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策博文)13次神秘的太陽探索之旅(《自然》雜志年度力薦 “探日時代”的科普奠基之作 )
定 價:59 元
每天早晨,一個巨大的核反應堆從地平線升起,讓我們沐浴在維持地球生命所需的光和熱中。這是一個熟悉的景象,然而我們對太陽卻不甚了解--太陽初是怎樣形成的?太陽黑子周期預測哪個更準確?太陽在走向死亡嗎?隨著我們進入這個前所未有的太陽物理學時代,本書帶領你回顧人類探索太陽的歷程,見證知識增長的物理學壯舉。 這是一顆恒星的故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個關于我們?nèi)祟惖墓适拢粋我們發(fā)揚智慧并且無法克制渴望進一步擴展知識領域的故事。
★寫給地球人的太陽之書 本書全面介紹我們對太陽的探索歷程,回顧我們的知識增長的物理學壯舉,揭示其令人困惑的奧秘,并展望未來研究方向。 ★ 羲和號 的成功發(fā)射,標志著我國進入探日時代 太陽是離地球ZUI近、與人類關系ZUI密切的恒星,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中的每一天,它都毫不動搖地存在于我們身邊。這是一顆恒星的故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個關于我們?nèi)祟惖墓适拢?br /> ★全面揭開太陽的諸多奧秘 太陽在46億年前是怎樣形成的?太陽身處何處?太陽有兄弟姐妹嗎?太陽是暗物質(zhì)實驗室嗎?太陽黑子、耀斑和日冕物質(zhì)拋射對地球有何影響?太陽在走向死亡嗎?太陽死亡會留下宇宙墓碑嗎?太陽熄滅,我們能否存活?太陽要熄滅時,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科林·斯圖爾特已出版19本科普著作,作品被翻譯成21種語言 為了表彰他對普及天文學的貢獻,小行星15347以他的名字命名。 ★ 專業(yè)人士認可、讀者喜歡的太陽科普 《尋找薛定諤的貓》《萬有引力》《量子糾纏》等作者推薦,榮登英國亞馬遜天文學太陽研究科普類暢銷榜前列。
太陽代表了很多東西:美、燈塔、能源、好戰(zhàn)。它讓我們得以存在,但同時也威脅著我們的安全。它能在 1.5 億千米之外灼傷我們的皮膚,這足以說明它有何等巨大的威力。古往今來,人們崇拜它如同崇拜神明,但也懼怕它如同懼怕魔鬼。它駕馭著氣象,在極地上空畫出了絢麗多姿的極光。一旦它的磁場大發(fā)雷霆,危險的輻射洪流將在整個太陽系中泛起波瀾。鳥兒每天清晨都歡唱著迎接它的來臨,一旦它在夜間離去,鳥兒就會歸巢,以保證自己的安全。在它的照耀下,植物的嫩芽鉆出地面,開出沁人心脾的芳香花朵。樹木如同無數(shù)太陽能電池板,吸收著它的光能,使得我們可以從化石燃料中釋放它從遠古保存至今的能量。 然而,正是太陽,一個我們?nèi)绱耸煜さ氖挛,一個對我們所在的這顆太陽系第三行星上幾乎一切事物都如此關鍵的天體,卻一直是一個讓人類感到困惑的神秘存在。在廟宇拱手低頭,為望遠鏡讓開道路的時刻,我們開始嘗試認識它。20 世紀,從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天文學家在加利福尼亞(California)建造了一座太陽觀測臺開始,我們對太陽的認識逐漸增加。隨著太空時代的到來,地球同步衛(wèi)星飛上了太空。從 20 世紀 90 年代開始,一大批專門用來探索太陽奧秘的空間太陽探測器接受了我們的派遣,負責收集這顆距離我們近的恒星的相關信息,其工作規(guī)模達到了史無前例的地步。根據(jù)它們的工作,我們終確定了太陽所有能量的來源,知道了太陽光是如何一步步曲折地來到太陽表面,然后飛向地球的,F(xiàn)代天文望遠鏡讓我們見證了宇宙其他地方的恒星的誕生,也讓我們知道了距離我們近的恒星是如何誕生的。但我們還有許多的東西需要認識。太陽活動多得令人眩暈,但我們基本上還無從解釋它們。一個半世紀以來,每隔 11 年左右(太陽黑子活動周期的時間),就能看到太陽黑子(sunspot)數(shù)目從增加到減少的過程,但我們?nèi)匀粺o法預測下一個周期的具體時間與強度。為緊迫的是,我們需要理解會對科技裝置造成嚴重影響的恒星爆炸(stellar explosion),并預測其發(fā)生的時間,因為它有可能讓地球文明退步數(shù)百年。恒星爆炸的兇猛程度足以摧毀人造衛(wèi)星的電路,使電網(wǎng)癱瘓,讓國際航班停飛。在冷戰(zhàn)的高潮期,太陽甚至差點引發(fā)了一場核沖突。這一威脅如此嚴峻,讓當今世界各國政府將太陽視為等同于地震、颶風和恐怖主義的存在。太陽可以對電子基礎設施造成價值上萬億美元的破壞,我們需要花費數(shù)月甚至數(shù)年之久才能將其修復。 天文學家們竭盡全力地尋找答案,以期能夠獲得具有重大突破的科學知識。在過去成功的鼓舞下,我們的下一代太陽觀測臺正在加緊工作。龐大的火山旁邊,巨大的鏡面高高聳立,以便更近距離地探測太陽表面。它們強大到足以讓人們看到一個在相當于地球直徑的距離之外的人。人們正在把新的空間探測器投入太陽系,讓它們到達從未到過的距離,以求盡可能地靠近我們的恒星。2018 年 11 月,帕克太陽探測器(Parker Solar Probe)打破了之前的探測器距離太陽近的紀錄,終來到距離太陽約 600 萬千米的地方。那里要比水星(Mercury)的軌道到太陽的距離近得多,帕克太陽探測器將在那里接受1000 攝氏度以上高溫的考驗。它很快將利用金星(Venus)的引力飛行,逐步改變自己的軌道,向上爬高,超越日地連線,史無前例地窺探太陽的極地--這是對于理解太陽的周期性自然狀況具有關鍵意義的地區(qū)。在今后 10 年間,這些無畏的探索者將會給我們送回前所未有且數(shù)量巨大的有關太陽的數(shù)據(jù),F(xiàn)有的數(shù)據(jù)如此之多,即使成千上萬位天文學家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對它們進行徹底檢查。為了能夠分析這些數(shù)據(jù),人們正在世界范圍內(nèi)開發(fā)人工智能算法。 所以,當前的時刻,正是回頭看同時向前看的絕好時機。回溯當年,我們覺得太陽只不過是天空中的一個球體;展望明日,我們的認識將會發(fā)生天翻地覆的轉(zhuǎn)變。在本書中,我們將通過繪制從拜神紀念碑到巨型天文臺的發(fā)展征程,展示恒星發(fā)電站旁令人嘆為觀止的活動,揭示其中令人困惑的奧秘,并探索見證了促使我們知識增長的物理學壯舉。但這并非講述的是區(qū)區(qū)一顆恒星的故事,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有關我們?nèi)祟惖墓适拢粋我們發(fā)揚智慧并且無法克制渴望想進一步擴展知識領域的故事。千百年來,一代又一代天文學家披荊斬棘,不斷地增加對于太陽的認識,許多人突破了個人與職業(yè)的藩籬,在知識領域內(nèi)添加了新的內(nèi)容。例如,那些避開戰(zhàn)爭觀察日食的天文學家,那些為實現(xiàn)認識上的飛躍而粉碎家族統(tǒng)治的人,以及那些為了發(fā)動天文學革命而躲開政治革命的人。 在看到了太陽是如何來到銀河系(Galaxy)一個幾乎不起眼的角落之后,我們將直抵太陽的核心。在不可思議的煉獄之火中,我們將弄清:恒星的能量是如何在重重困難下形成的。然后,我們將從那里出發(fā),向外飛躍,穿過太陽大氣,并在地球上短暫停留,看看天文學家們是怎樣努力應對受太陽活動影響的太空氣候的。接著,我們將從其他行星的身邊飛過,看看它們是如何在太陽的猛攻下幸存下來的。我們將遠遠越過冥王星(Pluto),到達太陽影響力的邊緣,直至走向更為廣闊的銀河系。在"奧德賽之旅"的終點,我們將敘述偉大的生命給予者--太陽的生命將會如何結(jié)束。 但在旅途的起點,我們將回顧我們的認識是怎樣從過去的迷信演變成今天的科學的
科林·斯圖爾特(Colin Stuart)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會員、著名天文科普作家,曾榮獲歐洲天文學新聞獎二等獎。他致力于天體物理學普及,長期為《衛(wèi)報》《華爾街日報》《新科學家》,以及歐洲航天局等多家知名媒體和機構(gòu)撰寫科普文章。科林·斯圖爾特已出版《13 次時空穿梭之旅》等19本著作,他的作品被翻譯成21種語言。 為了表彰科林·斯圖爾特對普及天文學的貢獻,小行星15347以他的名字命名。
1 從迷信到科學 / 0012 拆解彩虹 / 0203 誕生中的恒星 / 0464 核動力源 / 0705 日光的史詩之旅 / 0956 太陽黑子與太陽周期 / 1197 恒星爆炸 / 1458 日冕之謎 / 1709 太陽風 / 19410 在有太陽存在的情況下生活 / 21911 走向星際空間的門戶 / 24512 遨游銀河系 / 27113 星光熄滅 / 294結(jié)論 / 315致謝 / 319專業(yè)術(shù)語 /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