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法內(nèi)》是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孟勤國近年與法學研究相關的學術隨筆合集,全書共分法學沉浮法制論衡法務縱橫三部分,分別對應法學文化、法理論說、法律案例的內(nèi)容,主要涉及公司法、企業(yè)改革、物權法和土地產(chǎn)權等民商法領域重點議題。該書兼具論文的嚴謹性和講義的通俗性,集學術性和可讀性于一體,反映了一代法學研究者的現(xiàn)實關懷與學術思考,富有借鑒與啟迪意義。
年輕時的眼里地球是飄的,孟勤國卻認為,上了年紀就知道人世中一根針也是沉的。他這一思想嚴絲合縫地貫徹在《逍遙法內(nèi)》中,全書文字短小隨意,或大或小的議題,如針如綿的意見,似雅似俗的詞語,娓娓道來,給讀者普法于日常生活中,一如羅翔的法外狂徒張三,又如柏浪濤(柏神)的小芳和狗蛋,在法考(司考)者和法律愛好者心里,每一個法律導師都有其獨有的法治的細節(jié)和法律符號特征。孟勤國的文風像論文那樣考證,像雜文那樣針砭,像演講那樣隨性,又給專業(yè)讀者留下可供參考的權威意見。孟勤國文筆辛辣,針砭時事,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本書由法學名家馬俊駒、著名作家東西、歷史學者黃樸民誠意推薦。
孟勤國,1957年生,浙江紹興人,法學博士,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主持國家社科基金等項目10余項,著有《物權二元結構論中國物權制度的理論重構》等10余部專著,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法學》《法學研究》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170余篇。1992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8年獲全國優(yōu)秀教師稱號,2003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上篇:法學沉浮
法學的風光與自大
如何成為著名的法學教授
學術論著的風骨
學術爭論應是藍天凈土
反抄襲檢測軟件的價值與命運
學術,應是沉甸甸的
學者,應是坦蕩蕩的
學界,應該是亮堂堂的
我心目中的馬俊駒老師
編一本真正的法學本科教材
讓這份答卷伴隨你的法律生涯
法學本科生如何牢固掌握基礎知識
法學本科生應當大量研讀法院裁判文書
鄭成思先生與中國物權法
天堂今日迎滿神、世間從此無余延
沈祖?zhèn)惱鲜¢L,請帶上我的深沉感恩
您的平凡凝聚著塵世的精華
致遠去的恩師余能斌先生
江平先生 請允許我永遠叫您老師
中篇:法制論衡
專家不能代替人民立法
論中國民法學研究的方向
關于吸收和借鑒西方民法學問題
常識與事實的距離有多遠
質(zhì)疑帝王條款
中美誠信之比較
點燃中國物權法學的希望
關于物權法制定的幾個問題
憤然不能代替讀書━━答秦海生研究生
論一物 1
關于國有企業(yè)占有權的若干認識
國有企業(yè)法人所有權不可行
邏輯確實很重要
有思想無行動評物權法草案的用益物權
東施效顰評物權法草案的擔保物權
拾金不昧:有償?無償?
人格權獨立成編是中國民法典的不二選擇
環(huán)境權應在民法典中獨立成編
樹立和維護中國《民法典》的權威
立法應填補明碼標價的制度漏洞
下篇:法務縱橫
堅守公正
合理調(diào)節(jié)法院受案范圍
中國需要什么樣的錯案追究
控制法官私利是司法改革的核心問題
法官自由心證的底線
司法改革必須約束法官自由裁量權
判決是法官良知與能力的鏡子
司法改革應直面常識挑戰(zhàn)
關于住宅土地使用權續(xù)期問題的三點認識
如何判別小區(qū)公共設施的產(chǎn)權歸屬
有關旅游法司法解釋的三點建議
信用卡利率該管管了
論國有企業(yè)改革的三大失誤
關于國企領導班子建設的八點認識
為什么需要強勢國資委
國民如何分享國企創(chuàng)造的財富
嚴防海外投資成為國有資產(chǎn)流失的漏斗
國有經(jīng)濟在重要行業(yè)的控制地位不等于壟斷
法律規(guī)則的確定性及其局限
重要的是發(fā)現(xiàn)和填補漏洞
關于孟勤國教授罵法官事件的第一次供述
所有的概念都離不開特定的語境
理性不能永遠淹沒在輿論泡沫之中
罰單背面的重要提示
中國股市的癥結在于沒有規(guī)矩
必須嚴厲查處光大證券8.16證券犯罪行為
關于搶救中國股市的8條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