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分析(完整全譯本,隨書附贈思維導圖。心理學家卡倫?霍妮給普通人的心靈療愈指南,和精神困境說再見)
定 價:39.8 元
《自我分析》是女性心理學家卡倫·霍尼的代表性著作之一,講述了自我分析的可行性與可取性、神經癥的內驅力、精神分析的不同階段、自我分析的限制因素、系統(tǒng)自我分析的精神實質與規(guī)則等內容。該書對于從事精神分析療法的專業(yè)人士有諸多的啟迪意義,對于普通讀者來說,更是認知自我、分析自我的入門書籍。
1.心理學大師卡倫·霍妮代表作,每個人都能讀懂的心靈療愈指南。完整全譯本,隨書附贈卡倫·霍妮心理學金句思維導圖,翻開金句導圖,幫你的心做個按摩。
2.卡倫·霍妮心理自助書代表作,直面軟弱、焦慮、嫉妒、自卑,洞察自我矛盾的根源。做自己的精神分析師,和精神困境說再見,做內核穩(wěn)定的人。
3.與《我們內心的沖突》《我們時代的神經癥人格》齊名的心理學巨著,洞察自我與人性,改變人類思維方式的經典著作。
4.卡倫·霍妮,20世紀偉大的女性心理學家、社會心理學先驅、新弗洛伊德學派代表人物,與榮格、阿德勒、弗洛姆齊名,是開創(chuàng)了一個精神分析思想流派的女學者。
5.李松蔚、武志紅、張德芬等心理學家推薦閱讀卡倫·霍妮,化解內心沖突,真正認識自己,減少焦慮,走出精神困境。
6.在這個發(fā)癲的時代,情緒不一定要穩(wěn)定,但要學會剖析自我,不被精神問題困擾!
精神分析最初是作為一種嚴格醫(yī)學意義上的治療方法而發(fā)展起來的。弗洛伊德曾發(fā)現某些使肢體受到限制的失調癥,并沒有明顯的肌體上的病因,如癔癥性抽搐、恐懼癥、抑郁癥、毒癮,以及功能性消化不良,但是可以通過發(fā)現背后的無意識因素而得到治愈。此后,這類紊亂被統(tǒng)稱為神經癥。在近30年間,精神病學家們認識到,神經癥患者要遭受顯性癥狀的折磨,甚至僅是處理日常生活,對他們來說都困難重重。精神病學家們還發(fā)現,眾多具有人格障礙的患者并無任何明確的癥狀,也就是并無用來確診神經癥的特征。換句話說,神經癥并非一定表現出明顯癥狀,但是其人格障礙一定存在,這一結論變得越發(fā)清晰。因此我們順理成章地得出結論:這些不太明確的人格障礙構成了神經癥的基本核心。認識到這一事實,對精神分析科學的發(fā)展具有極大的建設性作用,不僅可以增強其治療功效,同時也可以擴大其范圍。明顯的性格障礙,如強迫性的選擇困難、重復性選錯朋友和戀人,以及無法發(fā)揮工作能力,成為與臨床癥狀一樣的分析對象。然而,我們興趣的焦點并不是人格及如何使其得到更好的發(fā)展,我們的最終目的是理解并消除明顯病癥,而對性格進行分析只是達到這一目的的手段。如果個人的整體發(fā)展因此更上一層樓的話,那只能說是分析過程中的意外收獲。精神分析現在是且未來也仍然是治療特定神經癥的一種方法。但是精神分析可以協(xié)助整體個性發(fā)展這一事實已經開始被人們接受。人們越發(fā)愿意求助于精神分析,并不是因為具有抑郁障礙、恐懼癥或類似的癥狀,而是發(fā)覺自己無法妥善處理生活中的問題,抑或發(fā)現內在的各種因素阻礙了自身的發(fā)展,破壞了人際關系。就如每當新的愿景開啟時,人們往往先是高估其重要性一樣。以前,人們經常提到精神分析是促進個性發(fā)展的唯一方法,這一觀點至今依然傳播甚廣。但是毋庸置疑,這并不對。生活本身就可以對人們自身的發(fā)展提供行之有效的幫助。生活除了強加于人們苦難,如遠赴異國他鄉(xiāng)、深受病痛折磨、飽嘗孤寂之苦等,也會贈予人們禮物,如讓人們收獲良朋益友,甚至僅僅是與真誠可靠、值得珍惜的人相處,以及讓我們收獲精誠合作的團隊精神等,這些因素都可以幫助人們激發(fā)無限的潛能。但是,這種幫助是有弊端的:有利因素不會像及時雨一樣總是在需要時出現;苦難也可能不僅僅挑戰(zhàn)我們的積極性和勇氣,而有可能超出人們的承受能力,擊垮人們。最終人們或許會深陷精神挫折的囹圄,從而無法利用生活提供給人們的幫助。因為精神分析沒有上述弊端,所以順其自然獲得一席之地,成為協(xié)助個性發(fā)展的一種特定方法。不過,精神分析也存在其他弊端。我們生活在文明社會,面臨著錯綜復雜、荊棘叢生的境況。這使得任何有助于促進人格發(fā)展的方法都變得尤為重要。但是即使很多人可以獲得專業(yè)分析的幫助,精神分析學家也很難做到將專業(yè)分析提供給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這便是自我分析具有重要性的原因了。人們一直認為認識自己不僅有價值,而且是可行的。而精神分析的新發(fā)現可能極大地有助于自我分析。另外,這些發(fā)現也前所未有地揭示出自我分析中根深蒂固的困難。因此,對于任何關于精神分析自我檢查的討論,我們都要保持謙遜態(tài)度,并充滿希望。這本書的目的是,在充分考慮到種種困難的基礎上,謹慎地提出自我分析的問題。我也曾試圖做出一些關于自我分析程序的基本考慮。但是因為在該領域少有實際經驗提供指導,所以我的目的主要是提出問題,鼓勵大家努力探索建設性的自我檢查,而不是提供明確的答案。首先,嘗試建設性的自我分析對個人而言十分重要。這樣的嘗試給個人提供了一個自我實現的機會,不僅可以發(fā)展尚未施展的特殊天賦,更重要的是可以擺脫各種嚴重的強迫癥,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從而成為強健而完整的人。但是這也涉及一個更寬泛的議題,我們一直為之奮斗的民主理想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這樣一個信念,即個人乃至每個人都應該將潛能發(fā)揮到極致。幫助個人進行精神分析,不能治愈整個世界的頑疾,但是至少可以避免沖突,厘清誤解,消除怨恨,減輕恐懼,撫慰傷痛,關照弱勢,這些恰與世界的弊病互成因果。在之前的兩本書中,我列出了一個神經癥的理論框架,在這本書中我將對其展開詳述。我本想避免在這本書中呈現和解釋這些新的觀點,但是對有益于自我檢查的事情避而不談,似乎并不明智。雖然我努力將這些新觀點刪繁就簡,使其不至于喧賓奪主,但是心理學問題的高度復雜性是既定事實,這一點我們不能也無法隱瞞。我充分認識到了其復雜性,所以盡量不用晦澀難懂的術語使其難上加難。借此機會,我要向伊麗莎白·托德小姐致以最誠摯的謝意。感謝她敏銳的理解力,幫助我組織本書的材料。另外,我還要感謝我的秘書瑪麗·萊維夫人,感謝她的不懈努力。同時也要向允許我將其經歷寫進此書的患者們表達感謝。
卡倫·霍妮,20世紀重要的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學家之一,與阿德勒、榮格等齊名的新精神分析學派代表。曾獲柏林大學醫(yī)學博士學位,做過精神病醫(yī)院醫(yī)師,擔任過芝加哥精神分析學院副所長。她是社會心理學早期倡導者,曾追隨弗洛伊德學派,后在神經癥研究上與其分道揚鑣,主張以文化決定論替代弗洛伊德的生物決定論,是精神分析學說發(fā)展中舉足輕重的人物。主要著作有《我們內心的沖突》《自我分析》《我們時代的神經癥人格》等。
前言 01第一章自我分析的可行性和合意性001第二章神經癥的驅動力019第三章精神分析的理解階段047第四章精神分析過程中病人的貢獻067第五章精神分析過程中分析師的貢獻083第六章偶爾的自我分析103第七章系統(tǒng)自我分析:初步119第八章對病態(tài)依賴的系統(tǒng)自我分析130第九章系統(tǒng)自我分析的宗旨與規(guī)則172第十章阻抗處理187第十一章自我分析的局限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