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著者十余年來從事老上海銀器歷史文化研究與展陳策劃。此書以古代上海銀器開篇,以近代上海銀器為論述重點。近代上海銀器歷史文化研究,采取先總后分再總的論述邏輯?傉摻虾cy器及產業(yè)歷史與概貌,分述老上海銀器首飾產業(yè)鏈中之使用消費、生產供應背后的上海人、上海事。附錄19061948年上海銀樓、外國首飾店名錄,為學者深入研究老上海銀器歷史文化提供線索。
本書研究成果填補了上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金銀細工制作技藝背后諸多城市記憶空白;本書既有全貌勾勒,又有諸多具體案例與細節(jié)描述,通篇采用實物與文獻相結合的二重證據(jù)法,圖文并茂、雅俗共賞,使銀器視角中的上海城市記憶更加豐富,更加立體。
銀器是世界物質文明的一種載體。中國五千年物質文明史中,銀器占有一席之地。各地銀器都是各地歷史文化的信息載體,各具地方特色。古代上海是江南銀器文化的重鎮(zhèn)之一。古代上海銀器是上海歷史產物,同時折射出上海工藝水平,古人藝術品味。 近代以來,老上海銀器是海派文化的重要載體。 海派銀器海納百川,融匯中西,滲透上海市民生活各個領域,珍藏諸多上海市民記憶,情感。近代上海銀器產業(yè)的發(fā)展繁榮,也從一個特殊視角詮釋了近代上海民族工商業(yè)的經(jīng)濟繁榮與文化創(chuàng)新。
胡寶芳,1972年生于山西平遙,復旦大學歷史系全日制研究生。上海市文史資料研究會第二三屆成員,民革上海市第十五屆委員會理論文史委副主任,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展教部副主任、副研究館員。從事中國近現(xiàn)代史研究,著眼于上海歷史文化遺產研究、傳播。獨立在省部級以上學術刊物發(fā)表上海歷史文化遺產研究、傳播學術論文近百篇。領銜省部級課題2項,參加國家級課題1項。參與編著《百年回望上海外灘建筑與景觀的歷史變遷》《20世紀初的中國印象一位美國攝影師的紀錄》《為共和而戰(zhàn)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歷史文物展》《蘊志興華近代上海實業(yè)家與社會發(fā)展》等。參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基本陳列文案,執(zhí)筆《海上銀珠,厚德流光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館藏銀器展覽》《風流余韻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藏南社文物文獻展覽》《海上銀珠,璀璨華光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館藏銀器展覽》文案。
第 一 章淺談上海古代銀器
第 二 章近代上海銀器掠影
第 三 章清末民初上海外國首飾業(yè)初探
第 四 章近代上海廣幫銀樓)銀器探幽
第 五 章淺談近代上海體育文化以銀質獎品為中心的考察
第 六 章銀器中的老上海社交禮俗
第 七 章銀器中的革命記憶
第 八 章從實物看近代上海中外交往以銀器為中心的歷史考察
第 九 章近代廣幫銀樓德祥號考略
第 十 章清末民初廣幫銀樓之和盛號
第十一章近代上海廣幫銀樓聯(lián)和號個案研究
第十二章幾款老銀器個案研究
第十三章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