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自序
我把自己活成了整理術
如果在人群中分類出愛整理和不愛整理的,我曾經(jīng)就屬于后者。
在30歲來臨之前,我的生活還是一片混亂迷茫,停滯不前,看不到希望,抱著湊合、隨便的態(tài)度一天天地混日子,外在生活環(huán)境和內(nèi)心世界都堆積了大量垃圾。人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如果你放棄自己,選擇破罐破摔,終有一天,麻煩會一股腦找到你的頭上。
好在痛苦可以帶來醒悟,化為生命轉(zhuǎn)彎的地方。30歲,我集中遇到了多重挫折:作為30歲大齡女被單位裁員、被前任裁員、和家人關系破裂、患上神經(jīng)性耳鳴。我選擇面對這一切不幸。整理成了我改變自我的靈丹妙藥,幫我從沒錢、沒房、沒工作、沒能力、沒朋友、沒方向的困境中,一點點走出來。
一個人付出努力后,往往容易看到效果的是身邊環(huán)境的改變。隨著在整理上投入了越來越多的時間和心力,整理讓我受益頗多,身心獲得了滿滿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我還領悟到這件事可以幫助人們快速改變?nèi)松?/p>
所以7年后的今天,我把亂糟糟的自己活成了整理術,從平庸的職場小白一路升級,從靠整理自我救贖到以整理為終身事業(yè),像跳棋一樣,不斷成長,實現(xiàn)了人生逆襲和個人崛起。從自由職業(yè)者到開辦公司、創(chuàng)立個人品牌,成為職業(yè)整理師導師,開辦線下職業(yè)整理師訓練營,我想讓更多人認識到整理的重要性,通過整理讓生活、工作變得更輕松,成為更好的自己。
關于整理
我認為整理是一項軟技能,是將我們身邊的有形的物品、空間,無形的時間、金錢、人脈、靈感等資源進行排列組合再分配的過程。如果再探究一步,整理的本質(zhì)是由于對當下的自己不滿,為了追求更好的自己,開始用整理探索自我,找尋人與物品、空間、家人和世界的關系。
如何閱讀這本書
本書分為四個章節(jié):1.整理的重要性,2.整理你的家,3.整理你的內(nèi)心,4.提升你自己。如果你是一位整理零基礎的朋友,建議按從1到4的順序閱讀。如果你已經(jīng)完成了自家整理,現(xiàn)在期待提高工作效率、排除內(nèi)心的焦慮,可以把這本書當成工具書,跳轉(zhuǎn)到感興趣的章節(jié)翻看。
為了讓你獲得更豐富的體驗,更好地吸收書中的內(nèi)容,書中的很多內(nèi)容都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聽到我的音頻,看到我為你專門錄制的整理小視頻,邊聽音頻、看視頻邊整理,效果棒棒的哦!
本書與同類書籍相比有以下3個特征
特征①符合中國家庭習慣的中國式整理術。目前國內(nèi)市面上的整理書籍,大多來自日本、美國、歐洲整理師前輩的分享。中國整理行業(yè)還處在朝陽階段,很少有中國整理師從業(yè)超過5年,接觸過整理行業(yè)的人有限,還有很多人連整理是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我決定把接地氣的中國式整理方法、經(jīng)驗、自身經(jīng)歷、心得收獲都分享出來,幫你有效縮短自我探索整理世界所需的時間,幫你體會到整理是種值得掌握的重要技能,是件讓人開心的事,不應該被忽視。
市面上大多數(shù)書籍,都集中在整理有形的物品;我則認為無處不整理,你既要整理有形物品,也要整理無形人生。比如我在整理的年時,完成了自家物品、家具的整理,還重新做了簡單裝修,之后馬上不滿足于停留在物品整理的范圍,快速把整理技能遷移到工作、財富、內(nèi)心和個人成長方面。整理的境界,是融會貫通,探索、改善你和物品、空間、家人、世界的關系。
特征②我從2011年起親身實踐7年以上,通過整理反轉(zhuǎn)了人生。我自稱是整理界勵志的,勵志界會整理的。因為整理,我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希望書中的內(nèi)容能讓你感興趣,觸動到你,激勵到你。
特征③從2013年起,作為位中國整理講師,我的課保持在全網(wǎng)整理線上課銷量名的位置。課賣得好,并不是營銷做得好,而是因為樸實、毫無保留的分享帶來了好口碑,比如喜馬拉雅上的音頻課讓你脫胎換骨的人生整理術一直保持4.8分(滿分5分)的評價。目前全國付費學員3萬名,大部分同學聽課后備受激勵,當天就開啟了自己的整理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