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風靡當代的諸種后現代主義的通行觀念入手,詳盡暴露后現代主義在反思現代性時的輕淺和錯位,將“對解構的解構”放置在冷戰(zhàn)后歐洲復興的背景中,由此考察美利堅式民主的得失,進而直指現代大學乃至整個西方文教體系的危機,作者認為,古典政治理性主義中蘊含著解決當代困境的出路。
作者 潘戈(Thomas L. Pangle),政治哲學與社政思想領域當代知名學者、教育家,德克薩斯州立大學奧斯汀分校人文學院政治系教授、喬·R. 朗(Joe R. Long)民主研究講席教授、托馬斯·杰斐遜古典文獻研究中心主任、加拿大皇家學院終身成員、巴伐利亞科學學會海森堡紀念講席客座教授。致力于經典文本的深度解讀與平易講教,精研古典政治哲學、現代政治實踐、后現代政治理論、國際關系的道德哲學基礎等。著述頗豐,如《孟德斯鳩的自由主義政治哲學》《柏拉圖<法義>譯疏》《18世紀北美的共和主義與洛克哲學》《古典理性之光》《蘇格拉底的生活方式:色諾芬的<回憶蘇格拉底>》《盧梭<孤獨漫步者的遐思>中的生活智慧》等。
譯者 蘇婉兒,學者,法學博士,副教授,任教于西北師范大學法學院。專注西方法政傳統的觀念史與語言語用、法比較學、法權科學與政治哲學的基礎學術史、觀念與話語的社會歷史構成性、法權精神的漢語化再創(chuàng)造。代表著作《憲制的倫理生命》,譯作《康德政治哲學講稿》《城邦變形記》《希羅典制》等。
中譯本說明/1
中文版序/1
致謝/5
導言 后現代困局/7
第一部分 后現代主義回應之不足
1.后現代主義與先鋒派/33
2.后現代主義之海德格爾式諸根/60
3.“孱弱之思”/86
4.美利堅后現代主義/101
第二部分 后冷戰(zhàn)紀元里的精神挑戰(zhàn)
5.挑戰(zhàn):針對歐羅巴的與來自歐羅巴的/129
6.需要重思我們的諸權利、我們的共和/162
第三部分 重振民事文化之智識諸根
7.古典共和遺產的再激活/185
8.重思自由主義之諸根基/231
第四部分 教育:民事教育與自由教育
9.挽回作為美利堅公立文教系統之心臟的民事教育/285
10.對抗正典與正典性:辯證,高等教育之心臟/320
文獻摘覽/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