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首創(chuàng)編年史的講述方式,以孩子最易理解的語言,記述了從萬物起源到二戰(zhàn)后期的歷史故事。
一次時光旅行,你能遇到整個世界。
你知道世間萬物是如何開端的?真正的歷史又是從哪里開始的?石器時代的孩子們是怎么生活的?你也許聽過聞名世界的七大奇跡,但你能說出它們背后的故事嗎?當你20歲的時候,你會在做什么,20歲的亞歷山大已成為馬其頓和希臘的國王了,他有著怎樣的經(jīng)歷呢?**次世界大戰(zhàn)、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是如何發(fā)起,又如何終止的?……
每一個喜歡讀書、渴望了解世界的孩子,讓我們一起跨越國度、跨越時空、跨越民族,用我們*好奇的心和*富探索的精神,從這里了解我們的世界、我們的文明史。
孩子們,這一頁可不是寫給你們的,而是寫給那些□0歲到40歲的老家伙們看的,他們可能會在不經(jīng)意中翻開這本書,而這一頁就是他們所謂的:前言。
讓孩子了解出生前世界的模樣;
引領他們走出自我為中心、孤僻封閉的狹隘生活。習以為常的生活使他們一葉蔽目;
拓展他們的視野,開闊他們眼界,引領他們探索瑰麗的歷史;
讓孩子們了解一些重大歷史事件、偉大的歷史人物,告訴他們這些人物事件所處的歷史背景,從而為他們深入的學習打下基礎;
給孩子們提供一個按年代順序排列的歷史年鑒。日后如果他們要進行更為深入的歷史研究,這一年鑒可以方便他們將相關歷史片段一一對應。
這些就是創(chuàng)寫這本世界簡史的目的。
時間表上的相對位置來表述時間,孩子們才能將時間□成可感知的概念。如果有孩子說公元77.6萬年舉行□□場奧林匹克運動會,或者□□□坐落于雅典,抑或是亞伯拉罕是特洛伊戰(zhàn)爭中的英雄,你可能會被逗得哈哈大笑,但千萬不要大驚小怪。
如果有人曾經(jīng)給你介紹一大屋子的陌生人,你就會知道,要記住所有人的名字真是白費力氣,更不用說將他們的名字和長相對上號。在你打算記住這些名字和面孔之前,你有必要聽聽每個人身上發(fā)生的趣事。介紹世界歷史同樣如此,對孩子們而言,這些人物與地點都是聞所未聞的,僅僅告訴孩子們他們的名字是不夠的,為了防止他們將這些陌生的名字與面孔立即拋諸腦后,必須同時做一些相關介紹。同樣,不斷重復這些新名字也很有必要,這樣小學生們就能逐漸熟悉它們,因為數(shù)量龐大的陌生人物與地點很容易使人混淆。
為了先勾勒出基本歷史輪廓,然后逐漸在后面論述中充實飽滿,有必要讓小學生們一直把時間表放在手邊。這樣孩子們就像學習乘法口訣表一樣學習這張時間表,直到牢記不忘。而只要他們看到某個年代,就會馬上聯(lián)想到當時發(fā)生的歷史事件。在學習本書之后,小學生應該大體了解從原始人開始至今的歷史,并且能夠毫不猶豫、準確無誤地講出主要歷史事件發(fā)生的時間。
這樣的期望是不是太高了呢?如果按照課本的建議,將眾多歷史事件形成相互關聯(lián)的連續(xù)整體,并輔以密集的復習,這個目標并不像它聽起來這么困難,在卡爾維特學校每年都有數(shù)百個孩子成功實現(xiàn)這一目標。然而,教師們常常以為“即便小學生忘記了所學的內容,他們腦海中也會留下有價值的印象”,這種態(tài)度不過是為浮光掠影式的教學與孩子不求甚解的學習所做的辯解。歷史和科目一樣,是一種“心智的訓練”。只有通過努力學習,毫不含糊地記住歷史時期以及其他抽象內容,而不是背誦之后反復遺忘,才能達成訓練的目標。孩子們會很容易記住本書講述的故事,然而“人物、時間、地點、原因”才是至關重要的,只有認真學習才能掌握這個部分。
這樣孩子們才不會說“很久以前,有一個人”,而是說,“1□15年,國王約翰在蘭尼米德(Runnymede),因為……”
正因如此,本書不是一本課外讀物,而是基礎的歷史教材。隨處可見的故事不過是為了讓整個歷史框架有血有肉、更加生動。撰寫這本書的理念不是如何多講些,而是如何少講一點,將一千頁的內容刪減一半,仍然生動有趣。
無論怎樣呈現(xiàn)歷史,□重要的是孩子們應當完成自己的任務,學會自主思考,學會這些知識。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應當在他們閱讀之后,要求他們復述每個故事的內容,并且反復向他們提問其中歷史人物的名字與時間,從而確保他們記住并且理解所學的內容。
我記得曾經(jīng)有個剛剛大學畢業(yè)的年輕小伙子,在教□□節(jié)歷史課時,他激情洋溢、滔滔不絕、引吭高歌,在黑板、地板或操場上畫地圖。為了舉一些要點,他還畫畫、用桌子跳馬甚至倒立。小學生們深深為之著迷,他們眼睛睜得大大的,豎著耳朵聽課,驚奇得合不攏嘴,唯恐漏掉一字一句,他們如饑似渴地聽著老師滔滔不絕。然而,一個月過去了,和藹可親的校長提議進行一次測試,這位老師對測試結果信心滿滿。
試卷只給了三個問題:
。1)說說你所知道的與哥倫布相關的所有內容。
。ā酰╆P于詹姆斯敦,你了解多少。
。3)關于普利茅斯,你了解多少。
□□是班上□有趣的一個孩子給出的答案,你可不要以為這個孩子沒有認真學,事實上,他對老師的歷史課一直很感興趣,學得很認真。
。1)他是一個韋大的人(他把“偉大”寫錯了)。
。ā酰┧且粋韋大的人。
(3)他是一個韋大的人。
維吉爾·莫里斯·希利爾
美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家、科普作家。于哈佛大學畢業(yè)后,執(zhí)教兩年,隨后成為卡爾維特學校第一任校長,創(chuàng)建了著名的“卡爾維特教育體系”,即小學函授教育體系,惠及世界各地渴求知識的孩子,在美國教育界擁有不可動搖的崇高地位。
希利爾天生是一個好老師,他就像我們的孫靜修老爺爺一樣,懂得如何講孩子才能聽明白,如何把枯燥的知識變得像洋娃娃、機器人一樣討孩子們歡心。他認為,在基礎教育的之外,學生應當對歷史、地理和藝術有全面的了解,從而豐富他們的視野和內心。所以,他立志為孩子們編寫一套趣味盎然的歷史、地理、藝術讀物,這就是《美國中小學世界歷史讀本》、《美國中小學世界地理讀本》、《美國中小學藝術史讀本》。這一套讀本直到今天仍是美國*私立學校的標準教材,也是備受美國父母好評的睡前讀物。
01 萬物的起源
0□ 生活在巖洞里的人們
03 火的發(fā)現(xiàn)和使用
04 從飛機上看到的人類發(fā)源地
05 真正歷史的開始
06 創(chuàng)造字謎的□□人
07 金字塔的建造者
08 沒有貨幣的富足國度
09 尋找家園的猶太人
10 傳說中的神
11 傳說中的戰(zhàn)爭
1□ 猶太人之王
13 發(fā)明字母表的人
14 鐵一般強悍的斯巴達人
15 奧林匹克桂冠
16 羅馬城的罪惡開端
17 卷發(fā)的國王們
18 奇幻和邪惡交織的城市——巴比倫
19 巴比倫的陷落
□0 世界的另一端:印度
□1 中國人的世界
□□ 雅典的富人與窮人
□3 趕走國王的羅馬人
□4 希臘vs. 波斯
□5 戰(zhàn)爭狂人——大流士與薛西斯
□6 波斯征服希臘之旅
□7 黃金時代
□8 當希臘遇到希臘
□9 希臘的智者與愚人
30 年幼的皇帝——亞歷山大
31 找茬打仗的迦太基人與羅馬人
3□ “靴子”的反擊
33 西方世界的新霸主
34 □偉大的羅馬人
35 被奉為神的帝王——屋大維
36 耶穌誕生
37 血與雷
38 好皇帝和他的壞兒子
39 早期的□□教
40 野蠻的侵略者
41 野蠻人與世界霸主相遇
4□ 新的領地和新的英雄
43 什么是善
44 非洲的□□教王國
45 □□□□和早期的□□□教
46 繁榮的□□□帝國
47 兩個帝國和兩個皇帝
48 英國的啟蒙時代
49 關于世界末日的傳說
50 真正的城堡
51 騎士和他們的時代
5□ 了不起的海盜后代
53 偉大的冒險——朝圣之旅
54 理查一世、腓力二世與腓特烈一世
55 西非的三個王國
56 石頭和玻璃做的《□□》
57 人神共憤的約翰
58 一位偉大的講故事的人——馬可·波羅
59 中國的魔針與魔粉——指南針與火藥
60 英國與□□的百年戰(zhàn)爭
61 印刷術與火藥——新舊世界的交替
6□ 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
63 航海尋寶者
64 誘人之地——淘金與探險之旅
65 東非海岸線
66 文藝復興
67 □□教內部之爭——□□改革
68 伊麗莎白女王
69 伊麗莎白時代
70 姓名的含義
71 被砍頭的國王——查理一世
7□ 紅帽子與紅高跟鞋
73 一個自學成才的人——彼得大帝
74 逃跑的王子——腓特烈大帝
75 美國趕走了國王
76 □□大革命
77 小巨人拿破侖
78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群島的解放運動
79 從山林之神的牧笛到留聲機
80 1854 年~1865 年的報紙
81 三個新國家與三枚新郵票
8□ 屢現(xiàn)奇跡的時代
83 不一樣的革命——工業(yè)革命
84 戰(zhàn)爭中的世界——□□次世界大戰(zhàn)
85 □□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0 年
86 現(xiàn)代“野蠻人”——法西斯獨裁者
87 反法西斯戰(zhàn)爭
88 世界新風潮
89 一個新的世界大國
90 昨天、今天和明天
30 年幼的皇帝——亞歷山大
當你□0歲的時候,你覺得你會成為什么樣的人?
你可能在讀大學?
你可能已經(jīng)工作了,或者在做其他事情?
當亞歷山大□0歲的時候,他已經(jīng)是馬其頓和希臘的國王了。對于這位偉大的年輕人而言,馬其頓和希臘都太小了,他想統(tǒng)治更大的國家。事實上,他想統(tǒng)治全世界。
所以,亞歷山大繼續(xù)進行他父親的計劃——征服波斯。波斯人150年前的侵略所欠下的債是時候償還了。他召集軍隊,穿越達達尼爾海峽到達亞洲,面對前來進犯的波斯先遣□□,他一路勝仗不斷。
波斯是一個龐大的帝國,亞歷山大一路不停地向前進行。
隨后他到了一個小鎮(zhèn)。鎮(zhèn)上有個廟,廟里有根繩子,繩子打了一個曠世難解的繩結,這就是哥迪亞之結。這個結之所以著名,是因為神諭說誰要是能解開這個結,誰就能征服波斯。一直沒有人能解開這個結。
當亞歷山大聽了這個故事,他走到廟里看了看這個結。他一眼就看出這個結根本不可能解開。于是,他抽出劍劈開了結。
現(xiàn)在當人們解決難題的時候不是糾結于如何縷清其中千絲萬縷的關系,而是當機立斷,快刀斬亂麻,這樣的做事方式也被稱為“砍斷哥迪亞之結”。
從此以后,亞歷山大一路摧城拔寨,直到他統(tǒng)治整個波斯都未輸過一場重要的戰(zhàn)爭。
隨后,他率兵征服了那時還屬于波斯的□□。為了慶祝勝利,他將尼羅河口的小城命名為亞歷山大港。他在那里建了一座圖書館。據(jù)說,這座圖書館非常大,有50萬藏書,成為古代□大的圖書館。這些書和亞述巴尼拔圖書館的藏書不同,當然也和我們現(xiàn)在的書不同,因為那時還沒發(fā)明印刷術。那時候每本書都是手抄的,且不是一頁一頁的,而是用木棍卷起來的,很長的卷軸。
在亞歷山大港里有個名叫法羅斯的小島。幾年后,島上建了以島的名字命名的法羅斯燈塔,它和現(xiàn)在的摩天大樓上建的小塔頗為相似,燈塔有30層樓高。在那個大多數(shù)建筑只有一兩層樓高的年代,法羅斯燈塔令人嘆為觀止。
亞歷山大港的法羅斯燈塔成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你已經(jīng)聽過其他三個,這是第四個。
隨著時間的推移,亞歷山大港逐漸成為古代□大也□為重要的港口,但法羅斯、圖書館,以及那些古老的建筑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不復存在。
亞歷山大從不在一個地方停留過久。他永不知疲倦,想一路向前。他想發(fā)現(xiàn)新的土地,征服新的人民。他似乎已經(jīng)忘記了自己小小的馬其頓和希臘。
和其他人不同,他一點也不想家。他一天天地遠離家園,不斷地向遠方前進。
我們應該稱這種人為冒險者或探路者,同時是偉大的將軍。亞歷山大一路征服了一個又一個地方,直到到達印度。
當他們到達印度的時候,隨著亞歷山大一路征戰(zhàn)的士兵們開始想家了。他們離家已經(jīng)有10年之久,現(xiàn)在離家這么遠,他們害怕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亞歷山大此時只有30歲,但卻被稱為亞歷山大大帝。除了□□□,他已稱霸世界。他至少已經(jīng)征服了希臘人所知道的全部地方,那時的□□□還只是由一些不起眼的小城鎮(zhèn)組成。當亞歷山大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地方可以征服了,他失望得潸然淚下。
□終,當沒有地方可征服的時候,亞歷山大同意了士兵的請求,準備慢慢啟程返回希臘。
他們到了曾經(jīng)燦爛輝煌、疆域遼闊的巴比倫。他在那里舉辦了盛大的慶功宴,但觥籌交錯之間,他卻暴斃了。他再也沒能回到希臘。
這時是公元前3□3年,他年僅33歲。你應該很容易記住這串數(shù)字,因為除了年份中間的數(shù)字僅比3小1,其他的數(shù)字都是3。
亞歷山大大帝征服的廣袤土地,這些領土歸他一個人統(tǒng)治,但這不是我們稱其為大帝的□□原因。
可能令你感到驚奇的是,他不僅僅是偉大的統(tǒng)治者和將軍,還是一位偉大的老師。亞里士多德教他成為一名老師。
亞歷山大教他所征服的那個地方的人們學習希臘語,這樣他們就能讀希臘的書籍。他還教他們希臘的雕塑和繪畫。他向他們傳播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他老師亞里士多德的學說。像希臘人訓練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運動員一樣,他還教人們進行體育訓練。
亞歷山大娶了一位漂亮的波斯女人,名叫羅克珊娜。在他們的孩子還未出世時,亞歷山大就去世了,所以沒有人繼承偉大統(tǒng)治者的帝國。他臨死前告訴他的將軍們,他們中□強壯的人將統(tǒng)治國家。他們必須決斗證明誰是□強的。
他的將軍們真的決斗以證明誰是□強的,□終四個獲勝者決定瓜分帝國。
其中一個將軍名叫托勒密一世,他得到了□□,并把□□治理得很好,但其他的人就沒他這么了不起,過了一段時間之后,他們的領土逐漸衰落,并且四分五裂。就像吹一個氣球一樣,越吹越大,亞歷山大的帝國版圖日益擴張。突然氣球“啪”的一聲爆裂了,帝國四分五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