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大英博物館400余件東南亞文化藝術藏品講述從新石器時代到21世紀在多文化融合中前行的東南亞文明史穩(wěn)定的季風與山海并存的地理環(huán)境造就了東南亞的氣候與物質條件。這里是南亞次大陸與中國之間的貿易中心,歷史上中國、印度乃至阿拉伯文明隨著東來西往的商人來到這里,與本地的一切交匯。16世紀,歐洲人抵達東南亞,將這里帶入大航海時代,東南亞逐步成為開放與多樣性并存的國際化區(qū)域。從世界遺產吳哥窟與婆羅浮屠,到手工藝、表演和日常生活中的藝術元素,隨著季風而來的新思想不斷被融入本土框架,創(chuàng)造了別具一格的文化藝術特征!洞笥⒉┪镳^東南亞簡史》精選400余件時間跨度約6000年的大英博物館珍貴藏品,展示在東南亞這片土地上不曾間斷的跨文化互動。這些藏品涉及東南亞物質生活的各個方面,從珍貴的金銀器、瓷器、雕塑和串珠,到日常使用的皮影、蠟染布料、鄉(xiāng)土樂器與編織器物,在呈現(xiàn)原材料、藝術審美和制作技術多樣性的同時,也清晰地追溯了東南亞區(qū)域內部在文化與歷史上的深刻聯(lián)系。
★ 跟隨季風,探索文明交匯的十字路口
★ 精選大英博物館400余件、時間跨度約6000年東南亞文化藝術藏品,講述從在多文化融合中前行的東南亞文明史
★ 從珍貴的金銀器、瓷器、雕塑和串珠,到日常使用的皮影、蠟染布料、鄉(xiāng)土樂器與編織器物,本書展示的藏品涉及東南亞物質生活的各個方面
★ 400余張高清全彩圖片,大英博物館專業(yè)攝影師拍攝,中文版原版復刻
★ 東南亞文化與宗教資深愛好者、前果殼網(wǎng)新媒體主編、自媒體人花蝕翻譯
★ 170*240精裝大開本,使用120g藝術紙,大英博物館指定印廠全彩印刷,視覺效果出類拔萃
作 者
[英]亞歷山德拉·格林(Alexandra Green)
大英博物館亨利·金斯伯格(Henry Ginsburg)東南亞藏品策展人。主要研究方向為東南亞地區(qū)的藝術與物質文化。著有:
Rethinking Visual Narratives from Asia: Intercultur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2013)
Buddhist Visual Cultures, Rhetoric, and Narrative in Late Burmese Wall Paintings (2018)
Burma to Myanmar(2023)
譯 者
花蝕
科普作家、攝影師,中國動物學會會員,荒野新疆理事。全網(wǎng)粉絲500余萬,曾經(jīng)研究鳥類鳴聲中的方言現(xiàn)象,現(xiàn)在專注于動物園、野生動物保護等話題,愛好拍攝宗教造像和古建筑。曾數(shù)十次前往東南亞考察古跡。
前 言
1 早期文明(約26000年前至約公元500年)
2眾王國(300~1500)
3貿易、外交和帝國(1400~1940)
4從日常到神圣(約17世紀~2020)
5 敘事和表演
6 紡與編
7 20~21世紀
參考文獻
致 謝
圖片版權說明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