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爲唐貞觀間魏徵等奉敕編纂,其宗旨爲博采群書、爲唐太宗提供歷代修身治國經(jīng)驗。該書凡五十卷,現(xiàn)存四十七卷,節(jié)録了大量唐前經(jīng)、史、子三部文獻!度簳我芳婢咛拼鷧矔皖悤奶攸c,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一)保存佚籍。如子部書有先秦的《尸子》《申子》,魏晉時期蔣濟《蔣子》、傅玄《傅子》等;所録《漢書》注,爲顏師古以前之舊注;所用《晉書》亦爲官修本成書之本,等等。(二)保存?zhèn)魇牢墨I的唐初面貌,可資校勘。《尚書》《孟子》《管子》等書雖然後代亦有傳本,但與《群書治要》所録皆存在異文,爲後世探究各類典籍刻本之前的面貌與流傳、解決?庇栐b疑難提供了關鍵線索!度簳我匪未葬嵩谥袊鳎F(xiàn)藏于日本宮內廳書陵部的金澤文庫本《群書治要》,抄寫于鐮倉時期(宋元之際),原五十卷,存四十七卷。本次影印除灰度影印金澤文庫本外,又以通行的天明本進行校勘,附録?庇。另外附録歷代書目著録情況、各刻本題跋以及尾崎康《<群書治要>及其存世本》一文。
金澤文庫本《群書治要》是珍貴的中國佚籍古抄本,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本次是國內首次影印該本,並與與通行天明本?保藉h校記,爲進一步閱讀利用《群書治要》提供了便利。
魏徵(580-643),字玄成,河北鉅鹿人。唐代名臣,以貞觀間向唐太宗直言進諫著稱,官諫議大夫、侍中、太子太師,封鄭國公,謚文貞。奉敕編纂《隋書》《群書治要》等。
江曦,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古典文獻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文獻學、《尚書》學,出版專著《清代版本學史》,在《文獻》《圖書館雜志》等發(fā)表學術論文多篇,出版古籍整理著作《天一閣書目》《孝經(jīng)文獻叢刊(第一輯)》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明人著述總目編纂與研究(2022,在研)、清代尚書文獻研究(2015,結項)。
潘銘基,1977年生。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包括儒家文獻、漢唐經(jīng)學、歷代避諱、域外漢籍、博物學等。著有《賈誼新書論稿》(2010)、《孔子的生活智慧》(2011)、《顏師古經(jīng)史注釋論叢》(2016)、《孟子的人生智慧》(2017)、《賈誼及其新書研究》(2017)、《漢書及其春秋筆法》(2019)等。獲香港研究資助局優(yōu)配研究金撥款主持顏師古經(jīng)學考(2014)、清代避諱學研究(2017)等研究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