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89 元
叢書名:中學生地球科學素質(zhì)培養(yǎng)叢書
- 作者:范蘭 主編
- 出版時間:2025/5/1
- ISBN:9787301361146
- 出 版 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P4-49
- 頁碼:200
- 紙張:
- 版次:1
- 開本:16開
本套書是北京大學地空學院和中國地震學會聯(lián)合組織編寫的科普叢書。本叢書作為面向中學生的地球科學科普讀物,既有關于行星與地球科學的科學普及內(nèi)容,同時為了更好與大學地球科學專業(yè)知識體系相銜接,也設置了大學低年級基礎地學知識以及當前國家前沿科研領域有關內(nèi)容,有利于中學生建立大學聯(lián)系。
本書系統(tǒng)地介紹了大氣圈,共八章,主要介紹了大氣的基本知識、大氣的物理學描述、地面與大氣的輻射過程、大氣動力學基礎、大氣熱力學基礎、云物理學基礎、中高層大氣和大氣化學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主要研究成果。
本書適合作為中學生科學素質(zhì)教育普及讀物。
范蘭
----------------------------
范蘭,北京一零一中學地理高級教師,海淀區(qū)兼職教研員,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博士后,研究方向:氣候變化、生態(tài)環(huán)境變化與糧食安全。任職期間承擔公開課 37節(jié),市級4節(jié),區(qū)級13節(jié)。主持北京市級課題2項,海淀區(qū)重點課題2項,以第一作者發(fā)表論文共9篇,作為主編出版書籍2冊,作為編委出版書籍3本。
第1章 大氣的基本知識
1.1 大氣組成 2
1.1.1 干潔空氣 3
1.1.2 水汽、雜質(zhì)和大氣污染物 6
1.2 大氣垂直分層 7
1.2.1 對流層 8
1.2.2 平流層 9
1.2.3 中間層 10
1.2.4 熱層與外層 10
第2章 大氣的物理學描述
2.1 大氣的狀態(tài)參數(shù) 14
2.1.1 氣溫 14
2.1.2 空氣濕度 17
2.2 空氣的狀態(tài)方程 21
2.3 大氣靜力學方程 23
2.3.1 大氣靜力學方程 23
2.3.2 壓高方程 25
2.4 氣壓場的時空分布 26
2.4.1 等壓線和等壓面 26
2.4.2 氣壓隨高度的變化 28
2.4.3 氣壓隨時間的變化 29
2.4.4 氣壓系統(tǒng)的基本類型 31
2.4.5 影響大氣水平運動的力 33
第3章 地面與大氣的輻射過程
3.1 輻射的基本概念 40
3.1.1 熱輻射基本定律 41
3.2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 43
3.2.1 吸收 44
3.2.2 反射 44
3.2.3 散射 45
3.3 太陽輻射及其在大氣中的傳輸 45
3.4 地球和大氣的長波輻射 46
第4章 大氣動力學基礎
4.1 大氣運動基本方程 50
4.1.1 運動方程 50
4.1.2 連續(xù)性方程 51
4.2 大氣中的平衡運動 53
4.2.1 地轉(zhuǎn)風 53
4.2.2 梯度風 53
4.2.3 熱成風 54
4.3 自由大氣中風隨高度的變化 55
4.4 行星邊界層中的風 56
4.4.1 摩擦力對空氣水平運動的影響 56
4.4.2 摩擦層中風隨高度的變化 57
4.5 局地環(huán)流風 58
4.5.1 海陸風 58
4.5.2 山谷風 60
第5章 大氣熱力學基礎
5.1 熱力學定律在大氣中的應用 62
5.1.1 可逆干絕熱過程 64
5.1.2 可逆濕絕熱過程 65
5.1.3 不可逆假絕熱過程 65
5.2 熱力學圖解 67
5.3 等壓過程及絕熱混合過程 72
5.4 大氣靜力穩(wěn)定度 74
5.5 氣層的不穩(wěn)定能量 76
5.6 氣層整層升降對穩(wěn)定度的影響 77
第6章 云物理學基礎
6.1 云的分類與形成條件 80
6.2 主要云屬的宏觀和微觀特征 84
6.2.1 三種基本云型:卷云、積云和層云 87
6.2.2 高云、中云、低云 87
6.3 云滴的凝結(jié)增長 93
6.3.1 暖云碰并增長過程 94
6.3.2 冷云貝吉龍過程 96
6.4 冰雹的增長 99
6.5 自然降水過程 102
6.5.1 雨、毛毛雨和薄霧 103
6.5.2 雨夾雪和凍雨 104
6.5.3 霧凇 104
6.5.4 雪 105
6.5.5 冰雹 106
6.6 人工影響天氣基礎 107
6.7 大氣中的光、電、聲現(xiàn)象 109
6.7.1 大氣中的光現(xiàn)象 110
6.7.2 大氣中的電現(xiàn)象 124
6.7.3 大氣中的聲現(xiàn)象 137
第7章 中高層大氣簡介
7.1 中高層大氣結(jié)構(gòu) 144
7.1.1 電離層 146
7.1.2 磁層 147
7.2 中高層大氣光電現(xiàn)象 149
7.2.1 極光 149
7.2.2 氣輝 150
7.2.3 磁暴 151
7.2.4 電離層暴 152
第8章 大氣化學
8.1 大氣成分濃度和停留時間的表示方法 154
8.1.1 濃度及其表示方法 154
8.1.2 平均停留時間 156
8.2 大氣各組成成分的源 158
8.2.1 生物源 158
8.2.2 非生物源 159
8.3 匯和循環(huán) 160
8.3.1 大氣化學成分的匯 160
8.3.2 大氣化學成分的循環(huán) 161
8.4 大氣中重要微量氣體 165
8.4.1 平流層中的臭氧 165
8.4.2 對流層中的臭氧 169
8.5 大氣氣溶膠 170
8.5.1 大氣氣溶膠概述 170
8.5.2 氣溶膠的產(chǎn)生過程 171
8.6 大氣污染 173
8.6.1 大氣污染的危害 173
8.6.2 大氣污染源 175
8.6.3 影響污染事件發(fā)生的條件 177
8.6.4 大氣污染的防治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