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土工程預應力錨索加固機理及設計計算方法研究(精)/巖土工程地質力學模型試驗理論與實踐叢書
定 價:98 元
叢書名:巖土工程地質力學模型試驗理論與實踐叢書
當前圖書已被 11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 顧金才,沈俊,陳安敏,明治清,鄭全平 等 著
- 出版時間:2021/4/1
- ISBN:9787562961703
- 出 版 社: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TU757.2-32
- 頁碼:316
- 紙張:
- 版次:1
- 開本:16開
本書是作者10余年研究成果的總結,全書較為系統(tǒng)、全面地闡述了預應力錨索受力性能、加固效應和加固機理,給出了科學、合理的預應力錨索設計計算方法。全書共7章,主要內容有引言、預應力錨索受力性能及加固效應物理模擬研究、預應力錨索現(xiàn)場試驗研究成果、預應力錨索加固數(shù)值計算與理論分析、預應力錨索加固設計計算方法等。為便于讀者應用,書中給出算例和錨固工程實錄。
本書可作為工科院校土建、水利、采礦、地質災害治理類有關專業(yè)教學參考書,也可供人防、水利、礦山、土木、交通等系統(tǒng)的科技人員和工程設計、施工、監(jiān)理人員參考。
這部著作內容圍繞預應力錨索加固技術領域存在的關鍵問題,即預應力錨索加固機理與設計計算方法問題,展開了廣泛的試驗研究和理論分析。給出的成果大部分是實驗室內的和現(xiàn)場的試驗數(shù)據(jù)和數(shù)值分析結果。特別是大量的試驗數(shù)據(jù),它們是作者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取得的,非常寶貴。如由模型試驗給出的錨索預應力在巖體內部的分布規(guī)律,由現(xiàn)場試驗給出的預應力錨索內錨固段注漿體與鋼絞線和注漿體與孔壁之間的剪應力分布規(guī)律,至今還沒有人發(fā)表過類似成果。
1 引言
1.1 預應力錨索加固技術在巖土工程建設中的應用概況
1.2 預應力錨索加固技術理論研究水平及現(xiàn)狀
1.3 現(xiàn)有的預應力錨索加固設計計算方法
1.4 主要研究手段及成果
2 預應力錨索受力性能及加固效應物理模擬研究
2.1 模擬試驗內容
2.2 模擬試驗技術
2.2.1 相似考慮
2.2.2 錨索模擬技術與模型材料研制
2.2.3 模型制作技術
2.2.4 測試內容與測試技術
2.2.5 模型加載設備與加載方法
2.3 模擬試驗成果
2.3.1 單根錨索預應力在巖體內引起的應變分布規(guī)律
2.3.2 內錨固段模擬試驗研究成果
2.3.3 錨固巖體抗剪性能模擬試驗研究成果
2.3.4 預應力錨索對層狀巖體加固效應模擬試驗研究成果
2.3.5 預應力錨索對塊狀巖體加固效應模擬試驗研究成果
2.3.6 預應力錨索對軟巖加固時間效應模擬試驗研究成果
2.3.7 預應力錨索對洞室的加固效應模擬試驗研究成果
2.3.8 預應力錨索對洞群的加固效應模擬試驗研究成果
2.3.9 預應力錨索對邊坡的加固效應模擬試驗研究成果
2.3.10 預應力錨索對基坑的加固效應模擬試驗研究成果
3 預應力錨索現(xiàn)場試驗研究成果
3.1 概述
3.2 試驗內容與工程概況
3.3 試驗數(shù)據(jù)分析與處理
3.4 研究成果
3.4.1 注漿體與孔壁和注漿體與鋼絞線之間的剪應力分布規(guī)律
3.4.2 現(xiàn)場試驗與室內試驗內錨固段剪應力(剪應變)分布規(guī)律的比較
3.4.3 內錨固段近端附近注漿體斷裂過程和斷裂范圍
3.4.4 內錨固段近端位移量分析
3.5 結論與建議
4 預應力錨索加固數(shù)值計算與理論分析
4.1 概述
4.2 預應力錨索對均質巖體加固效應有限元計算分析
4.3 預應力錨索對含斷層巖體加固效應有限元計算分析
4.3.1 含斷層時預應力沿錨索軸線巖體介質中引起的軸向應力應變分布特征
4.3.2 預應力引起的均質巖體中主壓應力應變等值線特征
4.3.3 斷層面及其上下盤巖體中應力應變分布特征
4.3.4 墊墩剛度和進錨方向影響分析
4.4 預應力錨索內錨固段受力特點有限元分析
4.4.1 有限元計算內錨固段錨索體應力應變分布規(guī)律
4.4.2 內錨固段注漿體內層剪應力應變分布規(guī)律有限元計算結果
4.4.3 內錨固段注漿體外層剪應力應變分布規(guī)律有限元計算結果
4.4.4 注漿體材料彈模對注漿體內部剪應力應變分布形態(tài)的影響
4.5 預應力錨索對均質巖體加固效應解析分析
4.5.1 明德林問題及其解
4.5.2 均質巖體中單根傾斜錨索加固作用理論解
4.5.3 理論解析解結果與數(shù)值解和試驗結果的對比分析
5 預應力錨索加固作用機理分析
5.1 對預應力錨索加固作用機理的一般觀點
5.2 對預應力錨索加固作用機理的認識和分析
5.2.1 從發(fā)展角度看預錨加固技術產生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5.2.2 從預應力錨索的結構特點看其加固作用機理
5.2.3 從錨索的施工特點看預應力錨索的加固作用機理
5.2.4 從預應力錨索的力學行為看其加固作用機理
5.2.5 從預應力錨索的工程效應看其加固作用機理
5.2.6 從兩類錨索的自身反應和工程效應上看二者具有不同的加固機制
5.3 預應力錨索對洞室和邊坡的加固作用機理分析
5.3.1 預應力錨索對洞室的加固作用機理
5.3.2 預應力錨索對邊坡的加固作用機理
6 預應力錨索加固設計計算方法
6.1 單根錨索承載能力設計計算方法——NSDM法
6.1.1 NSD法的試驗基礎
6.1.2 NSD法剪應力分布模式
6.1.3 NSD法計算公式的推導
6.1.4 關于內錨固段的設計長度“的討論
6.1.5 NSD法計算步驟與算例
6.2 預應力錨索整體加固設計計算方法——CDM法
6.2.1 CDM法的思想基礎
6.2.2 CDM法計算原理與計算步驟
6.2.3 cDM法算例
6.2.4 預應力錨索對邊坡的加固設計原則
6.3 錨固工程實錄與錨固工程設計類比法
6.3.1 錨固工程實錄
6.3.2 錨固工程設計類比法
7 預應力錨索加固機理研究成果綜述與展望
7.1 預應力錨索加固機理研究成果綜述
7.1.1 錨索預應力在巖體內的分布
7.1.2 注漿體與孔壁、鋼絞線之間的剪應力分布規(guī)律
7.1.3 注漿體斷裂機理分析
7.1.4 整體加固效應分析
7.1.5 錨固體形成條件及其影響因素
7.1.6 錨索預應力時間效應
7.1.7 錨固巖體抗剪性能
7.1.8 數(shù)值計算與理論分析成果
7.1.9 預應力錨索加固機理分析
7.1.10 預應力錨索加固設計計算方法
7.2 巖土工程預應力錨索加固技術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