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了作者20余年來累積寫成的62篇學術隨筆,依文體和形式分為“題解”“序跋”“散章”“發(fā)言”“對話與訪談”五輯;在內容上,從浪漫主義到漢語哲學,從文明沖突到書畫冊頁,從政治哲學到士林山水,皆有論及,充分記錄了作者學術研究領域的廣泛和學術興趣演變的軌跡。
 取名《留下集》,飽含著作者對故鄉(xiāng)的眷戀:杭州西溪市,因宋高宗“西溪且留下”一語,始有留下之名;正是這一方靈秀飄逸的山水,滋養(yǎng)了作者風雅的心靈。
 
		 
	
序 言 1
  
 題 解
 “浪漫主義”工作坊題解 3
 人類關切與未來想象 10
 轉向抑或調整:民族- 國家的當代抉擇 20
 遷徙與文明沖突 32
 帝國的分野 47
  
 序 跋
 序王利書 69
 信仰在康德批判哲學中的意義 76
 正當性證明的意義 86
 理智的誠實與現(xiàn)代性 96
 周黃正蜜書序 113
 “現(xiàn)代加拿大哲學譯叢”編者序 123
 《民主視野》后記 137
 《民主與資本主義》重譯后記 140
 序《政治哲學經(jīng)典選讀》 141
 《漢英對照西方哲學名篇選讀》前言 144
 《漢英對照西方哲學名篇選讀》后記 148
 “北京大學外國哲學研究叢書”序言 150
 《理性的命運》前言 152
 《理性的命運》編后記 173
 《北京大學哲學學科史》后記 175
 《社會科學方法論》修訂版后記 185
 張巖書畫冊序 189
 張巖書《西泠獨坐記》跋 191
  
 散 章
 哲學史是可以這樣寫的 195
 重新回答這個問題:什么是啟蒙 201
 法無定法 211
 慈善與公民社會 213
 學習心得 217
 湖山又添長卷 222
 北京大學德國研究中心沙龍倡議書 225
 西方理性的過去與未來 226
 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舊文化與新文化 234
 秩序與徹底性 236
 視野、勇氣和態(tài)度 240
 關于文化創(chuàng)新和大學水平提高的兩個建議 253
 對《自由意志對刑法的意義》的評論 255
 學以成人的開放性 260
 合作與信任 264
  
 發(fā) 言
 《公民共和主義》討論會上的發(fā)言 273
 中西觀念,誰主沉浮 275
 “言論自由與公共理性”專題圓桌會議發(fā)言 281
 理智的勇氣 285
 認同與復辟 288
 “文學與社會”會議致辭 291
 “問題與主義”會議致辭 294
 “民主與科學”會議致辭 297
 問題先于話語 298
 “黌門對話·漢語哲學”開場白 303
 青春、閱歷與未來 305
 漢語哲學:不同的視野不同的路徑 308
 中國大學改革的幾個關鍵問題 316
 北京大學德國研究中心2018年新年酒會講話 326
 王路教授《一“是”到底論》學術研討會發(fā)言 330
 先立乎其大 339
 康德批評史 346
 士林浪子與山水 352
  
 對話與訪談
 中國語境中的現(xiàn)代性和合理性 365
 不忍終結,于是尋找出路 380
 交叉學科問題 397
 審閱博士論文雜感 400
 漢語作為學術語言的前景 405
 “二戰(zhàn)”后我們如何理解和實踐民主 409