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龍有悔的老年:利用空間理論對海明威筆下老年角色之分析
 
		
	
		
					 定  價:29 元 
					
				 
				 
				  
				
				   
				 
				  
				
				 
	
				
					
						- 作者:鄧天中 著
 - 出版時間:2011/6/1
 
						- ISBN:9787500497646
 
						- 出 版 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I712.074 
  - 頁碼:281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32開
 
				
					 
					
			
				
  
   
 
	 
	 
	 
	
	
	
		
		    《亢龍有悔的老年:利用空間理論對海明威筆下老年角色之分析》以海明威《太陽照常升起》中的米比波普勒斯、《永別了,武器》中的葛雷非、《橋邊的老人》中的無名老人、《喪鐘為誰而鳴》中的安塞爾莫、《一個干凈明亮的地方》中的老年酒客和《老人與!分械睦夏晟L醽喐鐬橹饕獙ο,運用列斐伏爾、?、德勒茲、齊澤爾等人的空間理論,并結(jié)合《周易》的空間隱喻,對海明威作品中人物的身體器官、姓名言語、棲居處所、認知空間、家園夢想、宗教追求等狀況及變化,作了較深入的解讀和分析,最終論證老年人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屬于自己的詩意棲居的自由空間,提出人生可以從七十歲開始的詩學假說。
		
	
    鄧天中,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空間批評理論、英美文學批評。在核心期刊上發(fā)表論文多篇,人大復印資料全文引用一篇。主持浙江省教育廳課題一項、浙江省社科課題一項,參與國家社科課題一項、國家社科青年課題一項。
解讀人生年輪的刻記(代序)
導論
一 本研究的背景與目的
二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與角度
三 本研究的意義
第一章 時空能三位一體的空間悖論理論
一 理論背景
二 本研究中的三個空間維度
三 空間的悖論
四 《周易》與空間能量變易
第二章 異托邦感知空間里的兩位老人
一 老年“異托邦”空間
二 鏡像般的老伯爵
三 空間死亡符號的老年
四 空間符號性困境
第三章 戰(zhàn)時認知空間里的老人
一 烏托邦式認知空間
二 老人在橋邊空間里的猶豫
三 安塞爾莫的空間孤獨
四 以“虛”受人的澤山“咸”
第四章 困于城市空間的老人
一 城市背景下的咖啡屋特性
二 海明威筆下咖啡屋性的“三位一體”
三 城市空間下的言說與宗教
第五章 尋找歷驗空間的老人
一 年老的器官與能量
二 老年空間的命名
三 老年空間的家園、夢與罪孽感
四 老年空間里的語言
結(jié)語 亢龍有悔到從心所欲
一 海明威老年母題的嬗變
二 海明威的“人的宗教”與“不思人生”
三 詩意棲居的空間自由
參考文獻
后記
    羅伯特想從敘事空間的倒置中尋找因果,即:橋=喬丹=以色列人=約旦河=國家=緬因州……所以,他身邊的這座橋馬上就要被炸掉,而與之相連的其他空間概念也將隨之一起消亡。他也就不必再為是“人殺人”還是“槍殺人”的問題來居中狡辯。不管是哪一種敘事,結(jié)果都是一樣,即對國家、地區(qū)、家鄉(xiāng)、橄欖球、種族、信仰、殺戮等一系列語言概念的集中顛覆,似乎是“一了百了”,終于可以隨著那一聲爆炸而徹底解決“多思善想”的大腦的負擔。
    學者認為:“小說的意義就在于人物如何在惡化了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中生存,其生存的目的是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即改善他與他的周圍世界的關(guān)系,可是他的改善過程與改善結(jié)果之間存在著差異,他越是改善環(huán)境,他的環(huán)境越是惡化!保尾,2009:5)如果我們就此打住不進行更進一步的分析的話,我們就仍然只得到了悖論的前提--反諷,一種與自身意圖相反的結(jié)局。而在悖論思維中,當主體明明知道自己的努力結(jié)果會事與愿違而不加制止時,這種以“知道”、“意識”作為起因的悖論模式才是真實的悖論本質(zhì)。如果主體僅僅是因無法與命運抗爭,而被動地走向自己行為或意圖的對立面,那充其量只能算得上悖論的“近親”--命運反諷(宇宙反諷)。在悖論敘事中的人物只有兩種選擇--自殺或放棄思考。羅伯特先后選擇了兩者:先是不思考,然后是自殺式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