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學是指對大自然宏觀層面的觀察、記錄、分類等。
  博物學強調知識、情感和價值觀的“三合一”,強調鑒賞性、體驗性。
  博物學提倡親自實踐,尊重荒野,要時常感受荒野。
  博物學強調與自然共生,尊重大自然,把敬畏自然作為_個前提條件。
		
	
  許多人不喜歡科學,并不是真的不喜歡科學,而是被科學的某個“子集”嚇壞了。相當多一些人因為數(shù)學、物理成績不夠好,而害怕科學,進而不喜歡科學、遠離科學。而事實上,他們中相當一部分人非常聰明,智商并不低,他們在那個“子集”外的其他方面都表現(xiàn)得非常優(yōu)秀。是那個“子集”敗壞了科學的聲譽!
  那個子集通常指數(shù)理科學,包括算術、代數(shù)、平面幾何、三角、立體幾何等數(shù)學,以及力學、物理學、化學等離開了數(shù)學很難搞明白的一部分自然科學。
  在近代科學發(fā)展史中,有兩大科學傳統(tǒng):數(shù)理(類)科學傳統(tǒng)和博物(類)科學傳統(tǒng)。兩大傳統(tǒng)都為科學的發(fā)展、完善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博物學大致對應于西方的“自然史”(natural history),但中國學問中的“博物學”要比“自然史”廣一點,側重點也有所不同。
  博物學是指對大自然宏觀層面的觀察、記錄、分類等,包括天文、地質、動物、植物、氣象、農業(yè)、醫(yī)藥等學科的一部分知識。在中國古代,博物類學問相對于數(shù)理類學問要發(fā)達得多。就整個人類歷史而言,博物類著作也遠比數(shù)理類著作多得多,從業(yè)者也多。奇怪的是,通常的科學通史沒有反映這一點。
  西方歷史上著名的博物學家有亞里士多德、普林尼、格斯納、雷、布豐、林奈、居維葉、拉馬克、賴爾、達爾文、華萊士、法布爾、勞倫茲、威爾遜等,中國則有酈道元、孫思邈、徐霞客、、李時珍、高濂、陳元龍、吳其溶等。他們?yōu)樯锓诸悓W、農學、醫(yī)學、地質學、比較解剖學、進化生物學、生態(tài)學和動物行為學等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維·比安基(1894--1959)
    蘇聯(lián)著名兒童科普作家和兒童文學家。其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森林中度過的。他從事創(chuàng)作三十多年,寫下大量科普作品、童話和小說,代表作有《森林報》、《少年哥倫布》和《寫在雪地上的書》等。其中最著名的《森林報》自1927年出版后,到1961年便已再版10次。
    比安基認為,讀者應該了解自然界的生活,這樣,才能學會愛護自然,才能隨心所欲地融入動植物的生活。但是,首先得好好認識這些動植物,研究它們的生活,才不致弄巧成拙,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
   作者描寫動植物生活的藝術才能非常高超,筆調輕快,別出心裁地采用了報紙的方式,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和一年12個月來告訴讀者森林里發(fā)生的新鮮事兒,森林中的快樂和悲傷,森林中的英雄和強盜,并告訴讀者觀察、研究大自然的方法。
   因為《森林報》的巨大影響力,比安基被稱為“發(fā)現(xiàn)森林的第一人”,《森林報》被稱為“一部比故事書更有趣的科普讀物”  “一部關于大自然四季變化的百科全書”和“大自然的頌詩”。
《森林報(上)(春夏)》目錄:
致讀者/15
第一期 萬物復蘇月(春天的第一個月)/19
一年——分為12個月的太陽詩篇/19
森林大事記/20
本報記者發(fā)自森林的第一封電報  第一顆蛋  雪地里的吃奶兔寶寶  最先開放的花朵  春天里的妙計冬季客人準備啟程了  雪崩  潮濕的住宅  神秘的絨毛  在常綠林里  鷂和白嘴鴉本報 特派記者發(fā)自森林的第二封電報
城市新聞/26
屋頂上的音樂會  在閣樓上  驚慌失措的麻雀們  半夢半醒的蒼蠅們  蒼蠅們,防備流浪漢  石蛾  在森林地區(qū)進行觀測  第一屆列寧格勒州集體農莊兒童代表大會決議  給鳥兒們造個房子吧 蚊子在跳舞最先出現(xiàn)的蝴蝶在公園里新森林春花誰漂到水塘邊來了  款冬從天上傳來的喇叭聲參加慶祝活動的通行證本報特派記者發(fā)自森林的第三封電報(急電)  發(fā)洪水了
集體農莊歷/34
新聞
打獵/35
求偶 松雞交配的地方 森林劇場
東西南北蘇聯(lián)各地無線電通信站/41
注意了!注意了!  你們聽!你們聽!這里是北極  這里是中亞  這里是遠東  這里是西烏克蘭
你們聽!你們聽!這里是凍土帶,亞馬爾半島  這里是新西伯利亞的原始森林  這里是外貝加爾草原  這里是高加索山區(qū)  你們聽!你們聽!是海洋們在說話你們聽!你們聽!這里是中亞沙漠
打靶場/48
公告欄/49
第二期 候鳥歸鄉(xiāng)月(春天的第二個月)/51
一年——分為12個月的太陽詩篇/51
森林大事記/51
鳥類歸鄉(xiāng)大遷徙  帶腳環(huán)的鳥兒們  道路泥濘  雪下的紅莓果  昆蟲們的圣誕樹  穗狀花序蝮蛇的日光浴  螞蟻窩動起來了  還有誰醒來了?  在池塘里  森林衛(wèi)生員  它們是春花嗎?  白寒鴉編輯部的解釋  罕見的小動物  本報森林記者通過飛鳥通信發(fā)來的緊急信件
百釣百中/63
林中戰(zhàn)爭/64
集體農莊歷/67
在集體農莊栽種樹木 集體農莊新聞
城市新聞/70
植樹周  樹種儲蓄罐  在花園和公園里  七孔魚  街上的生活  城市里的海鷗  有翅膀的乘客坐飛機  太陽雪  咕——咕!  少年米丘林工作者代表大會  致列寧格勒市和列寧格勒州所有少先隊員和學生的一封公開信
打獵/75
到馬爾基佐夫湖去捕獵鴨子
打靶場/77
公告欄/78
第三期 載歌載舞月(春天的第三個月)/81
一年——分為12個月的太陽詩篇/81
為什么我們的5月被稱作嘆息之月?  快樂的5月
森林大事記/82
森林樂隊  客人  田野里的聲音  魚的聲音  受保護  森林里的夜晚  游戲和舞蹈  最后飛來的一批鳥  秧雞徒步走來了  有人笑,有人哭松鼠開葷  我們的蘭花  找漿果去!  閻甲蟲  來自編輯部的回復燕子窩斑鶇的窩
林中戰(zhàn)爭/93
集體農莊歷/94
我們給大人們幫忙 新森林 集體農莊新聞
城市新聞/98
列寧格勒的駝鹿  海上來的客人  海洋深處來的客人  試驗飛行  斑胸田雞在城市里漫步  采蘑菇去有生命的云  列寧格勒州的新獸  鼴鼠蝙蝠的聲納  我們給風打分
打獵/102
前往春汛地區(qū)  誘捕
打靶場/108
公告欄/109
第四期 鳥兒筑巢月(夏天的第一個月)/111
一年——分為12個月的太陽詩篇/111
森林大事記/111
各住各處  了不起的房子  誰的房子最好  還有誰會造房子?  誰用什么造自己的房子  住在別人的房子里  集體宿舍  窩里到底有什么?  狐貍用什么辦法占了獾的家有趣的植物  隨要隨取  神秘的夜行大盜  夜鷹的蛋莫名其妙地不見了  勇敢的小魚  誰是兇手  六只腳的“鼴鼠”  編輯部的解釋  救命刺猬  蜥蜴  燕子窩  小蒼頭燕和它的媽媽  鐵線蟲  一位少年自然科學家的夢請驗證一下釣鱸指示器  天上的大象綠色的朋友  重造森林
林中戰(zhàn)爭/127
百釣百中/128
天氣與捕魚 捉蝦
集體農莊歷/131
集體農莊新聞  一個少年自然科學家講的故事
打獵/134
既不獵鳥,也不獵獸會跳的敵人殲滅金花蟲    會飛的敵人兩種蚊子殺滅蚊子  罕見的事
東西南北蘇聯(lián)各地無線電通信站/138
注意了!注意了!    你們聽!你們聽!這里是北冰洋的島嶼  這里是中亞沙漠  你們聽!你們聽!這里是烏蘇里大森林這里是庫班草原  這里是阿爾泰山  你們聽!你們聽!這里是海洋
打靶場/144
公告欄/145
第五期 幼鳥出世月(夏天的第二個月)/147
一年——分為12個月的太陽詩篇/147
森林大事記/148
森林里的小孩子們  鳥兒們的勞動日  沙錐鳥和禿鷹的孩子是什么樣的?  島上的殖民地  雌雄顛倒  可怕的雛鳥  小熊洗澡  漿果  吃貓奶長大的兔子  小蟻型鳥的魔術  當面瞞過  食蟲花在水下打架不是風,不是鳥,而是水潛鴨美妙的小果實小鹛鷓摘自少年自然科學家日記
林中戰(zhàn)爭/159
集體農莊歷/1 60
森林的朋友大家都有事兒干  集體農莊新聞  變黃了的田野森林新聞  來自遠方的一封信
打獵/164
夜間的恐怖  光天化日下的搶劫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獵取猛禽夏季打獵解禁了
打靶場/170
公告欄/171
第六期 成群結隊月(夏天的第三個月)/173
一年——分為12個月的太陽詩篇/1 73
森林里的新規(guī)矩訓練場咕爾,勒!咕爾,勒!  蜘蛛飛行員
森林大事記/176
一只山羊吃光了一片樹林 抓強盜 草莓 嚇得拉肚子 可以吃的蘑菇 毒蘑菇  “雪花”  白野鴨
綠色的朋友/182
應該種什么  造林機器新湖  我們要幫助新生林成長
林中戰(zhàn)爭/184
我們幫助恢復森林  園林周
集體農莊歷/186
敏銳的發(fā)現(xiàn)集體農莊新聞
打獵/188
一只塞特獵犬和兩只西班牙犬 捕獵野鴨 幫手 在楊樹林里 不誠實的游戲
打靶場/197
公告欄/198
……
第七期 候鳥離鄉(xiāng)月(秋天的第一個月)
第八期 糧食儲備月(秋天的第二個月)
第九期 冬客臨門月(秋天的第三個月)
第十期 銀路初現(xiàn)月(冬天的第一個月)
第十一期 忍饑挨餓月(冬天的第二個月)
第十二期 期 盼春天月(冬天的第三個月)
附錄:基特·維利甘諾夫的故事
打靶場及“銳目”稱號競賽答案
  這個國家看起來陰森森的。老云杉戰(zhàn)士們筆直地站著,保持著陰郁的沉默。它們的樹干從頭到腳光禿禿的,只是在某些地方伸出疙疙瘩瘩的枯枝。
  在遠離地面的空中,巨人們那茂密的枝葉交織在一起,結成了密實的蓋頂,遮住了整個國家。連陽光都無法穿透這層厚厚的屏障。下面既悶熱又昏暗,聞起來有潮濕腐爛變質的氣味。曾經有各種各樣的年輕的綠色植物偶然出現(xiàn)在那里,但現(xiàn)在都已經枯萎了。只有灰色的苔蘚,也就是地衣,對自己在這陰森之國的住處很滿意。它們從自己的主人那里吸血,也就是樹的汁液,它們貪婪地布滿了戰(zhàn)死的巨人的尸體。
  在這里,我們的記者們一只野獸也沒見到,一只鳥兒的歌聲也沒聽見。只是偶然碰上了一只孤僻的雕。它躲在這里是為了避開明媚的陽光。它被記者們吵醒了,揚起整個身子,抖動著嗉子,用角質的鉤型嘴開始啼叫起來。
  安詳?shù)娜兆永铮粕疾孔宓膰纫黄澎o。而風在上空刮過的時候,那些堅強的、筆直的巨人們,搖晃著自己那由針葉組成的頂端,只是生氣地發(fā)出噓噓的聲音。
  云杉一族在老森林里是最高、最強、數(shù)量最多的。
  從云杉之國出來,我們的記者們進入了樺樹和楊樹部族的國度。
  在這里樺樹和楊樹用親切的沙沙聲迎接他們。樺樹的樹身是白色的,楊樹的樹身是銀色的,它們都郁郁蔥蔥、枝繁葉茂。許多鳥在它們的枝葉間歌唱。陽光穿過頂端的樹葉照耀進來,空氣變得五光十色,不時閃出小兔、小蛇、圓圈、月牙、星星的形狀,好像它們在光滑的樹干上玩耍。在地面上聚集著身材矮小的青草一族,顯然它們在主人的綠色帳篷下感覺自己無拘無束。野鼠、刺猬和兔子從我們的記者腳下蹦跳著跑過。風在上空吹過的時候,這個歡樂的國度里一片喧嘩。但是即使是無風的時候,這里也從來不是寂靜無聲的:楊樹顫動著葉子,不分日夜地交頭接耳,竊竊私語,發(fā)出沙沙的聲音。
  這個國家以一條河為界,河以外荒無人煙,是一大片被砍伐過的林地,冬天人們在這里伐木。在這片林地外又是身形巨大的云杉,它們像一堵陰暗的墻一樣站成一排。
  我們編輯部很清楚,只要森林里的雪一融化,這片林地就不再荒無人煙,而會變成一個戰(zhàn)場。
  林木部族之間空間狹小。只要附近有新的空地出現(xiàn),每一個部族就會急于盡快將其占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