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家庭羅曼史
“家庭羅曼史”的概念借自弗洛伊德的理論,指在幻想中掙脫自己平庸的父母,以某些社會地位較高的人取而代之。在本書中,林·亨特以此概念指稱政治或群體的無意識狀態(tài),將其視為構成法國大革命政治理念基調(diào)的某種集體而無意識的家庭秩序想象。由此家庭成員的論述構成了本書的敘事結構,并以家國互喻的方式,分析18世紀法國小說、版畫中所表達的集體想象,陳述18世紀的法國人視其統(tǒng)治者為父,視其國為家的想法。歷史學家林·亨特采用藝術作品與史料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對比分析,探討以下幾個方面:人類是如何——不自覺地,無意識地——對權力運作進行集體想象;而這種想象,又如何塑造政治與社會的進程,最后這種想象又如何被反塑造。另外,本書的論述并非沿著時間的脈絡直線前進,而是在革命十年間顛來倒去地反復敘說,徹底顛覆單一觀點的直線史觀,呈現(xiàn)給讀者另一種解讀歷史的典范之作。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