踐中的獨特感悟與創(chuàng)新理念融入其中,堪稱本書的核心亮點。書中結合大量臨床案例,展示了這些針法在治療多種疾病中的應用和效果。
此外,書中還探討了影響針灸療效的因素、針灸的氣化反應以及經絡與臟腑的關系等,為針灸從業(yè)者和學習者提供了實用的指導和參考。
本書適合針灸專業(yè)的學生、臨床醫(yī)生以及對針灸感興趣的學習者閱讀。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有一定經驗的從業(yè)者,都能從本書中獲得實用的知識和新的治療思路,從而提升針灸臨床水平和治療效果。
		 
	
在中醫(yī)針灸領域,經典著作如《靈樞經》為學習者搭建了基礎框架,而當代著作則需不斷注入臨床智慧。于本性老師的《本性針灸臨證心悟》正是這樣一部力作,它基于多年實戰(zhàn)經驗,將古籍精髓與創(chuàng)新針法完美融合。本書共五章,涵蓋針灸流派概述、經絡平衡針法、人迎寸口脈針法、循經取穴法及臨床心得,不僅傳承了《黃帝內經》的精華,更以獨到視角解析經絡平衡和人迎寸口脈技術,為讀者提供可操作的治療方案。書中穿插大量真實案例,從常見病到復雜癥,展示針法應用的即時效果,讓理論躍然紙上。
 
于本性,針灸學博士,遼寧中醫(yī)藥大學的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遼寧省針灸學會理事。他主講《針灸學》《子午流注針法》等課程,主編和參編了多部專著,包括《圖解指針治百病》《百穴百方針灸人》《神奇的中醫(yī)推拿》《神奇的中醫(yī)艾灸》等。于本性還主持遼寧省科技廳科普課題1項,參與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課題2項,申請發(fā)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并發(fā)表了多篇學術論文及科普文章。
 
目錄
前言 001
第一章小議針灸門派 001
第二章經絡平衡針法 004
第一節(jié)經絡平衡五步法 005
一、確定病經 005
二、平衡經脈 006
三、尋找異常點 007
四、針刺異常點 009
五、活動患處 010
第二節(jié)經絡平衡針法的臨床應用案例舉隅 011
一、頭面部 011
○偏頭痛1 011
○偏頭痛2 011
○左側頭痛及頸肩痛 011
○前額痛 011
○牙痛 012
○耳后疼痛 012
○顳下頜關節(jié)炎 012
二、上肢部 013
○肩痛 013
○肩肘痛 013
○右臂活動不利 014
○前臂痛 014
○網球肘1 015
○網球肘2 015
○肘痛 015
三、手部 015
○拇指腱鞘炎 015
○手腕挫傷 016
○手掌大魚際屈伸困難 016
○手掌痛、手指麻木 016
○虎口疼痛 016
○無名指、小指麻木 017
○右手拇指活動不利 017
四、胸脅部 017
○脅肋疼痛 017
○胸痛、胸悶 018
○胸痛1 018
○胸痛2 018
○腰痛、胸痛 019
五、腰骶部 019
○腰骶痛、背痛 019
○腰骶痛 020
○腰痛1 020
○腰痛2 020
○腰痛3 021
○腰痛4 021
○腰痛5 021
○腰痛6 022
○腰痛7 022
六、膝部 023
○膝蓋痛 023
○膝關節(jié)疼痛1 023
○膝關節(jié)疼痛2 023
七、下肢部 024
○運動后疲勞 024
○大腿外側痛 024
○小腿外側疼痛 024
○雙腿麻木 024
○右腿麻木 025
○腓腸肌痙攣 025
八、踝部 025
○踝關節(jié)扭傷1 025
○踝關節(jié)扭傷2 025
○踝關節(jié)扭傷3 026
○踝關節(jié)扭傷4 026
○踝關節(jié)疼痛 026
九、足部 027
○足面麻木 027
○右足跟不能著地 027
○足跟痛1 027
○足跟痛2 028
○痛風1 028
○痛風2 029
○左腳趾麻木 029
十、其他 029
○睪丸痛 029
小結 029
第三章人迎寸口脈針法 031
第一節(jié)人迎寸口脈法理論探討 031
一、人迎寸口脈法臨床應用較少的原因分析 031
二、未引起重視的人體3個氣血循環(huán) 033
三、人迎寸口脈與經脈系統(tǒng)3個循環(huán)的關系 034
四、三大循環(huán)學說與人迎寸口脈針法的結合 035
第二節(jié)人迎寸口脈針法的臨床應用 035
一、人迎寸口脈針法的臨床應用方法 035
二、人迎寸口脈針法案例舉隅 038
○肩背痛案例 038
○胸口悶熱案例 038
○頸肩痛案例 039
○頭痛案例 039
○偏頭痛案例 040
○周身拘緊感案例 040
○會陰部疼痛案例 041
○情志抑郁案例 041
○咳嗽案例 042
○頸肩部發(fā)涼案例 042
○眼科疾病案例 042
○帶狀皰疹案例 043
○飛機急救案例 044
○結締組織病案例 045
○頭暈案例 046
○氣喘案例 046
○肩背痛案例 047
○耳后痙攣疼痛案例 047
○耳朵堵脹感案例 047
○雜癥案例1 048
○雜癥案例2 048
○腰腿疼痛案例 049
○眩暈案例 049
○支氣管哮喘案例 050
○腦梗后遺癥案例 051
○失眠焦慮案例 051
○咽喉部異物感案例 051
○視物模糊案例 052
○神疲乏力案例 052
○黃斑病變、冠心病案例 053
○賁門失弛緩癥案例 054
○神經性耳聾案例 054
第四章循經取穴 056
第一節(jié)循經取穴理論探討 056
第二節(jié)循經取穴臨床應用 056
○肩痛1 056
○肩痛2 057
○肩痛3 057
○肩背痛1 057
○肩背痛2 058
○拇指腱鞘炎 058
○中指腱鞘炎 058
○無名指活動不利 058
第五章針灸雜話 060
一、影響針灸取效的因素 060
(一)取穴 060
(二)針刺 064
(三)時機 068
二、如何判斷針灸的療效? 070
三、盤點一下針灸效果不佳的病癥 071
四、得氣與氣至 072
五、動舌穴的發(fā)現與利用 073
六、璇璣穴的臨床應用 075
七、筆者對病氣的粗淺認識 076
八、針灸的氣化反應到底能有多劇烈? 078
九、經絡與臟腑相關聯(lián)的總結 080
十、頭部各處相關經脈整理 083
彩圖 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