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全面闡述了核磁共振實驗方法、核磁共振譜中重要的參數(shù)——化學位移和耦合常數(shù)、一維核磁譜解析和深入探討、二維核磁譜解析、高級實驗方法和核磁共振譜在結構解析中的應用。對核磁共振譜學中的關鍵概念和實驗方法進行了清晰、簡潔的討論,并與實例相結合,全面介紹了核磁共振譜和技術在分子結構解析中的應用。從編排上,本書的內容介于核磁結構解析和核磁共振方法二者之間,它很好橋接了有機結構分析和實驗方法,為譜圖分析人員提供了簡潔明晰的理論核磁共振方法和理論。對于從事結構分析的學生和研究生以及將核磁共振波譜作為其主要工具的科學家而言,本書是一個極好的紐帶。
		
	
譯者:向俊鋒,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1997年獲北京大學化學系學士學位,2002年或中科院理化所理學博士學位。2002年7月—2005年3月 日本關西學院大學博士后;2005年4月—至今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副研究員,核磁實驗室負責人。主要從事物理化學、分析化學專業(yè)研究。現(xiàn)主要負責AVANCE III400固體核磁、AVANCE 600液體核磁和AVANCE III 500微成像核磁譜儀,可實現(xiàn)固體、液體一維、二維核磁、微成像和擴散核磁,可承擔分子結構鑒定、擴散和微成像測試。
第1章  緒論	001
1.1  原子核的磁性質	002
1.2  化學位移	007
1.3  激發(fā)和弛豫	010
1.4  脈沖實驗	014
1.5  耦合常數(shù)	017
1.6  定量和復雜裂分	023
1.7  常用的NMR原子核	026
1.8  動態(tài)效應	028
1.9  固體NMR譜	031
思考題	034
思考題解答提示	036
參考文獻	038
拓展閱讀	038
第2章  NMR實驗方法介紹	040
2.1  核磁共振波譜儀	041
2.2  樣品制備	042
2.3  信號優(yōu)化	044
2.3.1  樣品管位置	044
2.3.2  探頭調諧	045
2.3.3  場頻鎖定	045
2.3.4  譜儀勻場	046
2.4  NMR譜采樣參數(shù)設定	049
2.4.1  數(shù)據(jù)點數(shù)	051
2.4.2  譜寬	051
2.4.3  過濾器帶寬	053
2.4.4  采樣時間	053
2.4.5  發(fā)射器偏移	053
2.4.6  翻轉角度	054
2.4.7  接收器增益	056
2.4.8  掃描次數(shù)	056
2.4.9  穩(wěn)態(tài)掃描次數(shù)	057
2.4.10  過采樣和數(shù)字濾波	057
2.4.11  對X核去耦	058
2.4.12  典型NMR實驗	059
2.5  NMR譜處理參數(shù)設定	060
2.5.1  指數(shù)加權	060
2.5.2  零填充	062
2.5.3  FID截尾和譜圖偽峰	062
2.5.4  分辨率	063
2.6  NMR譜處理與展示	065
2.6.1  信號相位校正和基線平滑	065
2.6.2  零點參考	067
2.6.3  獲取NMR譜的參數(shù)	068
2.7  儀器參數(shù)校正	071
2.7.1  脈沖寬度(翻轉角度)	071
2.7.2  去耦器場強	073
思考題	074
參考文獻	074
拓展閱讀	075
第3章  化學位移	076
3.1  影響1H化學位移的因素	077
3.1.1  局域場	077
3.1.2  非局域場	079
3.2  1H的化學位移與結構關系	086
3.2.1  飽和烷烴	086
3.2.2  不飽和烷烴	088
3.2.3  芳香族化合物	089
3.2.4  氧和氮上的質子	091
3.2.5  1H化學位移的經(jīng)驗計算程序	092
3.3  介質和同位素效應	093
3.3.1  介質效應	093
3.3.2  同位素效應	096
3.4  影響13C化學位移的因素	096
3.5  13C的化學位移與結構關系	098
3.5.1  飽和烷烴	099
3.5.2  不飽和烷烴	103
3.5.3  羰基化合物	105
3.5.4  13C化學位移的經(jīng)驗計算程序	105
3.6  1H和13C的化學位移表	106
思考題	110
思考題解答提示	118
參考文獻	120
拓展閱讀	121
第4章  耦合常數(shù)	123
4.1  一級譜和二級譜	124
4.2  化學等價和磁等價	125
4.3  耦合符號和耦合機制	130
4.4  1J耦合	132
4.5  2J耦合	134
4.6  3J耦合	137
4.7  長程耦合	141
4.7.1  σ-π重疊	141
4.7.2  鋸齒形途徑	142
4.7.3  跨越空間的耦合	143
4.8  譜圖分析	144
4.9  二級譜	145
4.9.1  偽一級譜	145
4.9.2  虛擬耦合	147
4.9.3  位移試劑	148
4.9.4  同位素衛(wèi)星峰	148
4.10  耦合常數(shù)表	149
思考題	153
參考文獻	162
拓展閱讀	163
第5章  高級一維NMR譜	165
5.1  自旋-晶格弛豫和自旋-自旋弛豫	166
5.1.1  弛豫起源	166
5.1.2  弛豫時間測量	168
5.1.3  橫向弛豫	169
5.1.4  結構差異影響	170
5.1.5  各向異性運動	170
5.1.6  局部運動	171
5.1.7  部分弛豫譜	171
5.1.8  四極弛豫	171
5.2  NMR時間尺度上的反應	173
5.2.1  受阻轉動	174
5.2.2  環(huán)翻轉	175
5.2.3  原子反轉	176
5.2.4  價鍵互變異構和鍵轉移	177
5.2.5  定量	178
5.2.6  磁化轉移和自旋鎖定	179
5.3  多重共振技術	180
5.3.1  自旋去耦方法	180
5.3.2  去耦差譜	182
5.3.3  多重共振實驗分類	183
5.3.4  偏共振去耦技術	183
5.4  核Overhauser效應(NOE效應)	185
5.4.1  起源	186
5.4.2  觀測	187
5.4.3  NOE差譜	189
5.4.4  應用	190
5.4.5  局限性	191
5.5  譜編輯技術	192
5.5.1  自旋-回波實驗	192
5.5.2  碳連接氫測試法	193
5.5.3  DEPT序列	196
5.6  靈敏度增強技術	197
5.6.1  INEPT序列	197
5.6.2  重聚INEPT	200
5.6.3  用重聚INEPT進行譜編輯	200
5.6.4  INEPT和DEPT技術的比較	202
5.7  碳連接技術	203
5.8  相位循環(huán)、組合脈沖和形狀脈沖	205
5.8.1  相位循環(huán)	205
5.8.2  組合脈沖	207
5.8.3  形狀脈沖	207
思考題	208
參考文獻	220
拓展閱讀	221
第6章  二維NMR譜	224
6.1  通過J耦合的質子-質子相關譜	225
6.1.1  COSY45譜	234
6.1.2  長程COSY譜(LRCOSY或延遲COSY)	235
6.1.3  相敏COSY譜(?-COSY)	236
6.1.4  多量子過濾COSY譜	237
6.1.5  全相關譜(TOCSY)	239
6.1.6  接力COSY譜	239
6.1.7  J-分辨譜	239
6.1.8  其它核的COSY譜	241
6.2  質子-異核相關譜	241
6.2.1  HETCOR譜	241
6.2.2  HMQC譜	244
6.2.3  BIRD-HMQC譜	245
6.2.4  HSQC譜	246
6.2.5  COLOC譜	247
6.2.6  HMBC譜	248
6.2.7  異核接力相干轉移譜	249
6.3  通過空間或化學交換的質子-質子相關譜	250
6.4  碳-碳相關譜	254
6.5  多維核磁譜	256
6.6  脈沖場梯度	259
6.7  擴散序譜	263
6.8  2D譜方法總結	265
思考題	266
參考文獻	288
拓展閱讀	289
第7章  高級NMR實驗方法	291
7.1  一維技術	292
7.1.1  T1測量	292
7.1.2  13C譜編輯實驗	293
7.1.3  NOE實驗	295
7.2  二維技術	298
7.2.1  二維NMR數(shù)據(jù)-采集參數(shù)	299
7.2.2  二維NMR數(shù)據(jù)-處理參數(shù)	301
7.2.3  二維NMR數(shù)據(jù)展示	306
7.3  二維技術實驗方法介紹	307
7.3.1  通過標量耦合的同核化學位移相關技術	308
7.3.2  通過標量耦合的直接異核化學位移相關技術	313
7.3.3  通過標量耦合的間接異核化學位移相關技術	317
7.3.4  偶極耦合的同核化學位移相關技術	323
7.3.5  1D和高級2D實驗技術	326
7.3.6  純位移-協(xié)方差NMR譜	342
參考文獻	342
第8章  結構解析的兩種方法	344
8.1  圖譜分析	345
8.1.1  1H NMR譜數(shù)據(jù)	345
8.1.2  13C NMR 譜數(shù)據(jù)	347
8.1.3  DEPT譜實驗	348
8.1.4  HSQC譜實驗	349
8.1.5  COSY譜實驗	350
8.1.6  HMBC譜實驗	351
8.1.7  通用分子的結構解析策略	352
8.1.8  特殊分子的結構解析步驟	354
8.1.9  NOESY譜實驗	358
8.2  計算機輔助結構解析(CASE)	361
8.2.1  CASE步驟	361
8.2.2  T-2毒素	362
附錄A  NMR方程的推導	366
附錄B  布洛赫方程	369
參考文獻	374
附錄C  雙自旋體系的量子力學解釋	375
附錄D  三自旋和四自旋體系的二級譜圖分析	386
附錄E  弛豫	392
附錄F  積算符公式和相干級圖	398
參考文獻	409
附錄G  核磁結構解析中的立體化學	410
G.1  等位	411
G.2  對映異位	414
G.3  非對映異位	416
參考文獻	417
索引	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