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尊嚴
定 價:138 元
個體方式存在的人,雖然渺小,卻神性和神圣,因為人的生命得之于天,受之于地,承之于血脈且最終形之于父母,所以人是天地神人共創(chuàng)的杰作,天賦其尊嚴存在的權利和能力。書中梳理人的尊嚴迷失或淪陷的根本之因,乃威權主義和生物強權之惡。探討人回返尊嚴存在的正態(tài)視野與方式、路徑和方法。由此三個方面,構成人的存在的尊嚴學。
唐代興(1956.9-),四川師范大學二級教授、特聘教授,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研究領域:當代哲學(包括本體論、哲學方法、美學、倫理學、政治哲學)學術主題:當代人類何以才能理存在發(fā)展?即人善待人何以可能?人善待環(huán)境何以可能?人善待歷史和文明何以可能?學術志業(yè):創(chuàng)建本土化的當代哲學,即生態(tài)理性哲學及思想體系。初步成果:在三聯書店、人民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等出版生態(tài)理性專著28部,代表作有《語義場:生存的本體論詮釋》、《生態(tài)理性哲學導論》、《生態(tài)化綜合:一種新的世界觀》、《倫理學原理》、八卷《生境倫理學》和三卷《國家環(huán)境治理研究》。在《哲學研究》、《北京大學學報》、《中國人民大學學報》、《道德與文明》、《倫理學研究》、《自然辯證法研究》等刊物發(fā)表論文234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主持四川省科基金4項。先后獲四川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獨立二等獎6項。
自序
導論 尊嚴:人的存在戰(zhàn)斗
1.苦樂相生的動力學
2.快樂與幸福的橋梁
3.資源和權利形塑尊嚴
第1章 扎根人性的依據
一 存在與尊嚴亞
1.觀念和思想的底色
2.從概念到理論拓展
二 性質與根源
1.尊嚴的性質
2.尊嚴的根源
三 尊嚴的原則
1.人文原則
2.本己原則
第2章 人皆高貴的尊嚴
一 人何以能高貴?
1.人不是什么?
2.人必是什么?
二 人必尊嚴的資本
1.權利及本質
2.權利的所屬
3.權利的構成?
三 人必尊嚴的基石
1.財產的基石
2.自由的基石
3.彼此相予的基石
第3章 尊嚴的人為迷失
一 來源與本質
1.何謂威權?
2.威權的結構來源
3.威權的思想來源
二 迷失與淪喪
1.威權的本質和信仰
2.尊嚴淪喪于剝奪
3.尊嚴迷失于煩盲
第4章 尊嚴的自為淪陷
一 生物主義的面向
1.生物主義釋義
2.生物主義原則
二 尊嚴淪陷的語境
1.物質幸福論泥潭
2.唯物標準論陷阱
第5章 培育尊嚴的土壤
一 社會的正態(tài)存在
1.何謂正態(tài)存在
2.公私分明的權界
3.無歧視和無屈辱
二 正態(tài)的經濟尊嚴
1.經濟的雙重實質
2.經濟人與去壟斷
三 正態(tài)的政治尊嚴
1.人本是政治存在者
2.有尊嚴的政治安排
3.國家應為尊嚴存在
四 正態(tài)的思想尊嚴
1、思想的正態(tài)關聯
2.思想形塑尊嚴存在
第6章 形塑尊嚴的方式
一 尊嚴與正態(tài)存在
1.姿態(tài)·格局·視野
2.尊嚴的動力學存在
二 保持人性的本樸
1.人性本樸的構成
2.人性本樸的呈現
三 厚重的質樸關切
1.誠實尊重生活
2.從清潔到干凈
3.從平等到信愛
四 切實的尊嚴教育
1.尊嚴教育的一般認知
2.尊嚴教育的基本內容
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