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環(huán)背后:中國新聞傳播海歸學者的身份認同與學術實踐(人文書托邦)
定 價:79.8 元
當前圖書已被 1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苗偉山
- 出版時間:2025/6/1
- ISBN:9787300339887
- 出 版 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
- 頁碼:268
- 紙張:
- 版次:1
- 開本:大32
近些年,越來越多在海外取得博士學位的學者返回中國,成為不容忽視的學術群體。他們如何理解與評價這個領域的學術現(xiàn)狀? 如何在全球化與本土化之間找尋合適的位置?又是怎么樣認知自身海歸的學術身份? 《光環(huán)背后:中國海歸學者的學術理想與體驗》一書基于2014—2024這十年間作者對上百名海歸學者的訪談,沿襲人才流動的理論脈絡,從社會文化的視角探索這個群體的學術實踐與身份認同,特別以新聞傳播學領域的個案為例。
苗偉山,清華大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曾在 Cornell, Emory,UNC-Charlotte, Deakin, Sciences Po Bordeaux, CUHK 和 CityU 等高校擔任訪問學者。他在國內外的知名期刊發(fā)表論文 60 多篇,也是中國大陸新聞傳播學領域唯一一位同時在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和 New Media& Society 三大頂刊發(fā)表論文的學者。他曾多次榮獲 ICA 等國際學術會議教師組最佳論文獎,同時他擔任 40 余本英文 SSCI 學術期刊評審人,并多次受邀全球頂尖大學進行學術講座。
第一章 引言
一、問題意識:看見人的故事
二、研究對象:多樣化的海歸學者
三、研究框架:社會文化視角
第二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一、研究對象與抽樣標準
二、數(shù)據(jù)采集與樣本描述
三、數(shù)據(jù)分析
四、研究自反性與位置性
第三章 出國與回國——雙向文化沖擊、學術調適與研究主體性
一、從國際留學生到海歸學者
二、海外求學、文化沖擊與自我認同
三、重返本土:學術再適應與融入
第四章 適應與發(fā)展——學術寫作、身份重塑與實踐策略
一、作為社會實踐的學術寫作
二、個人的學術目標與實現(xiàn)
三、組織的政策與考核制度
四、學術社區(qū)/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
第五章 業(yè)績評估與反思——學術發(fā)表與身份認同
一、業(yè)績表現(xiàn):四種類型的發(fā)表業(yè)績
二、幕后故事:成功的、失敗的與躺平的
三、身份認同:對個人與學術社會間關系的反復審視
第六章 總結與討論
一、再次回到人的故事
二、不一樣的聲音
三、故事還在繼續(xù)
參考文獻
訪談摘錄
摘錄一 海外學習的經(jīng)歷、反思與回國
摘錄二 海歸學者在國內的經(jīng)歷與故事
摘錄三 海歸學者的學術實踐與新聞傳播學術話語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