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實驗指導書》共分為四個篇章及附錄。依據(jù)學生實驗及研究能力的養(yǎng)成規(guī)律,教材的一至第四篇分別圍繞基礎性實驗、設計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探索性實驗依次展開。附錄主要介紹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實驗中常用的PM2.5四通道采樣器、TSP—中流量采樣器、恒溫恒濕箱、分光光度計等分析儀器以及涉及的大氣質量標準等。通過該教材的學習,學生可掌握主要大氣處理技術及設備的實驗原理及方法;掌握大氣質量指標分析方法,分析儀器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了解目前產業(yè)發(fā)展需求,對部分大氣處理新技術進行初步探索,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綜合應用能力。
金磊,男,1980.10生,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2014年6月博士畢業(yè)于加拿大里賈納大學,現(xiàn)任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實驗室主任,廈門市環(huán)境科學學會理事,曾參與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水專項等多項重量、省級、市級科研項目,并有超過10年的一線教學和科研經歷,發(fā)表論文30篇,其中SCI論文16篇。
第一篇 基礎性實驗
實驗一 大氣中TSP、PM10和PM2.5的監(jiān)測
實驗二 汽車尾氣NOx檢測實驗
實驗三 工業(yè)尾氣硫氧化物檢測實驗
實驗四 室內甲醛含量測定
實驗五 臭氧濃度檢驗
實驗六 氣象參數(shù)測定
第二篇 設計性實驗
實驗一 硫氧化物脫除實驗
實驗二 氨氧化物脫除實驗
實驗三 活性炭吸附氣體污染物實驗
實驗四 鎂鋁復合金屬催化劑的制備實驗
實驗五 大氣細顆粒物質量濃度及氧化潛勢測定實驗
實驗六 工業(yè)尾氣處理流程設計實驗
第三篇 綜合性實驗
實驗一 旋風除塵裝置及處理效率實驗
實驗二 布袋除塵裝置及處理效率實驗
實驗三 大氣細顆粒物質量濃度測定實驗
第四篇 探索性實驗
實驗一 協(xié)同處理大氣O3和PM2.5實驗
實驗二 土壤氣樣品的采集與處理
實驗三 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去除大氣污染物實驗
第五篇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實驗常用儀器及使用方法
儀器一 酶標儀
儀器二 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
儀器三 液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
儀器四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ICP-MS)
第六篇 大氣污染控制實驗安全要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