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在美國讀研究生,課余消遣是到帕特里夏·麥康奈爾博士(《別跟狗爭老大》一書作者)的訓犬學校擔任課程助手,當時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美國人看待寵物的態(tài)度,大家把為狗絕育和帶狗上課視為責任及義務(wù),樂于追求相關(guān)新知,所以市面上有各種犬類訓練及行為相關(guān)書籍,我記得初級訓犬課列有多本推薦書目,其中一本就是《別斃了那只狗》。 這本書被美國寵物犬訓練師協(xié)會(Association of Pet Dog Trainers)列入十大好書,也是該協(xié)會訓犬師認證前的推薦書目之一,美國訓犬師組織(American Dog Trainers Network)稱它是訓犬師的圣經(jīng)。上網(wǎng)查詢現(xiàn)代訓練(modern training)或正向訓練(positive training),它們的推薦閱讀多半都少不了這本書。然而書中直接提到訓犬的部分卻不多,因為它并不是一本訓犬手冊,沒有給你訓練步驟讓你照本宣科,而是希望你了解訓練原理,明白怎么做有用,怎么做無效。有了這個訓練利器在手,無論你想訓練老公還是老虎,都不成問題。 訓練這門學問無法光憑直覺和蠻干。舉例來說,你家狗狗在客廳大便,你把它抓過來,指著那坨大便,甚至把它的鼻子壓在大便上,生氣地怒吼:看看你干了什么好事!然后海扁它一頓,讓它得個教訓,下次它才不敢再亂大便。這種處理屬于人類的直覺反應(yīng),狗兒不見得能學習到你想要它做的事,所以很少有狗兒因此學會了到哪兒大便。奇特的是,盡管不是很有效,大家仍然口耳相傳、如法炮制,甚至很多訓犬書籍也教人這么做。這便是蠻干,不動腦筋。 唯有動動腦,依循訓練原理才能夠有效訓練,靠著直覺及蠻干只會勞神費時,苦的不只是做訓練的一方,也苦了被訓練者。訓練原理就是學習理論(learning theory),其出自心理學大師斯金納(Skinner)博士引領(lǐng)的操作制約行為研究,爾后由斯金納博士的學生及其他人士發(fā)揚光大,發(fā)展應(yīng)用到各類動物訓練以及人類教育上。
凱倫·布萊爾(Karen Pryor)是一位行為主義生物學家,在海洋哺乳動物生物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領(lǐng)域享有國際聲譽。她是響片訓練法 的創(chuàng)始人和主要倡導者。她創(chuàng)立了美國夏威夷的海洋生物世界(Sea Life Park),并在那里結(jié)識了著名的心理學家B. F.斯金納(B. F. Skinner)及動物行為學家康拉德·洛倫茨(Konrad Lorenz)。 布萊爾女士曾任美國政府指派的海洋哺乳動物委員會(Marine Mammal Commission)委員,擔任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及國家動物園等多個組織機構(gòu)的顧問,以及 劍橋行為科學研究中心(Cambridge Center for Behavioral Sciences)的理事。她還創(chuàng)立了陽光出版公司(Sunshine Books, Inc.),這是一家集圖書出版、培訓和在線服務(wù)為一體的公司。除了《別斃了那只狗》,她還著有《哺育你的寶寶》(Nursing Your Baby),都是超過數(shù)百萬冊的暢銷書。她有三個子女,如今與兩只經(jīng)過響片訓練的狗和一只經(jīng)過響片訓練的貓住在美國波士頓。 【譯者簡介】 黃薇菁,輔仁大學生物系學士,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德遜分校動物學碩士。就讀研究所期間研究動物溝通行為。現(xiàn)任Vicki響片訓練課程講師,興趣為動物行為和動物訓練。譯有《青蛙大浩劫》《別跟狗爭老大》《動物密碼》《超級好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