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是我國歷史上重要的文化教育和學術研究機構,同時也是中華文明一 種獨特的傳承方式。 傳統(tǒng)書院具有敦勵士人學行、涵育學術群體、保存文獻典 籍、祭祀歷代先賢和推行社會教化等重要功能,呈現(xiàn)出地域性、學術性、集聚性、 高端性等主要特征。 書院的地域性是其基本屬性;學術性是其區(qū)別于一般學校 的本質特征,主要表現(xiàn)為自由講學與學術研究;集聚性是其學術影響力的重要 表征,集中表現(xiàn)為聚一地英才而教之;高端性是對其學術思想創(chuàng)新的核心表達, 以名師大家講學立說為主要標志。 唐五代以降,諸儒以明道淑人、興道講學為己任,書院成為儒學傳承發(fā)展的 重要基地。 北宋以后,作為主要的理學研究和傳播中心,書院盛衰變遷在很大 程度上與理學的發(fā)展息息相關。 傳統(tǒng)書院經(jīng)過千余年的歷史積淀,形成了獨特 的人文化教育理念、專業(yè)化教學模式、規(guī)范化制度體系以及極為寶貴的書院精 神,深刻影響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和中國社會的發(fā)展進程。 傳統(tǒng)書院實際上是名儒 研道之所、士子修身之處,學派催生地、思想創(chuàng)新區(qū),一方之文化地標、一區(qū)之文 化高地。 中國文明,吾豫為。 ①中原地區(qū)優(yōu)越的地理區(qū)位、悠久的歷史文明、深 厚的文化積淀、長期的國家中心地位,為古代書院的萌芽、形成和發(fā)展提供了諸 多有利條件。 河南是古代書院發(fā)達的地區(qū)之一,在中國書院史上占有舉足輕 重的地位。 宋代有嵩陽、岳麓、睢陽、白鹿洞四大書院,河南獨占其二。 明清時 期,河南書院更為繁盛。 康熙三十年(1691),新蔡知縣呂民服稱,書院在中州 者,大梁、嵩陽外,為白沙,為伊洛,為上蔡,為澠池,為百泉,為涑水。 中州書院甲于天下 ①。 歷史上的河南書院,為促進中原區(qū)域乃至全國文化教育、學術進 步和社會發(fā)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重要貢獻。
我國古代書院種類多樣,從具體功能和性質來看,主要有民間士人讀書治 學的書院、官方機構修書藏書的書院、培養(yǎng)教育士子的書院、兼事學術研究的書 院、童生啟蒙的初級書院、士子修身的高級書院,以及官學化的書院和專門紀念 官宦、名賢的書院等。 傳統(tǒng)書院重視文化教育和學術研究,是官方學校教育的 重要補充。 古代書院千余年的興廢變遷,既是國家興衰治亂的表征,也是中華 文明綿延不絕的象征。
論 1
一、書院概說 2
二、學術回顧 7
三、研究構想 9
四、發(fā)展歷程 10
章 唐五代河南書院的萌芽 12
節(jié) 書院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 13
一、以太學為代表的漢代教育 13
二、以家學為代表的魏晉南北朝教育 16
三、處于歷史轉折時期的隋唐教育 18
第二節(jié) 唐五代河南書院概況 23
一、河南在書院產(chǎn)生中的重要地位 23
二、唐、五代河南書院概況 26
第二章 北宋河南書院的興盛 29
節(jié) 北宋河南書院發(fā)展概況 30
第二節(jié) 北宋書院與官辦學校的消長 34
一、北宋書院與三次興學運動 34
二、王安石堅持恢復古代學校取士制度的原因 39
三、唐宋變革與北宋學校取士改革的失敗 43
第三節(jié) 范仲淹與河南書院 46
一、范仲淹與宋初儒學復興 46
二、范仲淹重視書院教育 48
三、范仲淹教育實踐所反映宋初書院的特點 53
第四節(jié) 程顥、程頤與河南書院 54
一、程顥、程頤在科舉和教育方面的改革主張 55
二、程顥、程頤與嵩陽書院 64
三、程顥、程頤的私家講學是書院教育的真正源頭 69
第三章 元代河南書院的持續(xù)發(fā)展 75
節(jié) 元代河南書院概況 76
一、主要發(fā)展原因 77
二、主要分布特征 79
第二節(jié) 元代河南書院制度 80
一、組織管理官學化 80
二、教學制度完善化 81
三、經(jīng)費來源多元化 82
四、藏書制度規(guī)范化 83
第三節(jié) 元代河南書院與社會 85
一、太極書院與北方理學中心 85
二、潁昌書院與藏書制度創(chuàng)新 87
三、伊川書院與少數(shù)民族興學 89
第四章 明代河南書院的勃興 92
節(jié) 明代河南書院概況 93
一、主要發(fā)展原因 93
二、時空分布特征 98
第二節(jié) 明代河南書院制度 99
一、組織制度較為嚴密 99
二、教學制度更為完善 100
三、經(jīng)費制度漸趨成熟 101
四、祭祀制度更為完備 101
五、建筑規(guī)制更加嚴整 103
第三節(jié) 明代河南著名書院 105
一、襄城李氏紫云書院 105
二、輝縣蘇門百泉書院 109
三、中州省城大梁書院 113
第四節(jié) 明代河南書院與社會 115
一、提振士風文運 116
二、改良社會風俗 118
三、辟佛道興儒學 119
第五章 清代河南書院的繁榮 122
節(jié) 清代河南書院概況 123
一、主要發(fā)展原因 124
二、時空分布特征 145
第二節(jié) 清代河南書院制度 145
一、組織制度嚴密 146
二、學規(guī)制度完備 148
三、經(jīng)費制度完善 151
四、藏書制度嚴格 160
五、建筑制度嚴整 162
六、祭祀制度嚴謹 164
第三節(jié) 清代河南著名書院 166
一、理學名儒興復的嵩陽書院 166
二、竇氏家族創(chuàng)建的朱陽書院 186
三、官方主辦的省會大梁書院 195
第四節(jié) 清代河南書院與社會 204
一、書院興修與地方治理 205
二、書院之設與提振士風 208
三、書院振興與化民成俗 211
第六章 近代河南書院的衰落與轉型 217
節(jié) 書院衰落概況 218
一、基本情況 218
二、衰落原因 223
第二節(jié) 書院的近代轉型 240
一、書院的改革與改制 240
二、新學體系初步形成 260
結 語 271
附錄 275
一、河南歷代書院一覽表 275
二、清代河南書院創(chuàng)辦資料輯錄 313
主要參考文獻 329
后 記 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