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哈佛教育學院大衛(wèi)·海勒博士等18位專家對思維地圖在學校應用的研究及成果分析。
全書19章。第1章對思維地圖做了簡要綜述。接下來的四個部分(共17章),編者將各位專家所寫的關于思維地圖在學校應用的文章分為四個專題。第一部分結合思維地圖對學習者思維方式、學習方式以及元認知行為的影響,探討了心智習慣、多元智能和學習風格模型;第二部分介紹了思維地圖在閱讀理解、寫作、數(shù)學、自然科學等具體課程中的應用案例;第三部分介紹了美國各地從學前教育到大學,以及新加坡、新西蘭的學校用思維地圖提升教學質(zhì)量的案例;第四部分介紹了思維地圖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和教師教學能力的案例。最后一章總結了思維地圖的雙焦特性:能同時有效呈現(xiàn)學習者掌握的具體知識和思考過程。
適合從學前教育到大學的老師、管理人員使用,也適合從事思維研究、培訓的研究者以及對提升孩子思維感興趣的家長閱讀。
		
	
大衛(wèi)·海勒(David Hyerle),教育學博士,他是一位獨立研究者,作家和咨詢顧問,專注于培養(yǎng)讀寫能力、思維過程,提升學校的整體思維水平等。他是“思維地圖”的開發(fā)者,目前是“思維設計”的負責人之一。這是一個咨詢和研究組織,總部位于新英格蘭。他也是思維基金會(www.thinkingfoundation.org)的創(chuàng)始理事之一。思維基金會是一個非營利組織,旨在為與思維地圖相關的研究開發(fā)提供資助;它的資助對象也包括那些能以思維為基礎提升最有需要的學生學習能力的項目。 
拉里·阿爾帕(Larry Alper),教育學碩士,他擔任過小學校長,是教育咨詢組織“思維設計”的負責人之一。拉里致力于通過研討會的形式在美國東北部地區(qū)促進思維地圖在專業(yè)領域的應用。他寫的《思維地圖:培養(yǎng)領導力》一書,是一本供相關研討會使用的指南。拉里目前的主要工作是針對思維地圖對學校和學校系統(tǒng)中領導力的促進作用,展開相關研究和開發(fā)。
序一(帕特麗夏·沃爾夫)
序二(大衛(wèi)·海勒)
致謝
主編介紹
作者介紹
第1章 什么是思維地圖?
思維地圖是一種模式語言  1
思維地圖與最佳實踐、大腦研究  6
思維地圖簡史  12
思維地圖的五大特性  14
無限模式,無界思考  16
|第一部分|聯(lián)動思考、語言和學習
第2章 思維地圖為什么有效?
大腦與思維  21
流程排序與樹形層級  23
括號圖與大腦結構  26
復流程圖與因果思維  28
雙泡圖:比較和對比新信息  30
描述特征:在氣泡圖中建立情感和感官聯(lián)系,形成理解  32
類比:橋型圖與大腦皮層的相似之處  35
借助圓圈圖定義語境:調(diào)動全腦,整體思維  37
元認知框架:匯總所有內(nèi)容  38
協(xié)作學習、情感和學習評價  39
利用思維地圖關聯(lián)大腦與思維  42
第3章 大衛(wèi)的轉(zhuǎn)變:促進語言和思維發(fā)展
大衛(wèi)的故事  45
熟練運用  46
大衛(wèi)的啟示  48
第4章 融合多種學習理論的差異化學習工具
差異融合工具  56
將理論融入實踐  57
與情商的聯(lián)系  58
與多元智能的聯(lián)系  59
與學習風格的聯(lián)系  60
與心智習慣的聯(lián)系  61
思維地圖:一套融合工具  62
反思:成長中的思考者與終身學習者  63
第5章 跨越文化和語言,破解學習力密碼
為城市學校的學生探索學習之道  65
與國家城市教育促進聯(lián)盟一道工作  66
彌合城市學校中的師生分歧  67
信心教學法  69
落后學校學生的關鍵學習需求  69
培養(yǎng)推理思維  72
增強記憶  74
重塑城市中學學生的讀寫能力  74
|第二部分|融合學科內(nèi)容與思維過程
第6章 思維地圖——通往閱讀理解之路:解讀文本結構,寫出作文提綱
思維與思維地圖  84
讀與寫:從語音意識到元認知模式  86
處境危險的閱讀者:通往閱讀理解的路徑圖  90
掌握新語言  91
第7章 從思考到寫作
寫作能力培養(yǎng)  94
寫作的本質(zhì)是思維  96
謀篇布局  98
清晰的思維,縝密的語言  102
寫作質(zhì)量評價工具  103
分享寫作之道  104
第8章 應對數(shù)學大考的挑戰(zhàn)
直面自己和學生  106
確定的經(jīng)驗  108
學業(yè)成就:成長的收獲  109
思維地圖:通往成功的橋梁  112
超越分數(shù)  116
第9章 科學探究:像科學家一樣思考
科學流程與思維地圖  118
用思維地圖描繪生物書  125
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從新手到能手  127
探究式科學學習中的思維地圖應用  128
思維地圖與教案  130
在探究空間中使用思維地圖  132
復流程圖的漣漪效應  134
動態(tài)思考和探究的科學方法  138
第10章 應用思維地圖軟件
大腦、思維和機器  139
等等,對教育會有什么影響?  140
思維地圖軟件  141
思維地圖軟件的構成  142
從個人到紐約市教育系統(tǒng)  143
思維地圖帶來變革  144
|第三部分|建設思維型學習社區(qū)
第11章 多語學校的思維母語
為變革破除枷鎖  148
教師學習  150
用高階思維教學  151
差異化教學與作為第二語言的英語  153
評價學生的作業(yè)  154
校園氛圍和校園文化的轉(zhuǎn)變  155
教師評價和責任歸因  156
應用思維地圖的啟示  156
第12章 巴拉克中學及其附屬學校的教學變革
一所中學燃起的變革之火  159
革新的初級階段和重點  161
差異化交流  163
讓火焰更閃亮:信心與持續(xù)的成功  167
第13章 建設思維型學校(新西蘭)
開啟征程  170
第一階段:發(fā)現(xiàn)了太多的可能性  171
第二階段:聚焦思維遷移和“雙重作業(yè)”  173
第三階段:以一種通用語言凝聚全校力量  173
第14章 密西西比的故事: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成果
思維地圖在大學的應用  183
成果報告:社區(qū)大學層面的閱讀理解  184
超越期待  185
?茖W院的護理專業(yè)實驗項目  186
從大學到學前教育  187
大河幽深且遼闊  188
密西西比的智慧  193
奔流不息  199
第15章 新加坡的經(jīng)驗:以學生為中心的培訓
推廣思維地圖:以學生為中心的訓練  201
學生工作坊  203
教師培訓  207
思維與語言  208
|第四部分|促進教師職業(yè)發(fā)展
第16章 思維地圖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思維地圖:反思型實踐的一種模式  215
教師視角下的反思成果  216
對學生學習和行為的反思  218
授課與備課  220
培養(yǎng)外顯式思維 創(chuàng)建革新型文化  225
第17章 思維地圖在教學指導中的應用
深度觀摩和反思的工具  228
課程研究中的外顯式學習工具  232
結論  240
第18章 思維地圖助力學校管理
探索我們的道路  242
思維地圖:管理的語言,學習的語言  246
我們的實踐案例  248
看到不足和機遇  250
建構式對話  254
第19章 認知時代的雙焦評價:用思維地圖評價內(nèi)容學習和認知過程
雙焦透鏡  257
更高層次的思維:學習、授課和評價的新方法  258
非語言表征、可視化工具及評價  261
基于認知過程、用于評價的綜合性可視化工具語言  263
從新手到能手  263
培養(yǎng)學生思維遷移的能力  266
培養(yǎng)對內(nèi)容和認知的反思性評價能力  269
用于評價有效性的“繪圖者評價表”  270
用“雙焦透鏡”評價學生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