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基于用法的語言習得理論框架下,對概率機如何影響二語發(fā)展進行理論和實證考察,為解釋二語認知規(guī)律提供理論基礎,為優(yōu)化外語教學、提高學習效率提供參考。主要內(nèi)容如下:首先,結(jié)合語言學、認知科學最新成果,從理論上厘清輸入分布、固化、統(tǒng)計優(yōu)選、語境多樣性、連接強度等概率機制的促學機理,指出概率在構式邊界分割和構式范例的概括中起著重要作用。其次,構建量化概率機制的方法框架,結(jié)合語料庫語言學和計量語言學成果,將固化、統(tǒng)計優(yōu)選、構式連接可靠性、語境多樣性、驚異度、等主要概率機制的量化方法進行了系統(tǒng)梳理,提出量化概率機制的具體方法。最后,圍繞概率機制對二語發(fā)展的作用,以及如何調(diào)控概率機制有效加強其促學效果等方面匯報八項實證研究。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2011.9 -2014.7 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中心,獲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學位
2005.9-2008.7 西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獲課程與教學論(英語教學)碩士學位2021.12-今 西安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5.12 -2021.11 北方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2014.9-2014.12 長江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教師、副教授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第二語言習得中國二語習得研究專業(yè)委員會理事,數(shù)據(jù)科學與二語研究專業(yè)委員會常務理事,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中心“續(xù)”論研究室兼職研究員,《第二語言學習研究》副主編;擔任SSCI期刊Applied Linguistics, Language Learning,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Language and Cognitio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ystem和CSSCI期刊《現(xiàn)代外語》《世界漢語教學》《外語與外語教學》等審稿專家。
目錄
前言
第1章緒論 1
1.1引言 1
1.2理性學習的概率性 2
1.3二語學習過程的概率性 4
1.4二語學習概率性的研究路徑與方法 6
第2章概率驅(qū)動的語言學習理論 8
2.1先天論和經(jīng)驗論的頻率之爭 8
2.2基于頻率和用法的語言理論 10
2.2.1 語言范例理論 11
2.2.2 形符頻率和類符頻率 12
2.2.3 構式語法 14
2.3構式分布規(guī)律 15
2.3.1 Zipf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16
2.3.2 Zipf認知經(jīng)濟原則 17
2.3.3 齊普夫定律的促學機制 18
2.4構式競爭機制 19
2.4.1 統(tǒng)計優(yōu)選 19
2.4.2 固化 21
2.4.3 負面固化 22
2.5構式的聯(lián)想學習 25
2.5.1 基于概率的聯(lián)想學習 25
2.5.2 冗余性 27
2.5.3 貝葉斯統(tǒng)計學習 27
2.5.4 語境多樣性 28
2.5.5 已有的語言知識的影響 29
2.6本章小結(jié) 31
第3章概率機制對語言習得的影響 32
3.1固化的范例加快垂直范疇的建立 32
3.2統(tǒng)計優(yōu)選有助于垂直范疇的鞏固 36
3.3語境多樣性加快水平范疇的形成與語言加工的速度 39
3.4 n-gram連接強度反映語言使用的地道性 42
3.5學習者已有的語言知識帶來的習得性注意 44
3.6簡評 46
3.7本章小結(jié) 47
第4章概率性學習機制的語料庫量化方法 48
4.1固化的測量 50
4.2統(tǒng)計優(yōu)選的測量 51
4.3新近性的測量 52
4.4連接強度的測量 54
4.4.1 詞匯搭配強度 55
4.4.2 方向性連接強度 59
4.4.3 語境和語言形式的映射強度 60
4.5原型的測量 66
4.6驚奇度的測量 69
4.7語境多樣性的測量 71
4.8習得性注意的測量 76
4.9本章小結(jié) 77
第5章 Zipf頻率、固化和統(tǒng)計優(yōu)選與二語構式發(fā)展 78
5.1研究一: Zipf頻率與英語虛擬條件句的習得 78
5.1.1 頻率 78
5.1.2 結(jié)構干擾 82
5.1.3 構式復雜度 83
5.1.4 目標構式 84
5.1.5 研究問題 85
5.1.6 實驗 1 85
5.1.7 實驗 2 93
5.1.8 討論 96
5.1.9 結(jié)論 100
5.2研究二:固化、統(tǒng)計優(yōu)選和語義聚類與 un-[VERB]構式發(fā)展 100
5.2.1 相關二語學習研究 102
5.2.2 un-[VERB]構式:英漢對比分析 102
5.2.3 實證研究 103
5.2.4 數(shù)據(jù)分析 106
5.2.5 討論 109
5.2.6 結(jié)論 112
5.3本章小結(jié) 112
第6章頻率、連接強度與二語構式加工 114
6.1研究一:詞頻、搭配頻率、連接強度與搭配在線加工 114
6.1.1 基于用法的搭配研究 115
6.1.2 影響搭配加工優(yōu)勢的主要因素 115
6.1.3 搭配的方向性 118
6.1.4研究問題 119
6.1.5 測試材料 120
6.1.6 實驗 1 121
6.1.7 實驗 2 125
6.1.8 總討論 128
6.1.9 結(jié)論 131
6.2研究二:中國學生對英語 VAC的在線加工 131
6.2.1 VAC的認知原則 132
6.2.2 實驗 1:詞匯判斷 135
6.2.3 實驗 2:有插入成分的詞匯判斷 138
6.2.4 實驗 3:VAC意義判斷 141
6.2.5 總討論 143
6.2.6 結(jié)論 144
6.3本章小結(jié) 145
第7章 n-gram在語言產(chǎn)出中的作用 146
7.1研究一:中國英語學習者口語產(chǎn)出中的 n-gram使用研究 146
7.1.1 MWUs的量化 147
7.1.2 MWUs的發(fā)展及其與二語口語產(chǎn)出的關系 148
7.1.3 已有研究不足 150
7.1.4 研究問題 151
7.1.5 研究方法 151
7.1.6 結(jié)果與討論 154
7.1.7 結(jié)論 162
7.2研究二:搭配知識與口語流暢性的關系探究 162
7.2.1 搭配知識與二語口語能力 163
7.2.2 基于語料庫的單詞關聯(lián)研究 164
7.2.3 研究設計 164
7.2.4 數(shù)據(jù)分析 168
7.2.5 結(jié)果 169
7.2.6 討論 173
7.2.7 結(jié)論 174
7.3本章小結(jié) 175
第8章二語概率機制的調(diào)控:語境多樣性與續(xù)任務 176
8.1研究一:語境多樣性與詞匯附帶學習研究 176
8.1.1 研究背景 176
8.1.2 研究設計 177
8.1.3 結(jié)果 179
8.1.4 討論 181
8.1.5 結(jié)論 182
8.2研究二:續(xù)任務對二語短語知識的促學研究 182
8.2.1 二語短語知識學習中的困難 182
8.2.2 二語短語知識促學研究 183
8.2.3 續(xù)任務對二語短語的促學作用 184
8.2.4 基于用法的語言學對短語知識的測量 185
8.2.5 研究設計 185
8.2.6 數(shù)據(jù)分析 187
8.2.7 討論 193
8.2.8 結(jié)論 195
8.3本章小結(jié) 195
第9章結(jié)語 197
9.1研究成果總結(jié) 197
9.1.1 核心觀點概括 197
9.1.2 概率機制的主要量化方法 198
9.1.3 實證研究結(jié)果總結(jié) 199
9.2研究的學術價值 200
9.3研究的不足之處 201
9.4未來的研究方向 202
參考文獻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