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歐洲構成了歐洲經濟、政治聯(lián)盟的第二特征。加強對歐盟和歐盟成員國的文化及其文化背景研究,有助于上外在傳承語言教學、文學教學傳統(tǒng)的基礎上,促進文化教學,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以適應21世紀對外語人才的要求。語言是文化的本質。學習一種外語不僅要掌握語音、語法、詞匯和習語,而且還要知道持這種語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觀察世界,了解這一語言所反映的思想、習慣和行為。因此,學習語言與了解語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開的。不同語言都帶有不同民族的文化烙印,因此文化差異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語言差異。這就要求我們在掌握語言的同時還必須了解持該語言民族的文化背景和語言中隱含的民族文化含義。深層次理解語言,需要借助“文化內核”!皻W盟及其成員國研究叢書”正是從這一角度出發(fā),借助國內外學者的互動研究,利用上外這一學術平臺,一方面展現(xiàn)學者們對歐盟文化和文化軟實力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將科研成果直接轉化為課堂教學內容,將語言形態(tài)教學和文化內容教學融為一體,構建上外文化導向型外語教學模式,在突出外國“語言”的基礎上,體現(xiàn)上外特色,打造上外學派。
  歐盟作為世界經濟多極化多中心中的一支強大力量,作為國際規(guī)制的主要創(chuàng)建者,作為探索創(chuàng)建國際關系民主化新秩序的積極推動者,作為人類某些社會基本價值觀的引領者,正在當前國際體系的變革和轉型中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發(fā)揮其他國際行為體無法取代的重大作用。 
    本書從文化和文化詮釋學視角出發(fā),加強了對歐盟文化及其文化背景研究,以此拓展以歐盟經濟和政治研究為主的研究視角。
		
	
文化歐洲構成了歐洲經濟、政治聯(lián)盟的第二特征。
                      ——曹德明(上海外國語大學校長、上海歐洲學會副會長)
    歐盟作為世界經濟多極化多中心中的一支強大力量,作為國際規(guī)制的主要創(chuàng)建者,作為探索創(chuàng)建國際關系民主化新秩序的積極推動者,作為人類某些社會基本價值觀的引領者,正在當前國際體系的變革和轉型中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發(fā)揮其他國際行為體無法取代的重大作用。
                      ——伍貽康(中國歐盟研究會會長、上海歐洲學會會長)
    經歷了過去20年間的幾次飛躍,特別是實現(xiàn)了歷***大的一次擴大,歐洲一體化需要有一段時間進行調整和深化!独锼贡緱l約》的生效將為此過程提供必要的體制保證,成為其進程中新的里程碑。
                      ——戴炳然(中國歐盟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緒論
章  歐洲聯(lián)合理論與前沿理論探析
  節(jié)  國際體系的變革與歐盟的定位
  第二節(jié)  法國對歐洲聯(lián)合的理論貢獻
  第三節(jié)  歐盟多層體系中的治理轉變
  第四節(jié)  隱喻建構社會現(xiàn)實的功能
  第五節(jié)  跨文化視角下的國際關系
第二章  歐洲文化起源、歐洲觀念、發(fā)展動因
  節(jié)  歐洲起源、歐洲特征、歐洲理念
  第二節(jié)  基督教視角下的歐洲觀念探析
  第三節(jié)  歐洲對文化概念的界定及文化理論發(fā)展
  第四節(jié)  危機是歐洲一體化的發(fā)動機
  第五節(jié)  歐洲和解:超越歷史的歐洲一體化
第三章  歐溯文化建構:文化、教育的一體與多元
  節(jié)  歐盟高等教育改革:博洛尼亞進程
  第二節(jié)  歐盟機構的語言機制
  第三節(jié)  歐洲文化認同與歐盟政治文化認同建構
  第四節(jié)  歐盟文化產業(yè)
  第五節(jié)  歐盟的象征政治與歐洲認同的建構
第四章  歐盛嗣度文化建構
  節(jié)  解讀歐盟改革條約:《里斯本條約》
  第二節(jié)  歐盟聯(lián)合模式及其制度安排:雙重治理
  第三節(jié)  歐洲安全戰(zhàn)略文化的差異與趨同
  第四節(jié)  歐盟制度文化的建構:以歐盟憲法為例
  第五節(jié)  歐盟新成員國關系特征與利益組合模式
  第六節(jié)  歐盟的規(guī)范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