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價值鏈視角下中非建立深度自由貿易區(qū)的動力機制與模式選擇
定 價:72 元
當前圖書已被 2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孫志娜
- 出版時間:2024/9/1
- ISBN:9787521858884
- 出 版 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F752.74
- 頁碼: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
- 開本:16開
本書基于全球價值鏈視角提出中非建立深度自由貿易區(qū)的動力機制,并運用多區(qū)域投入產出法、二值選擇模型法、問卷調查法、案例分析法、全球貿易分析模型法等多種研究方法定量分析中非建立深度自由貿易區(qū)的空間布局、合作領域和次序安排,同時考慮到非洲復雜的區(qū)域經濟一體化狀況以及中非之間在經濟、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異提出中非建立深度自由貿易區(qū)的模式選擇和推進策略。書稿內容包括中非建立深度自由貿易區(qū)的理論基礎中國與非洲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分工地位與依賴關系中非建立深度自由貿易區(qū)的動力機制等。
孫志娜,浙江師范大學中非國際商學院副教授、博士,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學和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研究中非經貿合作。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省軟科學項目、省哲社項目、省教育廳項目各1項,參與國家和省級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多項,在《科學學研究》、《財貿經濟》、《世界經濟研究》等核心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多篇,出版《非洲經濟一體化》、《生物燃料,土地掠奪和非洲的糧食》譯著2部。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jié) 研究背景與意義
第二節(jié) 相關文獻綜述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案
第二章 中非建立深度自由貿易區(qū)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jié) 深度自由貿易區(qū)的相關概念
第二節(jié) 深度自由貿易區(qū)的相關理論
第三章 中國與非洲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分工地位與依賴關系
第一節(jié) 全球價值鏈分解原理與指標構建
第二節(jié) 中國與非洲的全球貿易與雙邊貿易
第三節(jié) 中國與非洲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分工地位與依賴關系特征
第四節(jié) 小結
第四章 中非建立深度自由貿易區(qū)的動力機制
第一節(jié) 理論邏輯
第二節(jié) 模型構建、指標測度與數據說明
第三節(jié) 估計結果與原因分析
第四節(jié) 小結
第五章 中非建立深度自由貿易區(qū)的空間布局
第一節(jié) 中國自由貿易區(qū)的發(fā)展歷程及空間布局特點
第二節(jié) 模型構建與估計結果
第三節(jié) 中國在非洲建立自由貿易區(qū)的空間布局
第四節(jié) 小結
第六章 中非建立深度自由貿易區(qū)的合作領域
第一節(jié) 中非參與自由貿易區(qū)合作領域的對比分析
第二節(jié) 中非參與自由貿易區(qū)合作領域的案例分析
第三節(jié) 中非深度自由貿易區(qū)的主要合作領域
第四節(jié) 小結
第七章 中非建立深度自由貿易區(qū)的次序安排
第一節(jié) GTAP模型的理論基礎
第二節(jié) GTAP模型模擬情景設定
第三節(jié) 估計結果
第四節(jié) 小結
第八章 中非建立深度自由貿易區(qū)的模式選擇
第一節(jié) 中非建立深度自由貿易區(qū)面臨的挑戰(zhàn)
第二節(jié) 中非建立深度自由貿易區(qū)的模式選擇
第三節(jié) 中非建立深度自由貿易區(qū)的推進措施
附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